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6:48

不同文化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1

论文关键词:动物词汇,中德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国家语言了解本国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其中,关于动物的词汇和习语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文章就针对汉,德两种语言中对动物的文化内涵赋予不同的含义展开讨论:

一、同一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

动物在世界各地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从这一角度出发人们会产生相同或近似的联想,由此动物获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狗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它为我们打猎看家,现在它又是许多家庭中的宠物,在很多家庭中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德国人对狗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把狗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因此在两种语言中,涉及到狗的俗语都非常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大致上来说狗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还是比较一致的,虽然它在两国都受到喜爱,但它在两种语言中却都被看作是低贱或卑鄙狡猾的象征。汉语中表现狗低贱的熟语举不胜举:“狗腿子”中德文化差异,“狗咬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群狗党”,“鸡鸣狗盗”等等,表现其卑鄙狡猾的有“不出声的狗才咬人”,“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等等。此外汉语中的“狗”有时还有不识好歹的意思,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德语中也有很多体现狗低贱和狡猾的谚语或惯用语,如“jemanden wie einen Hundbehandeln'(像对待狗一样对待某人一一蔑视地对待某人),' Die freundlichsten Hunde beil?en amschlimmsten.”(友好的狗咬人最凶),'Ein bissiger Hundzeigt dieZahne nicht.(咬人的狗不露牙)。

再如,牛在农业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力。在机器发明之前,拉车、耕田、推磨等重体力活只能靠它。所以在农业社会,牛被看作是农民家里非常重要的财产。因此牛在两种语言中都有财富的象征意义。如汉语里的“一个黄牛半个娃”,“喂牛如孝子”都体现出牛对农民的重要性。德语表现牛作为财富的谚语通常都用奶牛(Kuh)这个词,如“Ein Mantel und eine Kuh,deckt viel Armut. '(一件大衣一头奶牛,贫困不再愁)此外,由于牛体形庞大,动作迟缓,而且总是毫无怨言地做着辛劳的工作,所以它在两种语言中又都有愚蠢、反应迟钝的象征意义。如汉语谚语“对牛弹琴,一窍不通”,成语“牛骥同皂”,德语谚语“Man kann von einem Ochsennicht mehr verlangen als ein Stuck Rindfleisch. '(从牛那里我们只能得到牛肉)等等。

还有,驴子这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都是愚蠢的象征,比如德语中“Du Esel l '(你这头驴!)或者“So ein alter Esel j'(真是头老驴子!)都是骂人的话,相当于我们的“你这头蠢驴!”。德语中还有个熟语“die Eselsbrucke'(驴桥)指的是帮助记忆的简便方法,也是源于驴子比较愚蠢的寓意。因为在过河时,马可以一跃而过,而驴则一定需要一座桥。

二、同一动物在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

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的人很容易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中德文化差异,从而赋予它们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

比如:“杜鹃”在中国又被称为“布谷鸟”,由于它的叫声“布谷布谷”提醒人们安排农事,因此农村有“布谷布谷,种粮种谷”的谚语。每年布谷鸟一叫就意味着播种的时候到了,又是一季新收成的开始,人们当然欢迎它。相比之下,德国文学作品及成语中“杜鹃”(Kuckuck)这种鸟的文化形象却不是很固定,它随一定的语境变化有显著的不同含义:(1)在德国古老的传说中,杜鹃鸟是可给人们带来幸福的鸟,它的叫声(一声表示一年)可预测人的寿命,还能告知闺中的少女何时出嫁。歌德在他的《春天的预言家》(《Frühlingsorakel》)称杜鹃鸟为“未卜先知鸟”。(2)由于杜鹃是把自己的蛋卵放在别类鸟巢里来孵化幼鸟,因此杜鹃在德国一些成语里具有了不道德、无情、冷酷的文化形象。(3)由于杜鹃发出的啼鸣声时而很近,似乎就在你的头顶上;时而很远,时而在那一边,时而在这一边,有时使人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因此在16世纪时,杜鹃在德国的一些文学中成了“魔鬼”的代名词,是替代“魔鬼”的委婉语。因此德国人说“Der Kuckuck wei?.”是指“鬼才知道”;“Der Kuckuck soll dich holen!”“真该让鬼把你抓去。”“Zum Kuckuck!”“见鬼去吧!”;“jm einen Kuckuck ins Nestlegen”是“嫁祸于人”之意。

