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测方法对检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15 12:52:36

不同检测方法对检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支原体在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情况,以提高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有效控制其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4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PCR法及培养法检测。结果:148例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57例,阳性率38.5%。其中Uu阳性41例,占71.9%;Mh阳性2例,占3.5%;Uu、Mh混合感染14例,占24.6%。培养法比PCR法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c)-090-02

本文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对我院14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进行了检测,从而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4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其中男性50例,女性98例;年龄16~71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1年。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症状或不洁史或配偶有感染史。所有患者标本采集前7 d均未用过任何抗菌药物。

1.2 标本采集

男性患者标本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2~4 cm,轻轻旋转数圈停留10 s后取出,如尿道口症状不明显或部分无分泌物者取按摩出的前列腺液。女性患者由妇科医生先用一无菌棉拭子清除宫颈口表面的黏液,再用另一无菌拭子插入宫颈口1~2 cm、阴道或后穹隆,轻轻旋转数圈停留10 s后取出[1]。标本采集后立即用无菌洁净容器盛装并接种培养。

1.3 试剂和培养方法

1.3.1 支原体培养法采用江苏省南京市黎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试剂盒。将拭子插入转送培养基小瓶,浸入支原体培养液中,充分振洗,洗脱样品,转种于Uu和Mh液体培养基中,转种后将培养瓶用透明胶纸封口,以防培养液蒸发和异物坠入,置37 ℃恒温箱培养3~5 d,观察结果。培养液由淡黄色变为红色,保持澄清透明为支原体生长,为阳性,未变色为阴性。培养液混浊为检验失败。

1.3.2 PCR法PCR引物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将标本放入含1 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洗脱,然后14 000 rpm离心弃上清,加50 μl标本裂解液充分振荡混匀,取30 μl用于PCR。然后按说明书进行循环扩增,扩增仪为Roche Light Cycler,取扩增产物20 μl,在含20%溴化乙啶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30 min,于紫外检测仪下观察,若有186 bp的特异DNA扩增条带,则为阳性。

1.4 结果判定标准

1.4.1 培养结果 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变为红色且清亮为阳性,表示有支原体生长。

1.4.2 PCR结果 低于检测下限,视为阴性,>10.3视为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资料用x±s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PCR法检测结果与预期的扩增长度186 bp相符,检出率为27.7%;培养法泌尿生殖道感染者阳性57例,检出率为38.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2)。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显微镜下很难看到,目前已被认为是人类生殖道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可分离到8种支原体,其中以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最为常见。近年来,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者在性传播疾病中报道的病例中已经跃居首位,在国内约占20%~30%[2],支原体尤其是Uu感染除了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 炎外,还与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阴道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习惯性流产、子宫颈炎等有关[3]。

做为新型的检测技术,PCR法是较为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PCR检测解脲支原体是运用体外扩增特定基因片段和限制性内切酶,以识别双链DNA异性核苷酸序列和切割DNA的特性来进行判断是否有病原体存在。现在的引物只能根据一定血清型别的解脲支原体DNA序列而设计,即使不考虑PCR操作的技术因索,使用一对引物作PCR,只能检出其所针对的血清型,其余的血清型和人型支原体则不能检出[4]。从本次检测结果看,148例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57例,阳性率38.5%。其中Uu阳性41例,占71.9%%;Mh阳性2例,占3.5%;Uu、Mh混合感染14例,占24.6%。Uu培养阳性率高于国内有关报道[5],说明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与国内报道一致[6]。培养法比PCR法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养法不需要特殊设备,技术操作简单。PCR法有其优点,报告结果快、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但PCR法仅能测定人体是否有某一种支原体感染,而不能同时检测两种支原体。PCR的开展需要有特定的条件,不规范的实验室操作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而且不能区别死菌和活菌,不能作为判断痊愈的指标。所以PCR法对于临床仅有鉴定意义,没有判断疗效的意义。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中对支原体检测以培养法为主,PCR和其它方法为辅。

综上所述,运用培养法进行生殖道支原体检测,能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是一种简便易行、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同时对混合感染不容忽视,要对高危人群同时作多项病原体检测,这对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然,高红,刘红,等.直接培养法检测支原体方法的建立[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32(1):46-49.

[2]刘艳芳,彭世强,赵宏儒.10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4):221-223.

[3]万琼.FQ-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2003,38(3):216-217.

[4]张芳芳.PCR与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方法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9:96-97.

[5]郗彦萍,于春水,肖生祥.1813例STD患者4种病原体检测的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3):172-174.

[6]张勇,郭玉良,刘爱英.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和药敏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2):157-158.

(收稿日期:2007-08-1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因子分析 下一篇:CEA、CA-153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