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时间:2022-10-01 12:23:10

红花黄色素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老年2型糖尿病 血瘀证 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又称血液高凝状态(PTS),是指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引起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性疾病的原因和机制虽复杂,但其中血栓前状态起着重要作用,控制血栓前状态是防治血管病变的关键,也是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今选择诊断血栓前状态的重要参数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以及全血粘度作为观察指标,了解红花黄色素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年龄≥75岁;确诊2型糖尿病1年以上,血糖未控制在正常范围,空腹血糖≥6.2mmol/L和(或)餐后血糖≥9.0mmol/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中医辨证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1]。除外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脑梗死以及口服华法林片或注射低分子制剂患者。

1.2 一般资料:107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均为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75~93岁,平均82±6岁;合并冠心病46例,高血压49例,血脂异常38例;对照组53例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75~93岁,平均81±7岁;合并冠心病47例,高血压47例,血脂异常37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合并症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即糖尿病的教育、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并继续给予原有的降糖治疗,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片每日100mg,酌情扩血管、控制血压、调脂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予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组给予红花黄色素干冻粉针剂1支(每支含红花黄色素80mg,德原堂集团山西华辉凯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溶解后缓慢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

3 检测方法

3.1 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按比例置于含0.13mol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以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层黄色液(血浆),-20℃保存待测。采用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ELISA试剂盒测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美国Denh全自动酶标冲洗仪,多功能酶标仪直接测出样本含量。

3.2 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比浊法测其含量,试剂盒由DIAGNOSTICA STAGO提供,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3.3 全血粘度检查:选用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A-6000自动血液粘度测试仪。具体方法是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5ml,肝素抗凝,浓度为10~20IU/ml,采血后20min再测,并在4h内完成,室温保存;避免剧烈颠倒混匀,以防溶血;用之前56℃以下烘干;血浆制备采用临床常规方法,3000r/min离心30min。采用软件本身设定的4个全血切边率为1s-1、5s-1、30s-1、200s-1,自动检测上述4个切边率对应的全血粘度值。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5 结果

5.1 两组治疗前后D-D和Fg比较:详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5.2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比较:详见表2。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6 讨论

血栓前状态中医辨证属血瘀证的范畴,叶天士云:“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延不去”。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缠绵,正虚夹瘀,红花有活血化瘀、通利经脉之功,红花黄色素是从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对大鼠的血瘀症状具有非常好的缓解作用[2]。

D-D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后D-D水平明显改善,表明体内凝血及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异常活跃得到有效控制(P<0.01)。Fg是血浆中分子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血栓形成有密切的联系,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Fg水平明显下降(P<0.01)。全血粘度能比较全面反映血栓前状态的指标。本次观察发现,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多种危险致病因素并存,须联合用药或使用抗凝治疗,这又增加了人为的出血性倾向发生。从本次研究观察到,红花黄色素制剂能在常规阿司匹林片治疗的基础上,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对防止血管并发症,避免药物副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7 参考文献

[1]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

[2]杨志福,东,贾敏,等.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血瘀大鼠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J].中药材,2001,24(4):277-279.

收稿日期 2008-10-27

上一篇:杞菊地黄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 下一篇:针刺夹脊穴合围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