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时间:2022-09-15 05:06:45

指导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不仅给课堂教学以应用的机会,而且有力地配合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从激发兴趣入手,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提高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81-01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不仅给课堂教学以应用的机会,而且有力地配合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知识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激发兴趣入手,使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的动力

(一)根据特点推荐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兴趣是不同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的材料的性质有着一定的关系。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萌发阅读的兴趣。

(二)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有人说:书是有味道的,我要让学生们感受书的“香甜”。每个学生都会在意老师的行为。一个手不释卷的老师坐在教室里读书便是学生的榜样。时间久了,学生在老师的熏染下,自然会爱上读书。另外,教师布置教室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文化内涵,让教室飘荡书的味道。可以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自给自足补充图书。

(三)适时推荐图书,诱发阅读兴趣

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向学生推荐图书的时机,要转变推荐图书的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有对阅读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稳定阅读兴趣

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不仅会希望从阅读中有所得,而且希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我在班里定期举办朗诵会、读书笔记展示、新书推荐会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积累,展示收获,感受到课外阅读带来的成就和快乐,从而稳定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评价激励,延续阅读兴趣

在阅读活动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使读书真正成为他们的所爱。

二、培养习惯,形成课外阅读恒力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采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生生共读的方式

(二)给学生以适当的“强制”

比如规定课外阅读时间,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不同的课外阅读要求,督促并指导学生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阅读,促进学生自觉阅读习惯的形成。

三、科学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正确处理课内外阅读关系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拓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即“得法于课内,成效于课外”。

(二)指导选择合适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制课外阅读内容序列,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三)教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合理运用“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浏览,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2)“速读法”。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就要“一目十行”。(3)“精读法”。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学生需要静心细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2.学会边读边想边记

为了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边记,从阅读中有所获,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勤动笔,如圈点勾画作批注,用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在读完一本读物后,要求学生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可以采用续编故事、改写故事等形式,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晓培.重视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2010,(2).

[2]袁丽敏.开展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上一篇:用灵动的音符放飞学生音乐梦想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