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FE的酒店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15 04:27:14

基于TAFE的酒店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要办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载体。本文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阐述了基于TAFE的酒店管理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TAFE 人才培养模式 酒店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9-01

酒店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举上海一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需接待游客 7000 万人次,需要准备床位 63 万张,而上海仅仅拥有 26 万张,床位缺口高达 37 万张[1]。酒店业人才主要来源于院校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经过 20 多年酒店管理的发展,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以一线操作服务人员为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少。而且由于起步较晚,大多数高校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偏重于文化理论知识,实践环节严重不足,导致了很多毕业生理论掌握与技能实践不能很好结合。本文从分析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一些国内高校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基于TAFE的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1.TAFE教学的特点

TAFE的含义是指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英 文 缩 写 为TAFE。澳大利亚TAFE[2]是上世纪 70 年代产生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动态发展过程,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一种在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的以客户(学生) 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高等学府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与我国职业教育相比,TAFE 体系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学主体以及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传统培训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教师确定评价标准,采用的是学科式教育模式,学习是为了终生就业。TAFE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按产业需要确定评价标准,采用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终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就业。

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商务方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开设国际商务贸易和酒店商务两个方向。2009年开设了酒店商务方向,旨在为酒店培养应用型酒店管理类人才。本文以SWOT 分析法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

3.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于TAFE的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不能一味的套用本科院校的模式,必须创新出基于TAFE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外语能力培养

3.1.1英语能力培养

英语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第一选择,必须实行双语教学。本人通过在常州香格里拉、江南金陵等星级酒店考察发现,英语是酒店从业人员在酒店发展的硬指标之一。双语教学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求老师要具有丰富的酒店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需要。这对于我们外院来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3.1.2开设第二外语

当今社会英语可以说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外语,那么第二外语学习就是学校培养领先于其他高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制胜法宝。以常州香格里拉盛贸酒店为例,该酒店的客源以日本人居多,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掌握了日语,那么你就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3.1.3实行小语种选修

常信院开设有韩语、德语等小语种,可以借此优厚的教学资源,在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试行小语种选修的方式来培养多语种酒店应用型人才,这样也可以令我院学生更具竞争优势。

3.1.4聘请外教

聘请外教可以锻炼学生的外语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使学生更贴近原汁原味的外语教学,我院从学生入校以来,就安排外教口语课,循序渐进,以此使学生感受外语魅力,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

3.2创新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培养[4]

酒店客源复杂,服务人员会面临形形的突况,因此应变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质疑是有根据的怀疑,把一切放在理性的天平上去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接受。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要求老师多加引导,努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能力。

3.3加快校内实训室建设,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

2011年我院酒店方向的实训室建立了,通过实践来消化课堂内容,掌握酒店几个重要部门一线的操作业务,加深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以后顺利上岗奠定基础。

3.4实施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对接

我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学院制,学校与酒店签订培养协议,开设订单班,酒店不定期派人到学校授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同时不定期抽调学生到酒店进行短期和长期顶岗实训。

参考文献:

[1]蔡敏之,林建忠.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与思考[J].教育与发展研究2009

[2]董秀华.能力建设视野中的中澳合作办学[EB/OL].http:///2008-6-11

[3]王玫武.澳大利业 TAFE 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启示[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1): 58- 6

[4]游富相.从供需错位现象反思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 年第 12 期

作者简介:

黄星,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

上一篇:谈教师培训机构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 下一篇:多措并举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