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时间:2022-09-15 03:51:18

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采写、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各个环节都是“生产者”,都有自己的“市场”,都要坚持质量标准,都要强化成本意识。

最近,为推进报刊社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既提出了“路线图”,又明确了“时间表”,报界又将掀起新一轮转企改制热潮。此番改革的关注点,已经从改不改制,转向了改制之后如何实现科学的企业化运作上。这种转向,是报业改革的理性化过程。

转企改制,目的是解决报刊社发展主体的市场身份和法人财产权问题,进而推动报刊社内部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改制的目标指向,就是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有限责任制度,即公司制。报刊社转企改制,重点要解决产权制度问题,让经营者在市场上获得“名正言顺”的身份,实现经营者责、权、利的统一,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报业公司体制。

“两兼顾”并未带来“两全其美”

改制的端倪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报刊社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体制不变,但自收自支、自负赢亏,通过自我积累实现自我发展。

报业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其产业属性必然要活跃起来,其产业部分必然要与市场接轨。这就导致报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色”:“事业”性质对应的是意识形态属性,“企业化管理”对应的是产业属性;“事业”是身份,“企业”是操作规则;“事业”是防火墙,“企业”是放水养鱼;“事业”是“紧箍咒”,“企业”是自。

报业的这种运行方式,最初是报业自身突破旧体制寻求自主发展的探索,后来则演变成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保证文化安全和舆论管控,另一方面又想改变国家包办的局面,促使报业远离机关化、贴近读者和市场。

但是,这种“两兼顾”的运行方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带来“两全其美”的局面,而是越来越“两不靠”:众多报刊社的舆论引导功能并没有因“事业”性质而得到强化,说得好听一些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说得不客气点,就像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对当今不少报刊批评的那样,“以党八股、假大空、粗陋幼稚的宣传来敷衍塞责”,“是在宣传上自废武功”。另一方面,就是“事业”性质缚住了报人的头脑和手脚,报业发展活力不足,产业难以壮大。

随着中央高层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占领市场与占领舆论阵地是一致的,没有市场就没有阵地。所以,近几年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大力推进改革,不少报刊社开始着手改制工作。从宣传经营“两分开”探索,到出版社、期刊社整体转制,到新闻出版企业的上市融资,“事业”的色彩越来越弱化,“企业”的路子越走越明朗。

报业发展主体的企业化,是由报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取向决定的。报业的主营产品是报纸及其他媒体。每种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都十分完整,符合产业的定义和要求。以综合性日报为典型,其生产销售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内容的制作(通过采编形成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物化(通过印刷形成物质产品)――物质产品的销售(通过发行以物化为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的销售(通过广告赢利,期刊及一部分报纸依靠发行赢利)。报业发展主体的营利模式,则主要通过经营传媒产品和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通过资本手段,控制媒体的种类数量,确定主营业务的范围、规模和发展取向;建立完善而灵便的市场反应机制,针对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出传媒产品;不断开拓和占有市场,及时发现市场苗头,预测市场变化,引导新的需求,等等,都是对报刊社的基本要求,是报业发展主体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其发展取向,是以资本为纽带,发展成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传媒集团。这些要求和能力,是“事业”体制满足不了的,只有企业才能做到,只有企业制度才能保证。因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面向传媒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即媒体企业,对外在形态和内在组织方式进行深刻变革,是报业主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改制后的实现形式:企事业多法人混合体

报刊社改制成企业后的实现形式,从道理上讲,应该是报业(集团)公司。但是,我国的报业集团多数由党报社“剥离转制”而来,内部事、企交织,本身就十分复杂。而由于报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国家确定的政策导向是:“除了党报党刊、人民出版社以外的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社、图书出版社,基本上都要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造,改造成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的主体。”那么,有的转制,有的不转,有的先转,有的后转,使报业集团在过渡时期内成分更为复杂,成为一个兼有事业、企业法人的多法人混合体。

