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生命教育探析与思考综述

时间:2022-09-16 03:24:46

聋校生命教育探析与思考综述

一、当前聋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1.重视不够,生命教育成为形式摆设

长期以来,我国聋校生命教育并没得到真正的重视。聋教育侧重于缺陷补偿的教育,通过语音纠正,言语训练等形式,缩短听觉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发展距离。诚然,某种程度上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补偿教育也是提升其生命质量的重要形式。但是,其间对听觉障碍儿童听力缺陷的极度放大,也给听觉障碍儿童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压力。造成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产生严重误区,滋生自卑心理,从而自我封闭,强化聋人身份标签。这对于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都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聋校的生命教育应当承担为听觉障碍儿童照亮人生明灯,指引生活方向的责任。这不仅是听觉障碍儿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而且是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奠基。因而,当前聋校忽视听觉障碍儿童生命教育,不得不说是素质教育路线的偏移,需要及时纠正。

2.内容狭隘,生命教育课程极度窄化

一些聋校虽然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教育内容是零碎的、分散的,诸如,一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心理教育课等等。安全教育课、心理教育课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但是生命教育课程绝不仅限于此。生命教育课程具有全面而具体的教育内容,诸如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命价值升华教育。零碎的生命教育,窄化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校生命教育的质量。

3.形式死板,生命教育活动单调无趣

生命教育是思想性课程,更是实践性课程,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生存技能的教育都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获得实际的能力。而对于思想意识提升的生命教育也应当以大量的案例分析,情境设置为主,以提高听觉障碍儿童的参与兴趣。现实聋校教育中,诸多聋校生命教育形式死板,仅是老师空洞的说教,照本宣科,听觉障碍儿童本来语言水平就不高,很难理解其抽象的内容,因而形式的死板也造成了生命教育活动的单调无趣,从而让聋校生命教育课程流于形式。

4.孤立脱节,生命教育不能融入现实

生命教育与生命本身联系在一起,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指向于社会生活。因而生命教育绝不是与生活孤立脱节的。然而,诸多聋校对听觉障碍儿童开展的生命教育,却仅存之于书本之上,体现在课堂上,一旦进入社会生活,听觉障碍儿童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生命,对待现实。生命教育不能融入现实,不能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指导作用,也是当前聋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缺失。

二、聋校生命教育课程深层内涵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广义上说,聋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是生命教育的范畴。语言训练、文化知识的学习、数学技能的获得都是指向听觉障碍儿童心灵的丰富、能力的完善,从而改善听觉障碍儿童的生命状态。狭义上讲聋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1.生存意识教育

生存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不管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也就存在,生命与发展的可能永远共存。[2]只有生命体存在,才能谈得上发展和质量的问题。生存意识教育要让听觉障碍儿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验到生命的快乐,获得生命存在的充实感。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珍惜生命教育

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尊重,是生存意识的重要内容。听觉障碍儿童自杀的新闻并不少见,这不仅反映了其心理存在的重大问题,更折射了其对生命的漠视。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去爱惜的人又如何指望他们去爱社会、爱他人呢?因而,珍惜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重点。聋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一系列的资料、图像等形式,让听觉障碍儿童感受到生命成长的艰辛与不易,可以通过让学生饲养小动物的方式,培养听觉障碍对生命的感情与体验,从而萌发生命意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2)生活态度教育

对于听觉障碍儿童,听力的缺陷给予了他们重要的伤害,也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诸多听觉障碍儿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后感觉到很苦恼,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感觉到失望,生活没有了动力。因而,聋校的生命课程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让听觉障碍儿童正视自己的缺陷,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让其体验到自己在人格上与普通人是平等的,只是特殊而已,并没有什么苦恼的地方,而且古今中外,一些聋人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战胜了自我,赢得了成功,诸如周婷婷、杨军辉、海沦凯乐等等。他们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每一个学生学习,也是聋校生命教育课程需要重点着力的地方。

(3)死亡体验教育

在国外,死亡体验教育亦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死亡的体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存的美好与幸福,从而引发对生命的依恋与热爱。这种反向教育更能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因而,死亡体验教育也应当成为聋校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聋校可以组织听觉障碍儿童参观殡仪馆,观看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影像资料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生存欲望。

