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20 07:44:04

浅析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 篮球项目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87-01

1 前言

目前我国约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农村学校(我们把由乡镇一级政府管理的中小学及小基层的教学单位定义为“农村学校”)是中国教育基础的主题,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为使农村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作出切合国情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规划,以改变农村学校教育中体育落后的不协调状况。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小学生体质的迫切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开展体育教育的需要。篮球教学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着重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的发展现状p包括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主要以学生、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的部分搜索引擎,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维普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西昌学院图书馆等馆藏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随机抽取了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一些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2.3 访谈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专门走访了金川县安宁乡安宁小学理县薛城镇中心校的教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状况分析

3.1.1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活动基本情况

农村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内容教学时数的比重、学校课余体育活动中篮球运动参与的人数及组织形式、课余篮球队训练情况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教学时数情况。

中小学时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篮球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培养他们篮球运动的参与意识并养成习惯,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篮球运动健身热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篮球课教学时数多少,直接影响篮球教学效果。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篮球教学开展比较普及,篮球内容都占有一定学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比重排列居前三。说明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内容教学时数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体育课上课时是根据学生的喜爱自选内容,教师只分项目进行指导、监督,从十所学校体育器材借还登记簿上看,70%的借出器材是篮球,其次是乒乓球、气排球、跳绳。所以,在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从事篮球活动的时数比计划的还多。

3.1.2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篮球活动情况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与健康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与体育与健康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课余”决定了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的特点,把握好课余体育锻炼中篮球运动的开展,对于篮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余活动学生运动项目选择情况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学校的区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没有多大影响;总体上看,女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面较宽,而男生的运动项目选择比较集中于篮球。说明篮球运动在农村学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大多数男生课外活动的首选运动项目。

3.2 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教学的因素分析

3.2.1 场地器材设施分析

标准规定,城镇小学和乡村小学必须配备的体育器材有30多个种类,乡村小学最低标准为“12个班以下”,要求配备:6根接力棒、20个实心球、10张体操垫、6条长绳和50条短绳、小篮球和小足球各10个。但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并没有那么多的器材,也没有那么多的场地,我在安宁乡住了二十多年,也没发现没什么改变,一直就是一个篮球场,田径场就根本没有。]发现其他什么器材,就是上课时有个篮球,在课余时间连篮球都没有,有条件的学生自己买了带来的。或者是老师在打的时候和老师一起。所以严重缺器材。很多学校也是一样,除了篮球几幅羽毛球和一两个排球外就没有其他的器材。

3.2.2 教师队伍分析

对于这些西部山区来说,教师也是短缺的,更何况是农村的学校,本来教师就少,一个教师担任至少两门课。体育教师也就少,所以专门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也是不可能的。课余体育锻炼虽然是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如果能合理安排指导员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锻炼的效果会更好。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篮球活动没有指导员。而在安排有指导员的篮球活动中,以体育教师为主,其次是班主任,第三是有专长的其他教师,第四是有特长的尖子学生。

3.2.3 学生的认识情况

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来说,偶尔在周末运动一下,反而会加重他们体内器官的磨损并缩短寿命[4]大部分学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每次锻炼达1h以上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每周体育锻炼都在30min以下。小学生,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较为理想,而初中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达2次以上的人数不多。总体上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次数少、时间短,很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3.3 影响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的“课余”属性,决定了影响因素的多样化。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影响课余体育锻炼中篮球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场地器材、学校内篮球运动氛围、学生余暇时间、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学生学习压力、学校外篮球运动氛围、篮球教学效果学生余暇时间、应试教育、家长支持程度、校内外篮球赛事氛围。另调查中发现,留宿学生少、学习压力大是影响学生余暇时间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低年级学生,他们放学后要急于赶回家,是影响参加课余活动人数的主要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教学开展比较普及,篮球内容都占有较大比重的学时,篮球运动是大多数男生课外活动的首选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但有组织的篮球活动的次数少,学生课余篮球活动以自由活动为主,锻炼时间大部分在30min左右;体育教师在课余活动中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没有起到带头作用。

在农村中小学校有篮球队且能坚持训练的很少,没能为有篮球天赋的学生提供参与课余篮球训练的条件。

影响篮球运动在金川县农村学校开展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既相互交叉又各有不同,其中场地与器材、领导认识、体育教师素质、学生余暇时间、应试教育、家长支持程度、校内外篮球赛事氛围是最主要的。

4.2 建议

由州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成立中学生体质监测部门,通过定期检查,把学生体质达标以否列为学校主要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中,以督促学校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的力度,同时,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起到监督作用。

场地与器材是影响篮球教学、课余活动、课余训练的主要原因,学校领导不能因篮球是一种易损品,耗资金多而不顾学生的喜爱而放弃推广篮球运动,可以通过社会力量解决部分教学器材、也可以学生自备篮球等方式开展课余篮球兴趣班的训练,同时,注意校内外资源的结合利用,组织多种形式的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以提高学生课余锻炼中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

深化篮球竞赛体制改革,建立普及的选拔机制,以推动各级篮球比赛在全区范围内有序开展,激励更多学校的篮球训练呈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使更多的有篮球天赋的农村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

上一篇: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进行时” 下一篇:韩城市生物多样性面临形势及环境因子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