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52例

时间:2022-09-15 03:15:2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52例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52例,经与34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在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1~69岁,平均40.1岁。肾功能:尿素氮(BUN)7.1~16.7mmol/L、血肌酐(Scr)187~398μmol/L。原发病:慢性肾炎25例,肾盂肾炎12例,糖尿病性肾病4例,高血压性肾病6例,多囊肾3例,痛风性肾病2例。对照组34例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30~68岁,平均40.1岁。肾功能:BUN7.3~16.5mmol/L、Scr 189~402μmol/L。原发病:慢性肾炎16例,肾盂肾炎8例,糖尿病性肾病2例,高血压性肾病4例,多囊肾2例,痛风性肾病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①饮食及支持治疗:饮食应掌握三低(低钠、低磷、低蛋白),两高(高生物价蛋白、高热量),二适当(适当矿物质、维生素)的原则。有条件者给予α-酮酸(开同片),补充必需氨基酸。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②控制感染:合并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等低肾毒性的抗生素。③控制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加用钙通道阻断剂等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④改善贫血状况: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或少量多次输血。⑤抗凝、降糖:使用

双嘧达莫(潘生丁)、低分子肝素,必要时用胰岛素。⑥二氧化碳结合率过低时可加用碳酸氢钠片,每天3~10g,分3次口服。

2.2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扶正降氮汤(黄芪、丹参、六月雪各30g,党参、山萸肉、水蛭、制大黄各10g,茯苓、仙灵脾、仙茅、莪术各15g)。另予中药灌肠方(生大黄、煅牡蛎、蒲公英各30g,制附片10g)低位保留灌肠。

治疗15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两组均在治疗后每2周行BUN、Scr指标检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综合疗效评定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BUN下降>3.57mmol/L或Scr下降>125μmol/L或两项达正常;有效:症状减轻,BUN下降>1.79mmol/L或Scr下降>41.67μmol/L;无效:症状与上述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中,显效10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9%;对照组34例中,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4 体会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属于中医“虚劳”、“腰痛”、“水肿”等范畴。主要是由于脾胃虚损,健运失司,气化输布水液无权,水湿秽浊之邪壅塞三焦,浊阴不泄,上犯脾胃,湿浊内困,阻塞气机,阴阳平衡失调;加之外感风热,湿热乘虚内侵脏腑,终致脾肾两亏,气化失司,浊毒贮留,气机失调。整个病理过程属于本虚标实,脾肾阴阳衰弱是本,浊毒内聚、瘀血内停是标。可用“邪”、“虚”、“瘀”三个字来概括。自拟扶正降氮汤及中药灌肠方具有健脾补肾、泻浊化瘀的功效,其中黄芪、党参、茯苓益气健脾,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益卫、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降血糖、调节脂代谢、抗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及双向免疫调节功能,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尿蛋白的排泄,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并能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2];仙灵脾、仙茅、山萸肉补肾壮阳;莪术、丹参、水蛭活血逐瘀,现代研究显示,丹参能阻滞α受体及M受体、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抑制免疫复合物反应及血栓素合成、拮抗微血管痉挛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减轻或消除肾血管床的淤塞、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壁及肾小球基底膜、促进肾脏的排钠利尿[3];茯苓、大黄、六月雪解毒泄浊。而以大黄为主的灌肠方可加强血中毒素从肠道直接排出。诸药合用,具有益气补肾、升清降浊、解毒化瘀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9.

[2]罗勇.黄芪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8(5):485.[3]吴继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0,7(3):32-33.

收稿日期 2008-08-11

上一篇:木防己汤加减临床应用一得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85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