再如:在中国,猴子是机灵、敏捷、灵巧的化身。比如形容某人头脑灵活就是“猴儿精”,小孩子调皮就是很“猴”,虽有嗔怪之意却也饱含疼爱之情。古典名著《西游记》更是把一只石缝里蹦出的猴子演绎为敢作敢为、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可见中国人对猴的喜爱。而在德国猴子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它往往是笨蛋、无知之徒的象征。被称作Affe的人一定会大怒,因这是粗话,有“傻”之意。当一个人做了不可思议的疯事时,人们说他“vom Affen gebissen”,“einen Affen haben”居然用来形容人醉醺醺的丑态。

还有,“猫头鹰”(Eule)多为夜间活动,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独特栖息方式,且叫声凄厉,报复心极强,因此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但由于它在欧洲古老传说中是雅典城(Athen)的保护神雅典娜(Athene)的圣鸟,因此也被德国人看作智慧博学的化身正因为如此,“Eulen nach Athen tragen”(直译为:把猫头鹰带到雅典去)才是“多此一举”。

三、 不同的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却又相似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下中德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却可能会有相似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不用,但它们的喻义是相似的。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经常用老鼠来表示说到“胆小”,比如 “胆小如鼠”,“抱头鼠窜”等等,而德语的表达却是“ein Angsthase sein”(胆小如“兔”)。

汉语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不然何来“九牛二虎之力”?而德语中却用“Pferd”(马)来表达这个意思,在德语的俗语中“Keine zehn Pferde bringenmich dorthin.”(直译为:十匹马也不能把我拉到那里去。)力量,还例如“Ein sanftes Wort zieht mehr als vier Pferde. '(一句温柔的话胜过四匹马),“wie ein Pferdarbeiten'(像马一样卖力工作)等。

要说“雄壮威猛”,当然非“虎”莫属,在中国文化中它是百兽之王,谁与争锋?“狐假虎威”的故事也是由此而来。然而在德语中,勇猛威武的却首推“L?we”(狮子),“wie ein L?we k?mpfen”(像雄狮一样勇猛地战斗)

提起“笨拙”,我们想到的是“熊”;而德语却用“Elefant”(象)作比,“sich wie ein Elefant imPorzellanladen benehmen”(直译为:就像大象进了瓷器店;意为“笨手笨脚”。)

通过对比各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具有丰富的本国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ofstede,G.1984.CulturalDimensions i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January,81-98.

2.R?hrin,Lutz.Lexikon dersprachlich w?rtlichen Redensarten[M].1973.

3.陈忱、朱建华,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J].《德国研究》,2004, (4)。

4.张晓青,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德文化差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黄崇岭.从德语和汉语的句法看德国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A].中德跨文 化交际论丛 [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78-179,181.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2

关键词:文化 背景 颜色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伦纳 德·布隆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说过:“外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或句子的意思总是有别于本族语中一个近似的、相应的词或句子。”这个观点是 正确的。 这种不能对应或相去甚远,是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及语用意义的混淆的重要原因。

“Black”(黑)在英汉两种语言里虽然都有贬义用法,但情况很不一样,一般也不能对译。当代汉语里 的“黑”在中国大陆有象征反动、反革命的意思,因而诸如“黑帮”一词应译为“reactionary gang”而不是“black gang”, 因为在英语里“black”并无“反动”的意思;“黑后台”应译为“sinister backstage boss”,而不是“black back stage boss”。“白”在当代汉语里也象征反动、顽固落后,英译时若直译为“ white”则令人费解,故宜用意译。 如“白区”应译为“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国统区)。此 外,“白”在汉语里还有纯净、徒然、无用、轻视等等含意,在英译时都与“white ”无关。如“白开水”译 为“plain boiled water ”;“白搭”译为“no use”;“一穷二白”译为“poor and blank”等等。这样 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 一赘述。

在汉语古诗词里,颜色词常带有很大的模糊性,经常“变色”。如通常我们 把“青”、“苍”、“碧”、 “绿”四色对应地英译为“Blue”、“Grey”、“Bluish—green”、“Green”。但在不少诗文中,根据语境和作者的表达方 式,这几种颜色的“本色”却另有所指。如:(1)《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和李白 《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的“青”,皆非蓝色或绿色,而是“black”(黑色);(2)《诗经·秦风 ·黄乌》“彼苍者天”和杜甫《述怀》“摧 颓苍松根”中之“苍”也不是灰色,跟“Grey”是不对等的;(3 )温庭筠《瑶 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和江淹《拟休上人诗》“日暮碧云合”中的“碧天”、“碧云”自然不可能是“绿天”、“绿云”;(4 )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 扰,梳晓鬟也”中的“绿”指女子美丽乌黑的头发。这种由于视觉本身的通感变色而造成的颜色词所指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在汉语中相当普遍,在其它语言中也并不鲜见,因为“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它是具有世界性的。

