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5 12:12:31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5-000-02

摘 要 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更是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新的形势下,重视并大力推动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研究, 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指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通过研究煤炭企业人力源管理的现状,全面剖析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煤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煤炭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人力资本是企业的首要资本,是企业生存和进步的最重要因素。煤炭企业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煤炭企业现阶段虽然已逐渐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惯性,传统人事管理的惯性,在人力资源制度的管理和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当前,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应紧抓机遇,搞好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着力于建设好四支队伍(企业党政专业技术和技术工人),用多样灵便的制度和管理,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切培养发展到煤炭企业中的各个地方,为煤炭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从中观微观两个角度来看:

(一)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己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的国家,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的地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一直占65%以上。随着煤炭加工和转换利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成为高效的能源,且在我国基础能源的首要地位一直是不可动摇。煤炭企业的进步和提高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二)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煤炭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障作用。所以,煤炭企业要取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必须利用自身的能源企业特点,采取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措施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之路。

二、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环境和经济主体的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煤矿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严峻和瞬息万变,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凭借市场需求大于供应的优势,获取大量销售市场的时代不复存在。企业原有的管理漏洞和缺陷日益暴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其严重问题。

(一)人力资源构成复杂多样,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素质普遍偏低

普遍和大量使用农民工是煤炭企业区别于其他生产行业的显著特点。煤矿的职工既有来自于城市的,又有来自于农村的。

煤矿现有的用人体制落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高素质职工过少,低学历低层次人员过多。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主要从生产一线岗位的技术人员提拔和培养,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人员更是严重短缺。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失成为企业存在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

由于传统煤炭行业受到固有体制和自身特殊情况的影响,传统技术要求在此行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加之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的更新换代较为缓慢,所以对于进入此行业的员工基本没有学历要求,对员工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也比较单一,加之煤炭企业缺少对员工素质方面的培训,从而便导致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二)职工队伍老化,且重按资排辈,轻管理和技术分配

职工队伍的老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工队伍的年龄普遍较大。二是职工知识结构老化。三是职工中人才的流失和难以引进,造成后备职工队伍断档,人才断层现象很明显。

虽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特别重视“以人为本”,但实际中对人力资源的关键的认识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职工的选拔任用仍存在论资排辈,使一些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上政和生活的上的关心。

目前煤炭企业再用的岗位技能工资分配,此种分配不以专业技术好坏,不以能力高低,不以工资事务多少为关键,一味地把低学历与高学历,工人与干部,岗位与岗位之间区分开来,极大地伤害了从事精细化管理的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从事科技含量很高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结果造成了企业管理费用增加,减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规划

煤矿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没有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认识。忽视了煤矿生产工作中科学规律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对职工工作作用的正确认识。

三、煤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

(一)真正树立确立“以人为本” 理念,壮大人才队伍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煤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煤炭企业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职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职工的同时,相应的后勤保障得到满足,使员工不再经常性流动,企业积攒下来的就是有经验的好员工。在这过程中各级领导要善于发现,对于有想法、在技术方面比较钻研的年轻人可以出资让其深造,做得好的可以晋升至管理层,进而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工作虽苦却有干劲。

煤炭企业应制定符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科学化人才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努力选拔,培养文化程度较高、专业对口的人才。摒弃老旧的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改革创新,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任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和创新机制。

(二)建立和完善长效激励机,多渠道培养聘用培训人才

目前煤炭企业主要存在薪酬低下,对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的状况,煤炭企业应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客观、竞争的原则,扩大视野,坚持德才兼备、选贤用能,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对优秀员工实行多元化的薪酬机制,对其工作实行激励办法。实行符合煤炭企业自身特征的岗位绩效工资,向工作环境较危险的一线岗位和高技术岗位倾斜,按照岗位特点和考核结果来确定薪酬,对企业员工建立薪酬激励的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员工和经营者都具有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企业价值。

为缓解人才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可与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为其中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助学金,返还学费等政策,吸引优秀毕业生前往煤炭企业工作。在专业对口高校建立实习基地,挑选优秀毕业生,给予其工作机遇,进行人才储备。

(三)立足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

以自身企业发展战略为主线,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所提供的平台,有效地锤炼职工队伍,增强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创新力,为企业奠定坚实基础。煤炭企业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模式,通过机制调整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员工的潜在能量得到有效激发。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奖罚分明,建立合理的机制,让员工在争取和约束中规范自己的工作效率。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煤炭企业只有与时俱进,科学管理,对症下药,才能拥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当代企业重要战略之一,必须对之予以重视。只有提高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煤炭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保证煤炭企业稳定、健康、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宫孙胜.山西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2.

[2] 何玉荣.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10.

[3] 周义,冀子俊.浅析山西省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B版),2010.

上一篇: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加强新形势下煤矿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