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时间:2022-09-15 01:44:24

分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需求持续增加,几年来,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有效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现阶段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应根据建筑现场施工管理的复杂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62-01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工程步骤较为繁琐,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比较大,每个环节都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这就加大了管理方面的难度。根据相关数显示,一部分工作人员受过专业技能学习,可以按照施工规范及要求完成施工,可是大多数负责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技术能力达不到专业水平,在思维中缺少安全意识,不了解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经常违规操作不按章法随意办事,例如对忽略电路问题、施工不戴安全帽、错误使用机器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不仅是对自身不负责任,同时也留下安全隐患,危害无辜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1.2 施工场地周围隐患

很多施工场所都在居民生活的地方,因为缺乏施工现场管理,一些工程施工^程中不顾及现场的维护,生活垃圾、建筑废料乱丢乱放,脏乱至极,给生活在工地周围的居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有部分施工地点在未开发的地区,由于提前准备工作不充足,没有对未开发地段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同时施工现场很多大型机器来回进出,附近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一经雨水道路则泥泞不堪,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很多施工场地周围没有警示标语,或者安全标识摆放位置不明显,周围群众和施工人员粗心很难注意到,潜藏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建筑材料管理漏洞

物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其材质和性能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可是施工过程中工地对物料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对物料保存工作不到位,导致用过的材料和没有用过的材料混为一体,造成严重的浪费,建筑施工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性能的材料需要分类保存,像沙子水泥这类材料为了便于使用,大量杂乱堆砌在一起,导致物料因长期搁置受潮不能使用。一些企业施工为了减少投资,购进劣质不符合使用条例的物料,物料性能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整体施工水平。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对于施工单位,要提高现场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很多的施工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都是施工单位缺乏施工现场管理意识造成的,所以应通过提高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意识,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加强,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对整体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认知和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②增强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标准认知;③通过对小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积累施工现场管理经验。

2.2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前都会进行相应的施工规划、施工管理控制规划、施工质量检测规划等,所以为实了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建筑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①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结合相关施工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方能执行管理方案;②建筑工程施工前,要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及重要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以此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具体要求,为以后施工现场管理打下良好基础;③选取最佳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组织相关施工工程参与人员,拟定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计划,并进行讨论和论证,规划出施工及施工管理中应注意事项,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例如,在施工工作进行之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人员进入不必要的施工误区,以免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与质量。

2.3 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

①构建专业培训机构或组织部门,以此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应根据高科技时代下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培养管理人员现代高科技施工技能以及相应的施工管理技能,如计算机远程监督及管理技术、现场监控技术等,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及效率的目的。②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还要给予监督和管理,避免假公济私、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发生,对此,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奖罚措施和激励措施,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③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责任明确到相应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身上,以此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及安全的有效保障。

2.4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要进行完善

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施工人员管理标准、施工材料管理标准及施工设备管理标准,制定针对性较高、系统性较高和专业性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以此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行为、施工材料的质检流程及施工设备的维护流程等。例如,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管控时,施工单位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能力及效率高的施工人员给予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工作不积极且有不良行为的施工人员给予严厉的经济惩罚,这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2.5 管理好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

建筑项目耗时长,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等做好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材料浪费。机械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这样就极大增加了施工成本。针对这个问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施工材料的出入库记录,材料的发放要严格按照要求。尤其是管理一些贵重材料的时候,实行限额领料,并且由材料员以及相应的工长在工序施工前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若发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浪费施工材料,或者超额使用施工材料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来并且加以解决。除此之外,遇到一些需要报废的材料,需要报废人员提供材料报废的原因,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同样如此。完善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采取奖惩手段,培养施工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和机械维护意识。

2.6 加大监管力度,做好质量的验收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结束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环节看似很简单,但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工程有多种验收方式,分部验收、分项验收以及整体验收。在这个验收过程中,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同时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不定期的抽查与检测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除此之外,还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采取取样和送检等方式,加强监督力度。并且验收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需建立起相应的现场施工管理机制,保证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最终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缩短建筑工程施工施工周期,用最小的施工成本换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浩明.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科技信息,2012,29:343.

[2] 孙士龙.谈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3,03:241-242.

上一篇:韩城市生物多样性面临形势及环境因子动态变化... 下一篇:应对档案信息化发展趋势,探索公路系统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