中国哲学讲求“虚”,中国文化注重“神似”,如国画追求“托物寄意”,“物我两忘”,多模糊曲笔,以达到形神兼备。而西方哲学讲“实”,西方文 化讲究科学精确,如西洋油画十分注重描写对象的比例准确以给人真实的感觉。这种文化气质理所当然地会反映在颜色词中。英国是个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温差不大的国家,四季绿草如茵。所以在历史上英国毛纺工业很发达,以“sheep ”或“wool”(羊毛)作为形象 喻体是 不鲜见的。如“There is wool so white but a dyer can make it black"”(羊毛虽白,染之则黑。这相当 于汉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白”在英语里与汉语的语用意义也有差距。“white light district ”在美国英语指纽约的不夜区 ,不能译为“白灯区”; “white slaver”实指逼良为娼的人,而不是“白奴”;“white war ”是指经济战,无硝烟的战争;“in the white ”意为尚未完工;“mark with a white stone”不是用白石头做标记,而是“大书特书”等。

在英语中,某些颜色词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语用意义,与该词和民族的历史生活的联系相关。如在英语里常用“claret”或“claret—red”来代表一种紫红色,“claret ”实为英国很早以前从法国波尔多进口的一种著名红酒的名 称。又如中国人惯用的“米黄色”,英语里常以“creamy”或“butter—yellow”来表示。因为在英国人生活中奶油是非常普通的食物,犹如西北、中原一带的中国人常食用小米。英语里还常用一些珠宝的颜色来指代一些具体的颜色。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欧洲与东方的贸易迅速发展,来自阿拉伯、 波斯等地的珍宝大量流入英国上流社会,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耀眼、迷人的色泽也随之溶入了英语相关的词语之中。如“ rubby ”本义为红宝石,引申为“鲜 红色”;“supp hire”本义为蓝宝石,引申为“鲜蓝色”;“amethyst”本义为紫晶石,引申为“鲜紫色”;“coral”本义为珊瑚,引申为“红色”;“beryle”本义为绿柱石,引申为“绿色”等等。

此外,英语里也有从花名引申出颜色的词语。在语法上起着一种修辞上的夸张和联想作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所著《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用“Peony”(牡丹)来形容苔丝的嘴,“Her mobile peony mouth”。“Peony ”在这里除了代表红色以外,还含有“丰韵”的意思。“红 而丰韵的嘴唇”表达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赞美之情。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3

前言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从事跨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商品、技术、资本跨越国界的同时也跨越了文化,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单元,如何做到既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能否将文化差异转化为企业的资源,实行有效地跨文化管理,是企业能否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

一、相关概念和内容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跨文化,也交叉文化,是指两种不同文化管理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是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的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核心――文化差异

(一)文化差异的相关概念

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间的差别。就差异程度而言,中西文化的差异最大,也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直接导致了跨国企业在其运作经营各个层面均存在不同之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时间观念、人际关系、决策、沟通形式、管理理念以及培训这六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管理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管理的影响是多层面、全过程的。处于不同文化环境的国际企业,在经营目标、管理风格、市场选择、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上都有显著的差异。

1、文化差异对市场选择的影响。“创新波及理论”认为,新思想的传播或交流在文化背景相同的群体内比较容易,否则很困难。对一国文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其对市场领域的选择。

2、文化差异对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国际间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进入新市场的方法。目标国家与母国的环境差异越小,则参与程度越高,采取独资方式的比重就越高。

3、文化差异对产品、服务的影响。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因而在决定向国外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时,必须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满足这种差异化的需求,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4、文化差异对营销策略的影响。由于人们文化背景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市场的成熟度也不同,消费者对各种营销方式的接受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文化差异带来的不良后果

1、导致跨国公司管理者与东道国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由于母公司的管理者和子公司的员工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看待事物的方法,行为方式,生活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沟通不当不可避免。由于沟通不当带来的诸多问题将直接导致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紧张,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目标无法实现。

2、导致跨国公司运作效率低下及丧失市场竞争力。由于跨国公司经营地区及员工国际多元化,不同国籍的员工受其价值取向的影响其行为方式也将不同,这会对跨国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造成不良后果。

3、阻碍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为了实行全球化战略,必须以相当的规模,严密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管理体系来经营。而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者及其员工行为方式不同,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造成跨国公司反应迟钝极为不利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三、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文化差异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决定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却相对有限。跨国公司必须根据导致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跨文化管理,本文归纳出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跨文化管理观念。

首先要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克服狭隘主义思想,重视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的学习和理解;其次要把文化差异看成是一种机遇和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威胁和劣势。文化的差异虽然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挑战,但是更多的是机遇和商机,恰当、充分的利用不同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可以为公司发展创造商机。

