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核心

时间:2022-09-15 10:58:23

城乡统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核心

导读: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具体表现为城乡分离、地域分割、人群分隔等。先从“城乡统一”开始,然后再逐步解决地域分割、人群分隔问题,这种思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为了保证城乡均衡受益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功,在未来需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牢固树立城乡公平的基本理念,二是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大难题。从其本质而言,人口老龄化是人为不可扭转的一种自然规律,人们只能去顺应,不可违背。而当今的少子化虽然不是一种自然的代际失衡现象,表面上往往显示出一种人为干预的迹象,但从各国长期以来的发展状况看,它似乎又是人为不可扭转的,我们也只能去顺应它。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少子化,世界各国又共同面临着一个如何养老的问题。长期以来,人类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的家庭式养老,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面前,这种传统养老模式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难以有效发挥,人类只能“寻求他法、另谋出路”。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世界各国寻觅到所谓的“他法、出路”只能是各社会成员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来共同养老。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也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的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对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型,这种变革同样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年轻人赡养父母的意识在逐步下降,人口的自由流动、住房条件的改善、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生活习惯与观念的巨大差异等又带来了空巢老年人、独居老年人的大量增加,这些现象导致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甚至到了崩溃或瓦解的边缘。上述因素又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这迫使我国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因此,我国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从整个社会到每个个体都非常关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项巨大工程的建设进程,因为这项工程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与这项工程休戚相关。正是在各级政府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下,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许多老年人的养老有了一些保障,年轻人赡养父母的负担有所减轻,老年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正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离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期望与要求相差甚远,还远远没有实现让老年人过上既有尊严且有较高晚年生活质量的目标。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困难。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等客观现象大大增加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度。而且,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始较晚,这不仅要求我国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又带来了体系建设上的诸多困难。许多发达国家是在“未老先富”和在社会经济进入转型、矛盾突发期之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包括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内的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有效地化解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矛盾。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具体表现为城乡分离、地域分割、人群分隔等。虽然这种制度改革具有中国特色、也比较符合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但也导致了许多问题和矛盾。首先,这种改革带来了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域居民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参加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在负担上还是在享受待遇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显然这种制度安排会最终导致不公平;其次,这种改革对未来的制度统一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带来了最终制度的统一成本很高、难度巨大。

在城乡分离、地域分割、人群分隔问题中,当前在我国最有条件实现的目标是城乡统一。地域统一、人群统一还面临着诸多障碍,如我国现行的“分灶吃饭”的公共财政体制问题、各地之间相互割离的管理体制等,这些障碍又一时难以解决,而“城乡统一”基本上不会遇到这些障碍。所以,先从“城乡统一”开始,然后再逐步解决地域分割、人群分隔问题,这种思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这又给实现其“城乡统一”提供了极大的机遇,通过顶层设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强烈的客观要求,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城镇,农村老年人及其子女的经济收入又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等,这些因素就更加要求加快建设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而保证农村老年人享有与城镇老年人同等的社会养老服务权利。

为了保证城乡均衡受益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功,在未来需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牢固树立城乡公平的基本理念。由于过去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人口众多等实际状况,在较长一段时期里,许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都遵循“先城镇、后农村”的基本思路,这种改革思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平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这种改革思路和理念已经显得过时,在未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摒弃这种思维模式和改革理念,今后应以城乡居民均衡受益为切入点,坚持社会公平理念,通过顶层设计来大力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在于建设制度、制定标准、构筑平台。中央政府应该通过顶层设计来规划和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制度,出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标准,构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平台,保证城乡居民享受均衡的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落实和贯彻中央制定的相关政策,使得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落到实处,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效果。

上一篇: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舆论引导的策略及方法 下一篇:南方都市报360、乐视和酷派“在一起”,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