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三百千千”概说

时间:2022-09-16 12:27:28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三百千千”概说

一、“蒙学”经典是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今天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教育,最便捷的途径,莫过于从近百年前的“蒙学”入手,以当时的经典教材作为切入点。

这些蒙学经典教材,当然也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和智力开发程度进行有序的讲授。《 三字经 》对旧时代“蒙学”教育的循序渐进过程做出简明的概括:“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 三字经 》的编著者认为,大凡“训蒙”,都首先从“小学”入门,教会蒙童认识字形字义,掌握词语虚实含义,了解范文句法章法。具备这样的基础,才能进一步讲授“四书”等经典。随后才能让蒙童选读诸子。最后才能教给蒙童读正史,让蒙童了解历史上的兴替情况。这个程序,既是符合蒙童认知规律的,也是符合汉语作为母语的习得规律的。

这些教学内容的使用和要求,并无统一规定。如鲁迅幼年就读的三味书屋里,有的家长为孩子选定《 论语 》,或选定《 尚书・禹贡 》;有的家长选定《 幼学琼林》,或选定其他别的典籍。鲁迅在《 五猖会 》中,回忆父亲要求他去观赏“五猖会”前必须背出二三十行书,“这所谓的‘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鉴略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 鉴略 》比读《千字文 》、《 百家姓 》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这些看似随心所欲的选择,前提都是已经具备了“小学”的入门知识,起码认识字,否则无法读出“粤有,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更谈不上短时间里背出来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中“三百千千”的基本情况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三百千千”,即《 三字经 》《 百家姓 》《 千字文 》《 千家诗 》,它们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三、如何批判地继承“三百千千”

“三百千千”之所以获得普遍认可并广为流传,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浅易好读,适合普及儒家基本理念。如《三字经》开头“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而“性相近,习相远”,则出自《论语・阳货》中孔子的言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全书贯穿儒家观念,能为蒙童日后深入学习“四书五经”打下入门基础。

二是因为迎合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清代康熙《御制百家姓》,在姓氏后面附上“郡望”,可供姓氏探源、认祖归宗参考,迎合旧时代人们重视宗法血缘、门第郡望的心理,因此得以成为书塾中必授教材之一。

三是因为精炼简约而又普遍适用。如《千字文》作为启蒙基本教材,不仅从天地开辟讲到伦理纲常、万事万物,甚至还可以用作序码,给事物编号。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学会这一千个最常用、最多见的汉字,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读写,而且具备基本的伦常知识。

四是因为富有情趣,适合蒙童年龄心理特点。如《 千家诗 》收录的主要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按照四季编排,贴近生活,情趣盎然,老幼咸宜。清代刘恂指出:“俗本《 千家诗 》,传布已久,村俗童子,罔不记诵。其中唐诗少,宋诗多,绝律仅百数十首,率皆简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 千家诗 》对提高文学修养、涵养人文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百千千”之所以能够作为学习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切入点,自有其深刻道理值得我们探讨,为今天的基础教育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是综合性。传统教育文化似乎没有功能明确、目标具体、学科严谨的经验可供借鉴,它是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跟基础知识(识字、训诂、句读等)结合起来,让蒙童在读书识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会待人接物,接受儒家价值观、是非观等熏陶,为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打下基础。

第二,是针对性。针对蒙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母语汉语的特殊规律,如语音的单音节、多声调,语义的多义性、灵活性,文字的表意性、象形性,采用短句式、对偶句、押韵等形式,编写出适宜于蒙童口诵心惟的教材。

第三,是实用性。“三百千千”是前人从母语中筛选出来的语言文字精华,千百年来历经反复锤炼补订,才成为对蒙童成长发展终身有用的认知工具。如学会《 三字经 》,起码能知道“五谷”“六畜”,懂得“三纲”“五常”,明白三皇五帝以来的朝代更替,大致认识中华文明的历程。学会《 百家姓 》,起码不至于连祖宗家族、自己姓名都不认识。学会《千字文》,不必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道理,起码货仓客栈的编号都能识别,日常收支记账都能胜任。学会《 千家诗 》,尽管还不能做到“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起码也显得粗通文墨,知道如何表情达意,不至于出语粗俗,招致鄙夷,等等。

从现代教育观念的角度看,“三百千千”作为启蒙教材,也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

第一,是内容的陈旧僵化。“三百千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尽管浓缩有历代积淀下来的语言文字和历史哲学等精华,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性糟粕。即使在旧时代,“三百千千”所陈述的伦理纲常等内容,实际上也跟当时的社会生活脱节;今天已经进入21世纪,这些内容就更加显得陈腐了。

第二,是完全排斥自然科学常识。古代中国一直把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看作“奇巧淫技”,认为会引发人们的“机心”。反映在启蒙教育上,就是只讲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不讲物理、化学、生物等,束缚了蒙童的科学探究意识,限制了他们在科学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是书面语与口语脱节。“三百千千”视书面语为“雅言”,视生活口语为为鄙俚村俗,完全使用书面语编写,忽略了对蒙童口语的教育训练。这不仅是“三百千千”的缺憾,也是整个传统教育的共同弊病,妨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语表达交流,影响了先进思想观念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通过对“三百千千”这个切入点的剖析,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应当认真进行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吸取有价值的部分,为当代教育服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530012)

上一篇: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下一篇:小学数学命题改革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