2.生存能力教育

生存能力是个体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听觉障碍儿童因为自身的听力缺陷,在现实生活中将面临着更多更繁杂的危险,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生存能力教育,那么,他们的安全系数就无以得到充分保障。因而,聋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听觉障碍儿童生存能力的教育,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安全教育

听觉障碍儿童不能通过听力渠道感知世界,他们认识到的世界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潜在的生命安全隐患。诸如,他们不能听到汽车喇叭的声音,不能听到他人的声音提示。如若,不能通过其他渠道弥补其听力感知的缺失,生命安全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而,加强听觉障碍儿童生命安全教育,较之普通儿童更为重要。聋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道路规则教育、法制教育、自我防范教育、防溺水教育、防震教育等等,通过系列的教育,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生活与应急技能,提高安全系数,提升生命质量。

(2)生活能力教育

生活能力教育是指强化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听觉障碍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听觉障碍儿童发展的机会受听力缺陷的制约,他们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聋校大多实行寄宿制管理,听觉障碍儿童从小远离家庭父母的照顾,更需要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学校教育的需要。而到了聋校高年级,学校需要提供一定的职业教育课程,让听觉障碍儿童获得一技之长,从而提高其融入社会,走进社会的能力,为其生命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

(3)抗挫能力教育

聋教育要增强听觉障碍儿童抗挫能力,特别增强心理的调适能力。抗挫能力是听觉障碍儿童正视自我,化解心理危机的必要条件。聋教育工作者要对听觉障碍儿童实施正确教育引导,通过模拟体验、观察追踪、重点强化等形式,提高其抗挫能力,从而获得一颗坚强伟大的心灵。

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1)自我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的升华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路径。漫无目的,只知道吃饭睡觉的人充其量只是会说话的动物,其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其生命过程也注定是无目标,无指向,无追求的。聋校生命教育要指向听觉障碍儿童自我价值实现的教育。要让听觉障碍儿童找到方向感与目标感,告诉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定做成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让自己获得心灵的满足。哪怕从事最不起眼的工作,但是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养活自己以及家人,这都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己的生命价值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获得了升华。

(2)生活审美教育

听觉障碍儿童是特殊的一群,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诚然,当前社会的包容性以及开放度、文明度并不是很理想,给予听觉障碍儿童的生存环境也并不是很好。但是这并不代表社会对聋人群体的抛弃与隔离。其实,只要换种角度,客观对待社会,就可以发现生活的诸多美好。聋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审美教育,教给学生一个审美的眼光,让他们以美的视角发现社会,看待社会,从而爱上生活,爱上社会,追求美好的生活体验,获得生命的幸福感与愉悦感。

(3)理想追求教育

理想是个体发展的动力,理想教育可以让学生明晰前进方向,获得理想追求后的幸福。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同样都是幸福的,也是聋校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聋教育要引导听觉障碍儿童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使他们初步掌握判断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是非美丑的标准。

三、聋校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聋校生命教育应当是完善的而非缺失的,应当是系统的而非琐碎的,应当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应当是灵活的而非呆板的。聋校生命教育课程需要教育管理者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在课程体系上下功夫,在教育形式上求创新,在适应生活上求突破。笔者认为,聋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聋校的生命教育课程。

1.整体设计,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在聋校生命教育课程并未上升为国家课程的现实下,聋校教育管理者应当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课程建设的角度,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逐步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听觉障碍儿童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以学校层面的生命课程突破,推进国家课程的建构,从而为聋校生命教育课程提供实践基础。

2.丰富形式,提高生命教育课程趣味

生命教育课程不能局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而要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生命教育不能局限于小小的书本,而要面向听觉障碍儿童本身。生命教育课程不仅需要讲授探讨,而且需要现场演示,更需要实践操作、走访参观。聋校教育工作者要丰富教育形式,努力提高生命教育的课程趣味,让听觉障碍儿童想学、愿学、乐学,切实为提升生命质量服务。

3.联系生活,强化生命教育指导作用

生命教育课程要面向生活,服务生活,基于问题,解决问题。要强化生命教育课程对听觉障碍儿童现实生活的指导,为听觉障碍儿童答疑解惑。因而,聋校的生命教育课程不能仅止于教学,更要贴近于实践,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聋校生命课程的实际效益,提高听觉障碍儿童的生命质量。

作者:许艳丽 单位:宿州市聋人学校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综述 下一篇:诌议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