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22例分析

时间:2022-09-15 11:39:12

药物性肝损害22例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2例中,男15例,女7例;其中结核病人17例,风湿病人3例,精神科病人2例。用药后至出现肝损害的时间为1周~8个月。

临床表现:根据其病理和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肝细胞坏死:肝细胞以区带状、大片状、桥带状、弥漫性或局灶性坏死,本组有7例。②肝炎表现:药物性肝损害可表现为非特异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暴发性肝炎等,本组11例。③肝内胆汁瘀滞:临床表现为黄疸,本组4例。

以上各组除相应的临床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等。

实验室检查:血肝功检查,转氨酶升高22例、黄疸8例。

导致肝损害的药物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本组3例。①扑热息痛,一般剂量的扑热息痛不引起肝损害,如摄入过量(>10g)可造成肝肾坏死。如服药同时服用苯巴比妥或饮酒可使毒性增加。扑热息痛的代谢产物在肝内与谷胱甘肽结合解毒,如药量过大,会使肝内谷胱甘肽耗竭,其代谢产物与肝细胞的大分子结合而造成肝细胞坏死。②保泰松:可引起多种类型肝损害,如肝细胞坏死,瘀胆及肉芽肿性肝炎。半数以上患者在用药头4周内出现中毒症状,临床表现除黄疸外,多数病人同时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因此,推测可能是由于药物的过敏反应而引起肝损害。③别嘌呤醇: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5周。病变有区带状坏死、脂肪沉积或肉芽肿性肝炎等,其发生也可能与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关。

(2)抗结核药物:本组17例。①异烟肼:有10%~20%的服用者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类似病毒性肝炎,从开始服药到出现肝损害的时间可短至1周或长达数月不等。中毒机理与异烟肼在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毒性有关。②利福平:单独应用利福平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及胆汁瘀积,而多数情况出现在与异烟肼合用时。利福平还可引起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可能是由于利福平对肝细胞膜摄取胆红素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所致。肝损害大多出现在用药后的3~5周。

(3)抗精神病药:本组2例。卡马西平与氯丙嗪属抗精神病药物,瘀胆发生率约1%~2%。其中80%~90%与药物剂量无关,多在用药后的头4周内发病,临床表现类似病毒性肝炎,前驱症状有乏力、发热、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瘙痒等,4~5天后出现黄疸。其发生机理可能与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关,一般勿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能完全恢复。

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条件可归纳为:①用药后1~4周内(或更长时间)出现肝内胆汁瘀积或肝细胞实质损害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②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乏力、纳差、腹胀或恶心呕吐等。③肝功检查转氨酶升高、黄疸。④病毒型肝炎的血清标记阴性。⑤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瘀胆和肝细胞损害。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其治疗原则与其他病因所致肝病者相同。①立即停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或可疑药物。②注意休息,高热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对过敏、瘀胆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病情改善后逐渐减量停药。④胆汁瘀积型者,可试用苯巴比妥30~60mg,每日3~4次,口服。⑤根据药物情况给予相应的特殊治疗,如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可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B6静脉滴注;扑热息痛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试用透析等。⑥中药治疗:如黄疸重者,可应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或中医辨证论治。

讨 论

药物性肝损害可分为本质性肝中毒和特异性体质引起的肝损害。本质性肝中毒,又称真性或可预测性肝中毒,发生率较高,常同时伴发肾脏或其他脏器损害;可用动物复制出同样的中毒模型;肝损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潜伏期相对较短。因特异性体质所致者,其发病不可预测,发生率较低;不能复制动物模型;肝损害与药物剂量无关,潜伏期长短不一,但一般较本质性中毒者长,常同时表现皮肤潮红、发热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

本质性肝中毒又可分为直接肝损型及间接肝损型。直接肝损型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浆膜、内质膜及其他细胞器。而间接肝损型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干扰肝细胞正常代谢途径,或使肝细胞内分子的变异造成组织损害。

特异体质引起肝损害的机理,一是由于具有半抗原性质的药物与体内蛋白结合成抗原,经巨噬细胞加工后被免疫细胞认别而引起过敏反应。肝损害可能是细胞免疫攻毒的结果,也可能是由抗原-抗体反应所致。另一机理是由于药物(如异烟肼、辛可芬、甲基多巴)在个体内的特异性代谢,如药物生物转化过程中酶的异常,使药物转变成为有毒物质而致肝损害。

上一篇: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 下一篇:重型肝炎死亡患者MELD评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