(二)识别文化差异。

作为管理人员一方面要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可以采取不同措施克服,把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区分开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三)选拔适应文化差异的管理人员以及适当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作为跨国公司的海外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忠于代表和维护总部的利益、贯彻总部的战略,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要具备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所必需的特定素质。

根据加拿大著名跨文化管理专家Nacy J.Adler的观点,跨文化管理的模式主要存在凌驾、妥协和协同这三种。凌驾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统治者的角色,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而其他文化则被压制。妥协是指不同文化之间采取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协同,这种方式充分认识到组织内不同文化的异同点,不是忽视和压制这些文化差异,而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4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娥英.试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J].商务现代化,2008,(8).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5

关键词:品牌;国际化;文化差异

一、引言

我国学者韦福祥将品牌国际化定义为:企业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名称或标志、相同的包装、相同的广告策划等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以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运营。

品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文化差异的大小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子之一。其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不同文化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要素的判断。品牌要素包括产品形状、颜 色、尺寸、包装风格、产品说明书以及商标等,属于品牌物质文化范畴。东道国消费者与品牌构建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双方在审美情趣、语言、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表现在对品牌要素的判断上。

(2)不同文化对品牌的现有定位提出挑战。品牌定位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是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并且品牌定位一旦形成便不能随意改变,否则极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形象认识的模糊。

(3)文化差异导致消费差异。这是文化差异对品牌国际化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 “方法—目的链”理论认为,价值观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品牌属性的判断,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价值观是通过对消费结果的追求界定形成对产品/品牌属性的重要性偏好,从而影响产品/品牌选择的消费者行为规律。

二、品牌国际化文化差异评价指标

为了研究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时对文化差异大小的评估问题,本文设计了针对国外人士的问卷调查,并经过有效问卷筛选、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结构效度检验后,运用SPSS等统计工具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如下表1:

(1)国家维度的文化差异。东道国消费者作为“消费个体”,在其长期的成长、 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必定要受到本国文化的熏陶。同理,品牌在构建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也必定会受到品牌母国主流文化的影响。

(2)企业维度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道国消费者与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及品牌理念等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的大小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以及企业文化理念是否符合世界潮流有密切关系。

(3)产品维度的文化差异。指东道国消费者对产品文化的认同度。产品的名称、图案、色彩、商标、外观等构成了产品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中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时,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对策是:

(1)采用“先易后难”的市场进入模式以减少国家维度的文化差异。首先,品牌国际化应选择与我国文化差异较小的国家与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为突破口,这些国家/地区同属儒教文化,与我国的文化最为接近。其次,进入东南亚等华人较多的国家。再次,拓展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最后,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2)培育全球适应性的企业文化以减少企业维度的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关系企业品牌国际化成败的核心问题。

(3)以“低文化附加值”产品减少产品维度的文化差异。长期以来,中国品牌在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价格低廉、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以文化附加值低的产品进军国外市场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战略。

参考文献:

[1]韦福样.品牌国际化:模式选择与度量[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1)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6

关键词:体态语 非言语交际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83-01

在不同国家中因为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各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国家文化的差异又使得相同体态语所代表的含义不同,鉴于这样的情况,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是想要更好地发挥体态语的作用,就必须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一、体态语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

体态语属于非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体态语既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体现的载体,不同国家的体态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体态语之所以出现差异主要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的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人们在行为上的表现各不相同。而体态语就是受人们行为支配的,但因为各国人们对统一行为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体态语出现了文化差异。举例来说,美国人十分自信,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会直视对方的眼睛,产生直接的眼神交流,但中国人较为内敛,具有谦虚的品格,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不会直接盯着对方的眼睛,避免眼神的直接碰触。[1]

二、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一)眼神的文化差异

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体态语之一,眼神的交流往往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短时间的交流中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眼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眼神在不同国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注意眼神交流的对象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合理使用眼神进行交流才能取得突出的效果。比如说,在和英国以及美国等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过程中,为了表示尊重,让对方知道自己对他谈论的内容有兴趣,那么就应该在对方说话的时候和其眼睛进行直接的碰撞,还可以通过点头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说话者的认同。这样的体态语可以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更加深入。再比如说,在和纳瓦霍人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其眼睛有直接的交流,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由此可以看出,眼神交流在不同文化中其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体态语交流,必须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二)空间距离的文化差异

在谈话过程中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体态语中的一种,而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空间距离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比如说,当你交谈的对象是一名拉美国家的人的时候,你就应该主动缩小和谈话人之间的距离,这样对方就可以通过你的这一体态语来感受到热情。而在和美国人进行交谈过程中,因为美国人十分注重隐私的保护,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谈话距离。谈话距离的远近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朋友和亲属之间进行谈话的时候应保持在50-85厘米这一范围内,而在工作中进行交谈的时候应该保持在1.4-2米这一范围之间。所以说,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注重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三)身体接触的文化差异

