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09-16 03:06:59

浅谈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2024例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其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4例孕妇胎儿中有71例胎儿生长发育异常,跟踪随访;2024例孕妇胎儿经分娩及引产证实共有74例异常,超声检出率达95.9%。结论 产前超声对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协助临床尽可能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及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降低了其他原因的围产儿死亡率,先天性畸形和发育异常则成为胎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但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胎儿畸形的认知的深化,使产前检查可获得更多胎儿器官及发育情况的信息。超声检查在筛查胎儿畸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诊断地位,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无放射性、可重复性强,观察胎儿的器官发育情况及解剖形态,以评估胎儿发育是否正常,是产科筛选缺陷儿的首选检查手段。本文观察探讨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2024例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其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检出胎儿畸形的孕周在13-39周,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为31.2±1.4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凸阵探头,频率3.5 MHz。孕妇取仰卧位,经腹对胎儿进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首先常规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必要时肱骨长度;其次多切面按顺序扫查胎儿头颅、唇面部、脊柱、胸腔(重点是心脏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腹腔、双肾、四肢有无发育异常,发现异常病例,则多切面扫查或动态观察胎儿发育异常部位,诊断胎儿畸形的器官或系统,并注意是否有胎儿复合畸形的存在。2 结 果

2024例孕妇胎儿中有71例胎儿发育异常,其中包括,胎儿唇腭裂4例,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2例,胎儿全身水肿并颈部囊性淋巴管瘤4例,胎儿全身水肿综合征4例,胎死宫内5例,胎儿颅脑畸形5例,脊柱裂4例,脐疝1例,腹壁裂3例,肾脏发育异常7例,肢体发育异常2例,单脐动脉4例,心脏异常10例,巨大儿10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6例。跟踪随访,2024例孕妇胎儿经分娩及引产证实共有74例异常,漏诊的3例,包括心血管系统(主动脉缩窄)1例,消化系统(膈疝)1例,骨骼系统(并趾和多趾)1例,超声检出率达95.9%。3 讨 论

本文统计发现,74例胎儿发育异常在同期孕检的孕妇中,发生率为3.7%。缺陷儿的出生会为家庭及社会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因此,临床上建议应在孕期进行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筛查,务求早期发现,尽可能地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本文中采用的是常用超声切面的检查方法对2024例孕妇胎儿,进行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常规检查。其中71例胎儿常用超声检查的声像图显示出直接或间接的异常情况,后经跟踪随访,2024例孕妇胎儿共有74例异常,超声检出率达95.9%。表明采取常用超声切面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是早期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筛查方法。

本文中统计发现,本文超声筛查中漏诊3例,其中包括有心血管系统1例(主动脉缩窄),消化系统1例(膈疝),骨骼系统1例(并趾和多趾),显示出应用超声切面检查对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在心血管、消化及骨骼系统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胎儿的限制、孕妇腹壁过厚会一定程度上对胎儿心脏缺陷的检查准确率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先天性心脏病通常较难在产前进行准确诊断,通过胎儿心血管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也往往难以完全显示[3],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胎儿出现心脏畸形一般在宫内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非孕早期明显表现出来,通常在孕中晚期方有迹可循,以左心发育不良或者主动脉狭窄等发育异常为常见,其次是心肌病、心脏横纹肌瘤等心脏疾病,常在孕晚期甚至出生后方被显示。针对此情况,临床上认为需要对胎儿心脏进行系统化检查,同时要随访至新生儿期。另外,文献中也有相关报道[4],除了文中漏诊的情况,一般还常见外耳畸形、闭锁、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尿道下裂、缺指(趾)、无眼球等发生漏诊,主要是由于组织畸形较小,其形态解剖学的改变并不明显,同时也会因胎儿、胎龄、孕妇腹壁过厚、羊水过少等限制的影响使胎儿的某些脏器或者部位被遮掩,无法清晰显示,容易引起漏诊,因此,早期应用超声筛查胎儿的结构畸形,最为合理的时间应在20-24周,这一时期的羊水量较为充分,可以协助医师更好地清楚观察胎儿的内脏结构,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在中孕期声像图可能不够典型,一次检查会出现漏诊或误诊,则建议晚孕期(28周-32周)再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动态观察,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对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协助临床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及发育异常,以及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玉英,常洪晶,秦王燕,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诊断价值[J].疑难病杂志,2008,7(5):285.

[2] 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6.

[3] 姜川,匡能琼,郑远琴,等.产前常用超声切面检查在98例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3):342-345.

[4] 钱敏,孙燕,吴青青.11-14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2):271.

上一篇: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检测意义... 下一篇: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