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话:来自家长的新课程视角

时间:2022-09-15 10:50:06

保持对话:来自家长的新课程视角

摘 要: 本文作者从儿子的一道写作题着手,表达了对对话课程理念的认识,呼唤师生的对话,父母同子女的对话,以及家长跟老师的对话,在对话中弘扬人文教育与人性教育。

关键词: 新课程 对话 平等 人文教育 人性教育

我儿子今年读三年级,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假如我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将变成……”,儿子饶有兴致地写了起来。第二天,儿子撅着嘴回家了,一问情况,是被老师判为不合格,我接过作业本一瞧,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要变成小兵张嘎,把日本鬼子都打死。暑期热播电视剧《小兵张嘎》,孩子看得很入迷,就作为了作文的题材。

可是,为什么被判为不合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作为孩子的家长,也是作为孩子老师的同行,不期然有一种“对话”的冲动。

一、 老师跟孩子对话

如果对话这样展开――

“一鸣(我儿子的名字),你喜欢小兵张嘎吗?”

“喜欢。”

“为什么呢?”

“嘎子哥是小八路,是打日本鬼子的,日本鬼子杀中国人,日本鬼子是大坏蛋。”

“对,嘎子哥是小英雄,老师相信你也能成为像嘎子哥那样的小英雄,你愿意做嘎子哥那样的小英雄吗?”

“愿意。”(相信儿子应该是坚决地点着头的)

“可是,嘎子哥已经把日本鬼子打回老家了,如果你是嘎子哥,现在在做什么呢?”

“上学,嘎子哥说了,把日本鬼子赶回老家去,就可以跟樱子、胖墩一块上学了。”

“对,老师希望你像嘎子哥一样,跟樱子、胖墩一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把咱们的国家建设得都像白洋淀一样漂亮。”

假如师生这样对话,我们看看对话中教育者传播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或受教育者会生成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1.英雄主义

孩子的天性是崇拜英雄的,在孩子的世界里,善恶是分明的,他们对人物采取的是简单而纯真的二分法:英雄和坏蛋。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英雄特别崇拜,对坏蛋也特别憎恨。由于强烈地崇拜英雄,他们会积极向善,积极为善。

2.爱国主义

“英雄”总是伴随着“国家”出现的,也许小小的孩子还只是简单地崇拜英雄,不太可能了解“英雄”背后的“国家主义”,但是,只要教育者巧于点拨,小小的孩子就能明白爱国这样一个严肃而重大的主题。

二、 家长跟老师对话

因为各种原因,我始终没有就此事跟孩子的老师好好沟通,这也是我写这篇“渴望对话”的原因。假如家长跟老师的对话这样展开――

“老师,你好,我是一鸣同学的家长,想就孩子上次的作业跟你交流一下。”

“你好,请说吧。”

“上次孩子的作业写了,假如她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她要变成小兵张嘎,带领中国人民把日本鬼子打回老家去,因为这孩子特别喜欢嘎子,电视剧都看了几遍了,恐怕同龄的孩子也是这样吧。”

“哦,我说孩子为什么这样写,当时觉得挺奇怪的,原来是这样。”

“孩子的的确确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写了,被判为不合格,还挺委屈的。”

“对不起,家长,我会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时,也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

……

我相信,一位通情达理的家长跟一位热爱教育的老师会这样展开对话的,那么,这番对话又蕴含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呢:

1.理解

什么是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就是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就是“蹲下来看孩子”(于永正语),相信孩子眼中有成人世界的一切,只不过比成人多了几分童真与童趣。只有了解儿童的生活,才能理解儿童的思想;只有了解儿童表达思想的特点,才能理解儿童思想的特点。

“假如我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要变成小兵张嘎,带领中国人民把日本鬼子打回老家去。”多么纯真的声音,多么稚嫩的思想,多么需要理解与呵护。

2.尊重

尊重孩子,就是把孩子看成具有独立生命意识的人,就是对孩子鲜活的个性予以关怀,尽管孩子们还是个“小”人,但他们一样拥有“大”人们所拥有的情感与感受。尊重孩子,最大的莫过于把生命发展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

在生命的春天里播下“尊重”的种子,顺其天性,培养孩子道德评审、道德选择的能力,善莫大焉。

三、不妨跟自己的孩子对话

孩子看完电视后,有时还意犹未尽,就缠着我跟他演戏,让我来演“龟田太君”,他演“嘎子哥”。

在演戏时,不妨跟孩子有这样的对话:

“你看,爸爸演得坏蛋像不像?”

“嗯,有点像,不过还不太像,龟田比你坏多了。”

“你演得像嘎子吗?”

“像,嘎子哥就是这样打鬼子的。”

……

为什么要这样对话呢?我以为这里包含了两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1.告诉

告诉是每一位家长应当行使的教育权,但告诉权的行使不能偏颇为训斥或教训,要变自上而下的单向使令为平等的对话交流,在平等的对话中实现告诉的权责,在和谐的交流中让孩子自然地生成观念、规则和美德。

2.体验

任何告诉,如果缺乏丰富多彩的体验,就必然是苍白的,正如“理论总是灰色的”的一样。体验是告诉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是理解和感性的和谐统一。体验如同一片绿叶,体验如同一只春笛,体验如同一只飞鸟,它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孩子对体验活动总是乐此不疲的。

孩子的玩伴行为和活动,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它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笔笔宝贵的财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验活动,要鼓励而不是干涉,要参与而不是旁观,更要适时地对孩子的体验予以巩固和强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天赋“明德”,如何发扬光大,使之臻于至善,正是育德者须三思而行的问题。一部《言论》,即先哲圣贤与莘莘学子的“对话”录,现代教育,却鲜见“对话”录,不亦悲乎?最后,我愿意以孩子稚嫩的声音结束本次“对话”(恕我不厌其烦的引用):“假如我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将变成小兵张嘎,带领中国人民把日本鬼子打回老家去。”

上一篇:关于特殊教育中强化物的使用 下一篇:新时期师生沟通策略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