科学分析改制后报业集团的总体构成,从体制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事业部分(党报编辑部)和企业部分(除党报编辑部外的其他单位)。从业务属性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党报编辑部;媒体类子公司,即市场类媒体转制而成的公司(包括编辑部);经营性子公司,即发行、印务、信息等子公司;党报经营部分(主要是广告经营)改制成的子公司。改制后,报业集团基本实现了公司化,可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经营,以资本延伸方式占有资源和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资本运作,实施收购、兼并和重组,借以构建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传媒集团。改成企业后,报业集团的市场化运作在体制方面基本可以得到保证。

企事业多法人混合体作为报业企业化的实现形式,直接决定了我国报业(集团)公司在管理上的复杂化。我们只有通过恰当的组织方式和制度设计,使各类成分组织有序、协调运行,使“混合体”成为“联合体”。

不问“身份”:企业取向是根本

体制问题,虽然表现为“身份”差异,根本还是内部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的。解决体制问题,目的就是提高内部的市场化程度。改制解决了报业市场主体的身份问题、形态问题,但是改制的成功,不在于从“报社”到“公司”的名称改变,而是对内部进行组织变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反过来说,只要内部实现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不管叫“报社”还是叫“公司”,都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报刊社的市场化转型。所以,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规范组织行为,才是推进报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既有事业又有企业的报业集团,内部各成分统一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对实现集团整体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阶段,虽然报社的发展方式日趋市场化,但内部管理仍然大量沿用事业管理方式。转制后,事业部分并没有太大改观;企业部分,虽然名称变了,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保留着事业的痕迹,延续着行政管理方式,转变还需要过程。行政管理的原则与市场管理完全不同。在行政管理方式下,各发展主体的责、权、利分离,面对市场的灵活性、应激性差,成本、产品意识薄弱,制约了产业发展的活力。所以,报业集团转制成为市场主体后,必须在内部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确立企业取向,打破“身份”界限,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优化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才能有利于内部成员间协调一致,提高效率,共同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实施企业化运营,是报业集约化经营的内在要求。统一价值标准,是企事业集团和谐发展的自我要求。这三个维度的坐标统一于一点,那就是要坚持文化企业的取向。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设计组织架构。企业的要求,就是以产品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导向。报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在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时期,更接近于机关。坚持企业取向,要以强化集团管控、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四种能力为重点来设置部门,加强重点部位,缩减冗余。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再造业务流程。事业体制下,报社的业务流程比较简单,其主体是办报流程,坚持业务标准。但是成为企业以后,流程的设定要转向效益标准。随着集团所办媒体的增多,市场应激性的增强,需要对各类资源和产品的流动路径做重新设定,以保证资源充分利用,产出效益最大化。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改进内控制度。事业体制下,内部控制主要依靠各层级之间的行政命令。但成为企业以后,集团内控的工作重点,一是统一责权利,二是无缝监督,要将自上而下的层层指挥,转变为各发展主体在责任、权力、利益统一的前提下自主发展,集团统一实施监控。要按业务、按项目、按流程分别进行产权制度、财会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设计。符合条件的报刊要转制成公司。转制公司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资产为纽带明确集团和各条块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母子公司的权利义务和投资收益,使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激发各发展主体的积极性。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建立内部市场机制。正如海尔所坚持的那样,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上一环节的市场,都是下一环节的供应商,如此,在内部建立起市场关系,在每个环节都确立市场导向。报业集团坚持文化企业取向,也要在每个环节都强化市场意识,建立起内部市场机制。采写、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各个环节都是“生产者”,都有自己的“市场”,都要坚持质量标准,都要强化成本意识。现在各报业集团都十分重视经营成本控制,而采编环节也有自己的成本控制原则,就是要以报道效果衡量报道投入,使成本与成果的“性价比”达到最佳。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长期的事业管理的弊端,是事事处处向机关看齐,搞平均主义、大锅饭。长此以往,干好干孬、干多干少一个样,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市场化的分配机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则的运行机制。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上一篇:传媒单位转企改制不是终点站 下一篇:报社转型须确立三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