在谈话中彼此的身体是否接触需要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当谈话对象是意大利或者是希腊等国家的人时,应和对方的身体多接触,而若是和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人,则要避免肢体间的接触。在和需要肢体接触的人进行谈话中,因为双方距离比较近,所以说话的声音比较大,而不需要肢体接触的人谈话距离较远,说话的声音也比较小。[2] 由此可以看出,若是在交流中不懂得对方国家的体态语含义,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交流出现不愉快,因此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分析非常有必要。

(四)手势语的文化差异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手势语的应用较为普遍,此体态语可以更好地传递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但同样的手势在不同国家中传递的意义不同。比如说,在中国人们常用竖大拇指来表达赞扬的意思,但是在拉美以及撒丁岛,此手势则代表的是否定的意思。同样,在中国人们常用OK这一手势来表达好的、没问题这一想法。但是在法国,这一手势则代表零、没有价值的意思。而在日本则是金钱的代表。所以说,不同手势语的文化差异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谨慎。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态语受文化的影响较为严重,不同文化使得同样的体态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所以在使用体态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对其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海艳.非言语交际中体态语在美剧《不要对我说谎》中的体现形式[J].前沿,2012,10:137-138.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7

>> 谈文化生产的“二重性” 危机的二重性 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前景 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研究 语言的二重性与文化传递性 文化交流应作为两岸大交流的重中之重 我看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两岸文化交流应有制度保障 两岸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刍议 学者名人谈两岸文化交流 论柳永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铸刑鼎”的二重性 略论宪法的二重性 繁漪性格的二重性 网络舆论的二重性 黑色旅游的伦理二重性 论校长道德评价的二重性 漫谈夏衍身份的二重性 解读《欲望号街车》的二重性 从潮汕建筑名词看潮汕传统建筑文化的二重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coluid=7&kindid=0&docid=103387240&mdate=0917002027.也就是说,对现代化实践差异的坚持和强调既成为台湾抗拒两岸政治谈判的口实,也成为获取美日同盟信任的条件。然而,对现代化实践差异的过度推崇,只会消减两岸政治对话的信心和动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有可能备受其害。

二、理解两岸文化交流二重性区隔结构内在关系的三种逻辑

如何理解历史性传统和现代化实践之间的关系,在两岸不同政治集团和学术社群之间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有三种思维模式:历史性传统决定现代化实践;现代化实践差异支配历史性传统;两者的折中交互合作。

(一)历史性传统决定现代化实践

历史性传统决定现代化实践这一思维模式在大陆十分盛行,“目前大陆方面的论说多是强调两岸文化的共同性,而忽视其差异性,或是对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只是轻描淡写,甚至认为微不足道。”陈孔立:《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载《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4期,第1页。并认为,或许只要做好中华文化的工作,两岸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然而,事实表明,这种重视历史性传统而忽略现代化差异的思维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功效并未立竿见影,反倒是长期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两岸文化交流中难以运用。因为从传承性与操作性来看,台湾在保护和沿袭中华文明的用功力度上似乎比大陆还略胜一筹,而大陆在经历了“”和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议题盖过了所有社会问题,文化议题在较长时间内被置于了国家发展的次要地位,故而以主动性的“历史性传统”作为消解两岸深层次结构问题的“驱动力”恐会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

何况,两岸“历史性传统”本身就不是一个社会问题,更不是一个政治问题,以台湾人的“中华民族”认同为例,根据台湾指标民调的最新数据显示认同是“中华民族一分子76.3%”《“台湾民心动态调查、习马会与统独认同”新闻稿》,资料来源:?coluid=33&kindid=543&docid=103370373.。这就意味着,中华文化在两岸并未发生分裂,也不需要重构,因而欲在中华文化基础之上的建构新的政治认同的命题似乎不成立,因为台湾现有的政治认同已经形成,且大部分均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所以,以历史性传统思维来解决现代化差异性的问题,似乎有违现实逻辑,也有脱离实际之嫌。

