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映论与旅游资料的英译

时间:2022-09-15 03:41:44

读者反映论与旅游资料的英译

摘 要: 旅游文本面向的是特定读者群——旅游者。译者翻译这类文本时,应考虑旅游者作为文化他者的阅读习惯及接受水平。本文强调旅游宣传资料英译时应以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为指导,通过增译、减译、改写的方法来发挥译者的读者意识,传达异域文化。

关键词: 读者反映论 旅游资料 翻译策略

一、读者反映论

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一系列翻译理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对我国翻译界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等值理论(Equivalent Theory)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Theory)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了高度重视。对于翻译标准的探讨,不仅只是传统意义上文本层次的忠实和流畅,而是重视译文读者反映,力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认识、理解等,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认识、理解等。为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任何话语都必须以接受者(听众、读者)为出发点。译者如果不顾读者反映而自行其是,他的翻译绝不能算是好的翻译。

旅游资料是各地旅游文化的集中写照,实际上是一种推介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促销广告。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求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以外国游客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这对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宣传资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必要的旅游信息,激发游客的兴趣。在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英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国内旅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归纳起来有拼写遗漏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译者忽略了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忽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造成翻译质量差,信息传递不完整、不准确甚至错误,这就可能导致游客的认知错误,从而降低景区景点的品位,损害其旅游形象,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这样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国内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读者反映论参照下的旅游宣传资料英译

读者反映论将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原文的地位不再神圣不可侵犯,译者可靠近译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决定原文部分内容的调整和改写。为了实现译文最接近的自然等效,在旅游资料翻译的技巧和手法上往往不拘一格,灵活选用,常用的翻译策略有增译、减译、改写等。

1.增译

旅游资料翻译要求有针对性,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风景名胜。其中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东西,在中国妇孺皆知,但译成英文时要增添原文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

(1)西安古称长安。

Xi’an was called Chang’an,or “everlasting peace” in ancient times.

(2)路边有一巨石,石上原有坡手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To its left is another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 (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 written by Su Dongpo (1073-1101),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译文分别增加了解释,而且补充名人的生卒年代、身份等,以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

2.减译

为了让读者有效理解译文,译者可采用删减的方法,去掉汉语中的冗余部分,保留直接传达原作意图的主要内容。例如:

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头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花公园,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原文中有各种稀有的名贵花卉,语篇上采用了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四字结构。译文若照字直译,就定会因语言冗长堆砌而失去旅游宣传预期的效力,有悖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译者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将原文中提到的花名删去不译,顺应了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习惯,将原文意图和主要内容准确重现于译文。

3.改写

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是直线思维,多采用演绎推理;而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展开一个话题时,汉语往往先分说再总括,而英语则开门见山,先总括再分说。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结构加以调整,使其与西方读者或游客的习惯吻合。如:

(1)在四川西部,有一处美妙的去处。它背倚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语婉转,流水潺潺。这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One of Sichuan’s finest scenic spots is Huanglong (One of Sichuan’s finest scenic spots is Huanglong (Yellow Dragon)),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the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Its lush green forests,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bubbling streams,and songbirds,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

(2)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

The hills overshadow the lake,and the lake reflects the hills.They are in perfect harmony,and more beautiful than a picture.

诗词的翻译比较困难,改写算是一种补救办法,译文明白晓畅、浅显易懂的两句话,概括了原诗的中心思想。

四、结语

旅游资料的英译有助于向国外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推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译者以读者反映论为指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选择适当的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地重现给读者。对于旅游资料的翻译,译者在培养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钻研旅游翻译方面的知识,从而让中国悠久而富有神韵的历史文化为世界了解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崔进.新编旅游英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范祥涛.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外语教学,2006.

[4]廖玲.从动态对等到新著《语言迷》——浅评尤金·奈达翻译理论转变及其指导作用[J].语言与翻译,2006.

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等效翻译理论与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的科研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XSYK238。

上一篇:创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下一篇: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