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15 02:06:48

分析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方法查阅辛伐他丁的相关文献、收集研究实验,总结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实例。结果辛伐他丁为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1],具有抗氧化、抗炎;影响肝细胞增殖;降脂、抗凝血抗血栓;加速破骨细胞凋亡、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以抑制骨再吸收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脑血管疾病;治疗骨质疏松;降脂,治疗高脂血症;治疗酒精性肝病;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结论总结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新应用,为辛伐他丁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照。

【关键词】辛伐他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辛伐他丁属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体内具有显著的多靶器官效应,是一种降脂药物,不仅用于调脂治疗,临床上还有其他应用。笔者主要于此文综述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

1.1抗氧化、抗炎辛伐他丁主要通过抑制异类戊二酰生物合成以减少氧自由基来达到抗氧化作用,它还可显著减少炎性因子,起到抗炎作用。

1.2影响肝细胞增殖辛伐他丁不仅可以通过抑制甲羟戊酸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细胞结构和肝星状细胞的增殖还可通过抑制基因过度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达到改善长期饮酒引起的肝功能、血脂代谢紊乱。

1.3降脂、抗凝血抗血栓辛伐他丁以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方式,达到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血管皮内功能、减少血栓沉积、降低血小板聚集;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起到稳定、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1.4加速破骨细胞凋亡、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以抑制骨再吸收辛伐他丁以抑制特定GTP结合蛋白酶来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加速破骨细胞凋亡、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以抑制骨再吸收,达到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2临床应用

2.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2.1.1资料与方法

2.1.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男35例、女30例)确诊为UPA的患者,并除外各种急慢性炎症、风湿、肿瘤、结缔组织性疾病、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和鸦片类药者。在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晚餐后服用(20-40mg/d)。

2.1.1.2方法检测65例患者用用辛伐他丁治疗前后TC、LDL-C、CRP。用酶法测定TC、TG,用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测定LDL-C,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

2.1.2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 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1.3结果(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血脂、CRP水平变化(mmol/L,mg/L,X±s)

用药前后对比,P

2.1.4讨论本文通过辛伐他丁20-40mg/d治疗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显示,辛伐他丁不仅能够降低血脂水平、而且还能够明显降低血清CRT的水平,这说明辛伐他丁有助于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降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采用辛伐他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2治疗脑血管疾病我院曾将106例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导致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给患者服用维生素B12、B6,给予叶酸治疗,而治疗组则每天加服20mg辛伐他丁,直到出院后的2a,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病死率、治愈率、2a之内的复发率,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效果,其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降脂,治疗高脂血症通过观察我院48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丁后的疗效,并经TC、LDL-C检查符合ATPⅢ达标要求表明,辛伐他丁的确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调脂的显著疗效,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肌溶解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伴有脂肪肝的高血脂症患者服用辛伐他丁可达到脂肪肝病变基本消失、明显改善肝脏对脂肪代谢功能的疗效,因辛伐他丁降低胆固醇水平时刻触发肝脏LDL受体表达的增加,进而使得循环中能有更多的LDL与其前体进入肝脏,和LDL受体结合被清除,且辛伐他丁可抑制载蛋白β-100在肝内的合成,从而减少肝内富含TKL(三酰甘油酯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我院临床实验发现,给有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患者,连续服用小剂量辛伐他丁5-10mg,患者的血脂改善的总有效率TC可达到87%,TG与HDLC可达到53%,LDL-C则为93%。这充分表明对有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患者,采用小剂量服用辛伐他丁的治疗方式,可达到良好的降脂效果,且可为患者节省可观的医疗费用。

2.4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阿伦膦酸钠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之一,是一种二磷酸盐。二磷酸盐是治疗、预防恶性血钙过多症、畸形性骨炎和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在联合药物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试验中[2],通过切除实验动物的卵巢,以减少雌性激素的分泌,因为雌性激素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将大鼠分作两组,分别喂食阿伦膦酸钠、阿伦膦酸钠联合辛伐他丁,然后将它们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阿伦膦酸钠联合辛伐他丁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更为显著。

2.5治疗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一种因长期过量饮酒或饮食其他含乙醇的饮料导致肝脏损伤的疾病。临床上许多运用辛伐他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成功例子表明,辛伐他丁对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状况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辛伐他丁还与复方丹参等药物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肝病,效果颇佳。

2.6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据文献记录,采用辛伐他丁联合常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氯吡格雷,治疗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显示了联合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显著效果:可防止、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辛伐他丁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除了辛伐他丁原本的临床应用,辛伐他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更开拓了辛伐他丁新的临床应用领域,这对学界和病患来说都是一种福音。笔者于此文总结辛伐他丁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新应用,旨在为辛伐他丁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冯惠玲.辛伐他丁药理作用分析及临床应用举例[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5)

[2]严鹏霄、崔维顶、胡继坤、等.阿伦膦酸钠、辛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29(8):1099-1103.

[3]杨燃、杨红敏、付志新.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丁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30)39-40.

上一篇:腹腔镜下双极电凝及套扎术次全子宫切除术298例... 下一篇:肋骨内固定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