(二)现代化实践差异支配历史性传统

如果说上一模式可以用“以文化纽带化解政治问题”来概括的话,那么这一模式便可以用“以政治逻辑来思考文化问题”来定义,即尝试以两岸现代化实践路径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差异来影响甚至于支配两岸的历史传统连接。此模式在当政期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其当政期间,极力推动由当局主导的“台湾文化民族主义建构运动”就是一例,甚至不惜以割舍中华文化的代价,用政治手段来企图谋求所谓台湾的“事实独立”(去中国化)和“法理独立”(公投制宪)。毋庸置疑,及试图以两岸的现代化实践差异来构建新型的台海关系格局,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原因在于:一是,如果两岸历史性传统不断被边缘化,势必会演化出一场毫无休止与节制的社会对立之战,族群撕裂、社会分离将成为台湾政治发展的主旋律,两岸似乎也永无宁日;二是,一味地凸显两岸的现代化路径差异,必定会导致激进的将台湾引向危险边缘。事实表明,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不是维持两岸现状的举措,而是在不断使其独立化的步骤。贸然改变现有格局,只会导致台海关系的紧张。

经历三十余年的交往与发展,现代化实践路径的差异和制度文化的差异已成为影响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历史性传统则处于从属位置。由现代化实践差异所造成的两岸意识形态的不同,改变了两岸文化发展的思维理络和行为方式,“文化是有规范性的,也就是说文化组成一整套行动准则,人们从中感到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服从这些准则。”[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60页。简言之,现代化差异已将两岸塑造为两个结构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而不单单只是整个中华文化之下的两个次级文化体系。换句话说,两岸已形成不同的文化规范和准则,要实现两岸文化的统一,仅从历史性传统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采取措施弥合两岸的现代化差异。

(三)两者的折中交互合作

两者的折中交互合作,是指既不偏激讲求两岸历史性传统的归一,也不过度张扬两岸现代化差异的分离,而是在立足历史性传统的基础上,正视两岸固有的现代化差异,尊重合理性差异,弥合非理性差异,以二者的“辩证共存、交互促进”为原则。这一模式,应成为两岸交流的最大共识或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因为它既保存了各自所现存的特点,又找到了连接两岸的历史基础,也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其一,两岸现有的深层次矛盾既非一日之寒,也非一蹴而就就能化解的,“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是其良好的指导方针;其二,两岸交流是历史所趋、民心所向。倘若以现代化差异为政治挂帅的话,恐有悖主流民意,逆潮流而动;其三,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疑促进了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为社会各群体参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换言之,现代科技已在一定程度上将两岸现代化差异拉回到可控范围并渐次缩小。

当然,折中交互合作的模式也会突显一些问题:一是政治问题尚未解决之前,两岸现代化差异既不能根除,历史性传统亦不能完全融合。也即是说,两岸文化交流具有脆弱性,一旦文化互动涉及了政治的敏感部位,那么消弭现代化差异的进程就有可能中断;二是双方各自现代化的不同阶段也决定了两岸现代化差异的不同程度。一言以蔽之,倘若两岸现代化(尽管是在某一方面)程度的差距越大,那么由此可能引发的摩擦和矛盾就会越多,其强度也就会更大。整体而言,大陆尚属工业化发展阶段,台湾已步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一旦两岸的社会发展处于同一阶段,消弭两岸差异的物质性基础就大大增强。

三、破解两岸文化交流二重性区隔结构的应对之道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二重性结构并非与生俱来,它不过是被迫分离进而处于不同实践场域的产物,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和解,二重性结构矛盾有逐步纾解的趋势,只是在两岸对政治分歧尚未解决之前,这种趋势还不太明朗,进程比较缓慢。那么,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与深化期内,如何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进而为两岸政治谈判增添助力,应当成为目前对台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今后的两岸文化交流,可以从如下视角着力:

(一)正确认识历史性传统与现代化实践差异的关系问题

根据前文所述,本文认为历史性传统与现代化实践差异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因此,正确认知并有效处理二者的关系是促进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两岸关系中,现代化实践差异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影响变量之一,历史性传统则是相对次要的影响变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现代化差异的程度都将决定着两岸关系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进度,历史性传统则从属于现代化差异而居于次要地位,并且历史性传统只有以缩减两岸现代化差异为主轴和使命的互动过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过于重视历史性传统交流并不会对两岸政治分歧的解决和认同的提升带来多大的积极影响。为此,今后一段时间里,两岸文化交流应当从历史性传统领域的互动逐步扩展到消弭现代化实践差异的问题上来,化解两岸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以及两岸共同实践活动和社会情感连接的加深,两岸共同实践场域的形成与深化将逐步消弭两岸现代化实践差异,从而促进两岸共同治理机制和跨两岸共有认同的产生。

