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仓储作业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6 03:28:04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仓储作业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摘要】

本着中职教育中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通过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使学生学习动机明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热忱,促使学生的物流仓储知识技能掌握更为牢固,提高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仓储作业实务; 任务设置

1 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1.1定义及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建构既包括对新知识的构建,同时也包括对旧知识的充足。通过将整体的教学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仓储作业实务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将仓储工作设计为一个个任务,在教学中以能正确、按时完成一项任务为目标,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绩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1.2实施步骤及注意要点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任务设计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实施任务设计的是否合理将会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说任务的编排、设计工作非常重要。在设计任务时要有明确的要求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一目的进行细化处理,将其制定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并将教学内容渗透到任务中去,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设计任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体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素质修养、学习能力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安排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长处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做出指导使其得到弥补,使学生树立自信,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为学生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这种差异,从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此外,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该注意将重点、难点分散开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将相关概念引入到教学中,展开教学内容。在仓储作业实务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2)注意要分析任务,这是任务能否正确执行的前提。

任务设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否则又进入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了。而是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由教师适当启发和引导。而这些问题中,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即隐含了新的知识点,这也正是教师要求学生去解决的。

(3)学生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部分。

问题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围绕任务展开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学生组间竞赛讨论、总结任务,这是学生知识的提高阶段。

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组间竞赛的形式,组间展开交流、展示、讨论并总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5)总结评价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细致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并对其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师在进行任务评价时应该注重实效性,综合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以及最终的成效结果等问题,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遵循以下准则:一、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该多给与学生鼓励,以此来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要适当的弱化对学生的选拔功能。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改革创新来创造条件以此来实现多元化评价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评价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使学生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互评,通过互评的方式使二者共同提高。在讨论、制定评价标准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的参与,制定合理的评价系统。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允许学生采用多样的方式来展示自身能力水平,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实践。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仓储作业实务教学中的运用

2.1使用这一教学法设计一个教学单元

以下以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个任务设计实例说明课程任务的设计方法:

课题名称: 《物资盘点作业》

教学对象: 中职物流专业二年级学生

课程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库存商品的盘点基本知识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完成并一次盘点任务。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完成一次仓库盘点任务的同时,理解并掌握盘点的方法和工作要点,学会成功完成一次盘点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通过课前检查仪表、工作牌佩带、卫生情况,让学生自觉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自己;通过竞赛,在学生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使同学们能能体会到作为一个仓管员必备的细心和认真,通过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Powerpoint幻灯片:应用于整堂课的教学。2、教学用具:投影仪、白板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3、教学辅助用具:模拟物资(如食品、家用电器、化妆品、饮料、玻璃制品等)、货架、盘点任务书、盘点票、盘点记录表、盘点盈亏表、仓库库存帐目,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训练。4、人员准备:学生以6人为一个小组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应包含初盘员、复盘员、制表员三个岗位。每组的学生讨论后做好岗位分工,分配好所负责区域;每个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能够互相配合完成一次盘点作业流程。

设计与思考:用“任务”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针对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任务”。在本课中,我通过设计任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分析任务、讨论任务,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新、旧知识所产生的认知冲突中建构知识结构。另外,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人人都能完成“盘点作业”。而如何获取最佳效果,则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思考、设计、创新。

教学过程(表1)

2.2 教学效果和评价

(1)本次课的内容大部分是实践操作的内容,在动手的同时要求学生要“会做”,因此教学设计要通过学做合一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抽象的工作内容具体化,尽量为学生创设出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工作任务的驱动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触碰知识、掌握知识,这是本次课成功的关键。

(2)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由于做好了组内分工及负责区域划分,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活动中,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思考并掌握了完成的方法,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通过小组互评和课堂总结突破了本课难点――迅速、准确完成盘点工作。

(3)在教学过程中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部分学生没有能够准确的填写盘点记录表,没有按照“修改表单中数据应用红笔”这一会计操作规则来操作,今后因加强工作规范性的训练。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C].07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2007-07-22).

[3]严霄蕙、马骏、马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教学研究[J].当代经济, 2008(4).

[4]《现代四大职教模式》,中国铁道出版社,邓泽民、王宽主编.

[5]刘盛R.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17).

上一篇: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金融监管分析 下一篇:影响物流设施(设备)效率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