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时间:2022-09-15 11:23:37

毫无疑问,实践活动在这门课程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如何有效的组织与安排好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如何设计一些能展现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环节,成了我们通用技术老师所必须面对而又要思索的问题。就现在的教学实际而言,通用技术课程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方面主要存在三个突出的矛盾:

1、实践活动中的“个性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由于通用技术不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要让学生亲历设计的全过程,并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制作。设计要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意,体现出作品的“个性”,然而“个性化”与现实却是有矛盾的。

首先,材料从哪里来?《广告宣传灯的制作》,要求先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分析、方案构思,再完成模型制作。显而易见,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千差万别,如果按照小组个性化要求去购买材料,光是统计材料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了。而且,对于这样一个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学生基本上也很难准确估计所用材料的,设计总要允许尝试和失败吧……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制作模型,个性化是能体现了,但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体制下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如果将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统一购买,这些完全相同的材料又难以体现个性。其次,时间从哪里来?就算前面的问题都顺利解决了,这些有千差万别的作品,在班级授课制度下,都要求在同一个45分钟内完成也不太现实……这个问题不是个别现象,任何一个要突现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活动方案,都会有类似个性化与现实的冲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设计制作的乐趣,我设计了一节《创意笔筒》,通过这一节课程让学生体会创意和制作的乐趣,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把这个任务安排到课下设计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高,创意丰富。

2、学生极大的热情与基本技能欠缺之间的矛盾

以组织学生《纸桥的制作》活动为例,全班12个小组,只有2-3个小组完成了设计与制作。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小组对502胶水性能不够了解,在粘贴时纠缠时间过多,虽然学生态度非常认真,最后却还是因为时间不足无法完成活动而草草收场。对基本材料、工具的了解是制作的基础,缺乏这些基本技能,热情再高也难以将自己的设计呈现出来。至于其他材料如木材、铝等,其质感、性能、连接方式和加工工艺更是无从了解,那么,在此基础上的设计就很成问题了。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是老师在设计之初真的需要好好的琢磨。

3、实践活动方案不成熟与操作需求之间的矛盾

通用技术虽然开设已经有几年了,但它仍然是一门很年轻的课程。它既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现存规范的实验装备,也没有理化生那样成熟的教师用书、符合要求的师资保障和后勤支撑,再加上各项实践活动的方案仍然处在摸索阶段,远不如理化生那样有成熟固定的实验项目,很多活动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也在没有满足自己预计设想时做了反思:应该把各项实践活动进行细致分类,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按照“没有设计自由部分设计自由完全设计自由” 循序渐进,逐步开放,形成一套成熟的实践活动体系。实践活动按设计的自由度,将活动进行分级,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的推进。

1、按部就班式

按部就班式实践活动是指给定材料,给定标准制作流程,按部就班的完成制作全过程。

这种活动方式乍听起来很糟糕,会不会让学生失去创造的空间,会不会让实践活动沦为劳技课上的技能培训?就目前而言,完全抛弃这种类型的活动是不恰当的,它必须在技术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其一、了解材料、工具、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是设计的基础,而当前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十分欠缺,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是培养学生基本功的最好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材料,了解工具,掌握方法,若缺少这些基本素质,即使再好的设想也无法用一个作品呈现出来。例如,不了解玻璃的材质和性能及加工,作品中就不会有玻璃材料的恰当运用。

其二,重现经典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体验式教育,模仿也是创造的开始。如课外科技活动 “水火箭比赛”,虽然每次比赛作品的外观差异较大,但都是采用了自行车“气门芯+饮料瓶子,打气筒加压”的方式。很明显,这些“核心技术”无一例外的采用了拿来主义。这个实验是八十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的,由此可见,经典作品总会不断地被借鉴、利用并加以改进,创造性学习完全可以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必一切从零开始。

其三、实践经验是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例如金属的加工工艺是人们在生产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学习锉的用法就可直接要求学生按正确的动作要领去操作,而不必要自己再去总结一次“最合理用锉的方法”。按标准流程制作一个作品也是了解这些工艺并感受工艺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最好载体。

2、条件设计式

条件设计式的实践活动是指提出设计的限制条件,在此条件限制下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设计与制作。限定的条件可以是材料、外观、设计要求等,限定条件的多少可根据实际确定。这种方式的实践活动,一方面给了学生部分设计的自由,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限制将设计的焦点集中,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将设计精力发挥在最需要的地方。在《纸桥的制作》的设计课中,我给学生关于纸桥的设计规格,至少能承重300克,并且承重时间不能少于30秒,学生的设计就不只局限于设计的美观了,这个时候他们多思广义,注重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纸桥的结构的强度。通过限制自然使焦点集中到“用结构来影响强度”上来。这类活动有它独特的魅力,比较性强,有一定竞技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条件设计式的实践活动,并非完美无缺,很多时候它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些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创造力的发挥,毕竟“用大米做不出鸡汤”,而且很容易走入误区,成了手工技能比拼。因此这类活动要适量,切不可滥用。

上一篇: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下一篇:未成年人的情感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