(二)正确认识两岸文化交流中“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

毫无疑问,两岸文化之所要进行往来和互动,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存在着“同一”与“各异”的特点。是故,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岸文化交流中“异同”问题是发展两岸文化关系的关键。大陆部分学者认为两岸文化交流应秉持“聚同化异”的思路,通过对差异的消除,来达成两岸在文化上的统一,建构共同的文化认同。然而,“按照这样的思想开展两岸交流,就是把对方置于己方的利益和意愿之中,对方的‘异’就要被同化、被剥夺,这就会违背求同存异的原则,势必导致双方对立的情绪,伤害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陈孔立:《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载《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4期,第5页。也有学者认为,“两岸文化的‘异’与‘同’不是对立的,‘异’是两岸亚文化的差异,‘同’是相对于中华文化的同质。两岸文化整合不是要追求完全的一致与相同,而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多元互补。”王鹤亭:《和平发展与统一进程中的两岸文化整合》,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83页。由于文化体系以政治体系为归依,所以两岸文化中的“异”,不单单是指亚文化体系的不同,也是指整个文化体系的不同。本文认为,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异与同”问题,“异”主要指两岸之间的现代化实践差异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政治文化差异,而“同”主要是指双方共有的历史性传统以及在群际互动中所建构的新共有文化。即“异”的是中华民族如何现代化的不同发展方式,“同”的是中华文化的共同价值传承的问题。“异”具有可变性,即可以透过现代社会价值的塑造来消除,而“同”具有稳定性,即难以通过施加外力使其质变。易言之,化“异”不等于求“同”,化“同”亦不等于求“异”。

与此同时,要正确认识两岸文化交流是“同质性”还是“异质性”的问题。两岸文化交流的性质到底是同质文化的交流还是异质文化的交流?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从宽泛的文化意义而言,本文所探讨的两岸文化交流整体上是属于异质的文化结构或体系之间的交流,尽管“两岸文化表象乃至深层的相同相似是很多的,可以说两岸文化有很多的共同性,但‘同’不一定是指本质的相同,‘同根’不等于‘同质’。”陈孔立:《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载《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4期,第2页。因而,两岸文化具有“同根不同质”或“同源不同流”的特点。两岸文化同源于中华文化,但由于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差异化实践和相对封闭的独立发展路径,彼此的文化已演变为不同的意义系统。也就是说,两岸是同源于中华文化而又不断融合其他文化所形成的具有较大差异的文化系统。单就群内文化而言,虽然双方都是承袭中华文化的衣钵,坚守中华文化的道统,但大陆和台湾群内文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诚如专家陈孔立教授所言“当代中国大陆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而当代台湾的文化则基本上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受到西方文化的较大影响,而不可能含有任何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差异。”陈孔立教授发表一系列论文如《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两岸文化研究的盲点》、《台湾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台湾生活方式”解读》、《两岸之间的文化冲突》等等,作者从两岸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差异出发,运用文化社会学的“文化突变”概念,论证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并探讨其原因,进而分析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现象。

(三)正确认识两岸文化交流的程序性设计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的程序设计主要是关于如何推进两岸现代文化交流的步骤和方式性问题。由于现代性差异所涉及的面向相当广泛,因此,现代性文化融合问题就不能一锅端,也不宜一刀切,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因时制宜。当然,本文所言的“程序设计”问题并无意将具体事务的程序设计内容包含在内,仅就从两岸应如何化解现代化差异的角度上去思考。至于如何确立两岸文化交流的程序化问题,我们认为,在两岸互信尚不充分的情势下,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可从长计议,文化交流可以从具体的文化事务的交流、合作与学习方面做起,以此来消弭两岸现代化文化的差异。有必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文化事务的交流与学习,不单是指历史性传统文化的沟通和探讨,还必须重视对现代文化的关注和借镜。本文认为,所谓现代化文化主要包括现代产业文化、现代市场文化以及现代政治文化。有鉴于两岸政治事务的敏感性,本文认为,两岸现代性文化的融合的路径应遵循“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先从现代产业文化入手,譬如吸收台湾的企业营销文化、私营机构服务文化、现代企业治理文化等产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其次是现代市场文化的建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放宽对市场文化的限制,培育以市场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文化,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贯彻并践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精神;最后才是现代政治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市民社会的建立,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亦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大陆不应盲目引入台湾或者西方的制度文化,但应充分借鉴台湾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治理经验和政治转型过程中的不同利益团体的沟通经验等。总之,通过这一程序规划,不仅可以有效消除两岸文化巨大的现代化差异,也可以减少因文化突变所产生的社会阵痛和不适。

结论

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文化交流的好与坏、深与浅直接关系到两岸民众政治认同的走向,也是两岸政治谈判能不能得到两岸民众尤其是岛内认可甚而支持的力量之源。为此,对于两岸文化交流,必须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在两岸政治关系难以推进,经济关系面临瓶颈的情况下,有必要将深入两岸文化交流放在对台交流的重要位置,并从战略层面规划文化交流的路径和程序。不过,在助推和发展两岸文化交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为主次变量的现代化差异和历史性传统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依旧存在,文化交流的二重性结构仍将长期掣肘着两岸间的各种往来。这就意味着,两岸现代化实践差异所形成的政治文化认知鸿沟短期内难以消除。对于其中合理的成分应予以充分的尊重,进而在各自全面深化改革和民主巩固完善的实践中实现两岸共有政治文化认知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贞威.家人:两岸关系新文化结构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4(3).

