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5 07:19:18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胃肠减压治疗。结果:21例于置管后5 min内呃逆终止;4例于置管后5 min内症状减轻,上下滑动胃管3~4次,1 h左右呃逆终止。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胃肠减压对鼻咽部、食管、贲门胃底等部位的刺激,负反馈抑制呃逆中枢,抑制传出神经发出冲动而终止呃逆,疗效显著,尤对腹部疾病所致者起效更快。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胃肠减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51-02

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肌收缩,在收缩终了时声带突然关闭而发出声音。原因可由颈、胸、腹部、中枢疾病及中毒、代谢紊乱等所致。呃逆持续时间不等,数分钟到数月均有。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经一般治疗后仍频繁发作或持续发作24 h以上者[1]。顽固性呃逆可继发呕吐、水及电解质紊乱、失眠、虚脱、持久的精神紧张。其发病机制到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物理疗法、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等。因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疗效不一,部分顽固性呃逆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由此,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41±0.6)岁。其中,脑血管意外4例,胸部疾病2例(肺癌、肺炎各1例),腹部疾病15例(消化性溃疡5例、慢性胃炎4例、食管癌术后1例、肝癌2例、胃癌术后3例),眼外伤1例,无明显诱因发病3例。呃逆时间最短3 d,最长20 d,平均病程为(9.0±0.5) d。平均每分钟呃逆6次以内者16例,平均每分钟呃逆8次以上者9例。入选标准:①呃逆症状持续在24 h以上;②用一般方法(肌注胃复安、异丙嗪、安定及磁疗、针灸、按摩、穴位注射等)治疗无效者;③心脏病、呼吸困难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不作入选对象。

1.2 治疗方法

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采取胃肠减压治疗。方法如下:胃管选用硅胶软管,胃肠减压置入胃管的长度一般为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约45~55 cm,可依据患者的身高、体型调整插管深度。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胃管前端,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其前端,沿一侧鼻孔慢慢插入,插至咽喉部时(14~16 cm),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再将胃管插至能抽出胃液时,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两侧,用一个无菌引流袋接胃管开口端,再用纱布条系于床旁。注意插管动作要轻稳,插管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适,需其配合的要点,置管的时间等,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 结果

置管后5 min内呃逆立即终止20例,包括腹部疾病14例,脑血管意外2例,眼外伤1例,无明显诱因发病3例;1例腹部疾病于胃管插至约50 cm处患者咽部不适、恶心、思吐不能耐受,自行拔管,但呃逆终止;4例于置管后5 min内呃逆症状减轻,上下轻轻滑动胃管3~4次,1 h左右呃逆终止,平均置管时间(1.0±0.1) h,包括胸部疾病2例,脑血管意外2例。上述结果提示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效率100%,5 min内显效率达84%,且对腹部疾病所致的顽固性呃逆起效更快。

3 讨论

呃逆是一种神经反射动作,其反射弧[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膈神经及第6~12胸交感神经向心纤维;中枢是第3~5颈髓的膈神经、脑干的呼吸中枢、延髓网状结构和下丘脑间相互作用;传出神经是膈神经和支配前斜角肌、肋间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当外周刺激经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中枢,或中枢疾病使膈神经的运动纤维传出冲动增多,均可引起呃逆[3]。如当胃肠黏膜接受刺激后,兴奋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到达延髓呼吸中枢,然后一方面兴奋沿网状脊髓束到达膈神经,使膈肌产生强烈节律性收缩,同时呼吸暂停;另一方面兴奋自迷走神经运动纤维传至咽喉肌肉,产生喉头痉挛,声带闭合以致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此一反射弧上的任何病变均有可能引起呃逆。电、磁疗、针灸、按摩等传统康复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报道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吞食二氧化碳等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4]。Rosenberg等[5]曾报道1例用软管鼻腔插入8~12 cm来回滑动刺激鼻咽部食管以终止呃逆。Aravot等[6]试用此法则无效。张谦等[7]以改良鼻咽食管导管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将导管延长至26~28 cm,加用带球囊内注水增加对咽部和食管的刺激,有效率达97.22%。Beda等[8]以胃镜代替导管按摩贲门区根治了34例,平均病程为10 d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每次按摩2 min,均1次治愈。

观察采用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操作简便,疗效迅速,笔者认为,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局部新的刺激负反馈抑制呃逆中枢,抑制传出神经发出冲动,而终止呃逆动作。从解剖学上分析,咽部有喉上神经(迷走神经颈部的分支)分布,食管黏膜下、贲门胃底等部位迷走神经丰富,对刺激较敏感,胃管置入过程中对鼻咽部、食管、贲门胃底等部位的摩擦刺激,胃管置入后对局部的压迫及牵拉,滑动胃管使其加大局部摩擦刺激,此外,膈肌上的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对食管、迷走神经和胃的刺激间接刺激了膈神经和膈肌,以上种种刺激传至下丘脑网状投射系统,在中枢水平上重新调整延髓呼吸中枢兴奋性,使膈神经、迷走神经由兴奋到抑制,膈肌痉挛解除,从而抑制呃逆的发生。胃肠道、腹膜、胸膜、膈等病变是引起呃逆的主要原因,呃逆多由胃肠道刺激所诱发,接近于呕吐反射,故胃肠减压对腹部疾病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效果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边至慰,李雄斌,胡勇.东莨菪碱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181.

[2]姜道新.顽固性呃逆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1998,23(9):400-401.

[3]韩仲岩,丛志强,唐盛梦.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16.

[4]姜道新.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J].中华理疗杂志,2000,23(1):58-59.

[5]Rosenberg J,Hansen B.Possible role of autonomic afferents in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hiccups(letter)[J].Lancet,1989,7:873.

[6]Aravot DJ,Wright G,Rees A,et al.Noninvasive phreic nerve stimulation for intractable hiccups(letter) [J].Lancet,1989,2(8670):1047.

[7]张谦,周厚荣,刘丹,等.改良鼻咽食管导管法治疗顽固性呃逆[J].罕见疾病杂志,2004,11(1):38.

[8]Beda BY,Niamkey EX,Ouattara D,et al.Stopping persistent hiccups in theby endoscopic maneuver[J].Ann Gastroenterol Hepatol Paris,1993,11:11.

(收稿日期:2007-06-22)

上一篇:不同β-HCG水平下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 下一篇:卡托普利与糖适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