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化”建设

时间:2022-09-16 02:49:19

我的“四化”建设

高一军训的号令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不觉已经跨进高三的门槛了。在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我虽未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而令人瞠目结舌,却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的学习毕竟不同于初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就我本人来说,两年多的学习经验可以归纳为“四化建设”这四个字。

这第一“化”,便是知识的“广博化”。这一方面是受鲁迅先生“随便翻翻”主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所“迫”。以英语为例,初中三年共学了一千多个单词,仅与高中一年级的词汇量相当。可见高中课程对知识的广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课本上的知识多了,课外的知识也得相应地丰富起来。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藏书资源,又自费订购了近10份报刊,坚持课外阅读,记笔记,做卡片,广采博收。这样,不仅大大地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也使我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课外阅读所得与课内获得的知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既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又巩固了相关内容的记忆。

第二“化”是知识的“系统化”。一进高中,老师就告诉我们不可以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知识体系搞得鸡零狗碎的。我自己在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如果对那些知识一个一个地啃,不仅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还常有遗漏。为了避免“吃力不讨好”,我极力追求学习的系统性,将那些相类似、易混淆的知识归为一类,系统地加以整理,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我管这叫做“知识块”。复习时,我再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这些知识块一块一块地调出来,进行块与块之间的比较。这样的归纳、整理,不但记起来方便,而且不易遗忘。

第三“化”是知识的“融通化”。我们现在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知识,都是无数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大多是综合性的,比方说一个工艺,往往同时涉及几门学科。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有必要进行学科分类,但分学科学习往往容易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俗话说“隔行不隔理”,学科之间固然有差别,可也有着基本原理的联系或规律上的相似。我在学习中就很注意对不同学科进行融合和沟通。比如说,化学中的核外中子排布与物理学中的原子物理部分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在许多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点。于是,我便在差异中求同,尽可能寻找其中共同性的东西,简化学习的程序,节省时间的投入。另外,学科之间的联系还有助于“借鸡下蛋”,如用函数图象的知识来解某些理化习题,既简单又快捷。

第四“化”则是知识的“消化”。这一“化”在逻辑上确实跟上面的三“化”不和谐,但它却是“四化”中最关键的一“化”。人的大脑好比肠胃,知识好比食物,如果仅仅是将“食物”装进“肠胃”而没有消化酶等帮助消化,那么人体是无法吸收到营养的。事实证明,一学就扔,一“会”(自以为的会)就丢,肯定会得“消化不良症”。明白了这一层道理,我便像牛、骆驼等动物吃进草以后经常倒嚼那样,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定期“反刍”。我的“消化”方法一般是以下三种。一是及时巩固,对当天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留出一些时间来强化印象;特别是对理解不透彻的知识,一定要到弄懂为止。我的体会是:比做题目更重要的巩固方法是思考。二是定期复记,严格按照心理学上“遗忘曲线”反映的记忆规律来确定复记周期,并在复记中加深理解。三是有意识地联系实际,比如语文课上有些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我学过后一定要到生活中去印证一下。

以上学习经验带有我的“个性特征”,未必适用于他人,故本人绝不奢望它“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如果这个小小的“四化”能对情况类似的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也就很满足了。

简评:

根据作文评分细则,该题应当写成总结形式。可是一般考生摆脱不了平时训练记叙文、议论文的惯性,写的文章不是偏于记叙,就是偏于议论,或者是“四不像”。即使有少数人写得像个总结,也是套话连篇。无非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作业、考前冲刺一路讲来,典型的“大而全”模式,毫无个性。这篇考场佳作,不仅像个总结,更难得的是个性鲜明。文章的标题就很吸引人,巧借“‘四化’建设”这一“大概念”,谈自己的“小经验”。在具体介绍“四化”时,没有像大部分考生那样,将过多的精力用于“讲道理”,而是始终抓住“谈做法”。这实际上是牵住了“总结”这一应用性文体的牛鼻子,即多讲“我”是“怎样做”的,少讲(但不是不讲)“为什么要这样做”。该考生知识面宽,功底扎实:懂得鲁迅的“随便翻翻”,懂得形式逻辑,懂得“遗忘曲线”。至于语言之老练,仅从末段也可看出:“奢望”“放之四海而皆准”“抛砖引玉”等词语,决非孤陋寡闻者所能拥有和驾驭的。

(指导并置评:周建成)

上一篇:生命的色彩是什么 下一篇:前进中的顺德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