[2][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3]王贞威.两岸建构性关系中的知识与文化研究:以“施动者―结构”机制为视角的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5(1).

[4]刘国深.两岸政治互动的象限管理刍议[J].台湾研究集刊,2011(5).

[5]俞新天.两岸关系中的文化认识问题[J].台湾研究,2010(1).

[6]郝新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再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7]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8-69.

[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更新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1-65.

[9]刘红.两岸文化交流中的新情况新问题[J].统一论坛,2013(2).

[10]庄礼伟.百年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J].东南亚研究,2005(3).

[11]谢政谕.民族认同与公民社会:以两岸的发展为例[J].(台湾)国家与社会,2007(2).

[12]葛来仪.重掌权两岸关系变数更大[EB/OL].[2014-09-17].?coluid=7&kindid=0&docid=103387240&mdate=0917002027.

[13]陈孔立.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J].台湾研究集刊,2013(4).

[14]台湾竞争力论坛:87%认同中华民族[EB/OL].[2014-09-04].?coluid=33&kindid=543&docid=103370373.

[15][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60.

不同文化的差异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并购;整合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文化差异既存在于文化的各个层次上,也存在于企业的环境、组织之间、组织及经营等各个层次上。

1 并购企业的自身文化差异

不同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摸索出来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由于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习惯性等原因,在企业并购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凌越”和“妥协”进行整合,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购双方各恃一端,导致了冲突在所难免。

2 并购企业的区域背景差异

文化的异质性不仅体现于企业文化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国别、产业及地域的差异上。

(1)治理理念的差异。在经营管理中,西方管理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效益,而中方企业的管理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中国文化以关系为导向,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种以情为特质的软管理。而国外很多企业则更注重以“法”治企,将法律条文作为其行为的根本依据。因此,企业购并后,“情治”与“法治”激烈冲突。

(2)价值观的差异。国内企业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员工形成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抱残守缺的价值观,却易使得外方管理者认为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变革,创新意识不强等。国外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机会均等和冒险挑战为特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更习惯于主动工作,坚持己见。可能被认为纪律性差,缺乏群体意识等。

(3)人员管理的差异。中国企业强调情感沟通,员工归属感较强,对待成绩和责任习惯由集体接受,不轻易突出个人作用。在西方企业,人员关系由等级和职位来确定,强调的契约和理性,人与企业之间为简单的契约关系,归属感较弱。

3 并购企业的员工个体文化差异

每个员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由于其存在年限及员工自身的习惯性导致了其根深蒂固的特性,不论通过公司的严格培训,还是个别思想教育,都较少由于并购而被冲淡或消失,而这些在并购过程中极有可能引起冲突而增加并购的困难。

二、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文化差异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其对企业并购的双重作用。

1 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积极作用

(1)企业文化差异促进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l生的体现,可通过各方共管促进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甚至技术方面创新。不同文化能扩大员工的视野,激发员工的灵感,更好的挖掘员工潜力,逐渐聚合成―种新的适应当前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企业文化差异有助于人们客观审视企业不足。企业并购后,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可以让原来安于现状、盲目发展的企业看到自身比较隐蔽的问题。对于大企业,它可以提醒其盲目自信,从而从机构规模精简的小企业中学习。对于中小企业,也可以帮其树立信心。因此它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态度,借助于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暴露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扬长避短,有助于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3)企业文化差异能增强企业活力,丰富员工生活。并购企业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使得员工感受到公司的人本关怀,同时企业文化差异的碰撞也增加了员工的阅历,为员工提供了文化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最终为整个企业的文化注入了活力。

2 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消极作用

(1)文化差异易产生“文化冲突”,影响并购企业发展。由于并购企业双方在并购前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因此,并购之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文化融合,则容易疏远员工之间的社会距离,进而影响沟通,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2)企业文化差异降低并购企业的运转效率。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管理程序及组织沟通等方面,造成思想难统一、行动不一致、管理程序混乱、组织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内部管理上,必然导致管理费用和组织协调难度的增加,造成组织运转低效率;表现在外部经营中,由于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导致公司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往往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上一篇:产品设计发展史范文 下一篇:农业机械行业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