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德育课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时间:2022-09-15 10:50:06

构建生活化德育课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摘 要】2010年秋季开始,新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出版社)逐渐在中等职业学校推广使用。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多联系身边的经济现象,主动探索经济现象隐藏的社会原因,从而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真正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生活化 德育课堂 多种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178-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2010年,中职德育课迎来了课程改革的春天,其基本理念是“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势在必行。

所谓生活化德育课堂,就是善于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社会、经济、政治等现象,用所学的德育课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德育课产生亲切感。

作为教师,不单只是运用现代化设备,更重要的是要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2010年,新编《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出版社)正式作为中职德育课程在各地推广使用,该书图文并茂,体例新颖,每节均以典型案例入手,重点内容还配有名言警句或插图照片,不仅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而且具有可读性、可教性。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使用《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时,深感其实用性强,有利于构建生活化课堂,并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下面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使用该书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学生活用知识的表现就是能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用知识联系生活要讲求一定的技巧。经济常识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抓住这一特点,我运用了“三部曲”教学: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

如在讲企业一节中,我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企业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说开来,有的说大公司就是企业;有的说能赚钱就是企业;有的说在电视卖广告的就是企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是没讲到要点上。很多学生就翻书来看,为了让学生明确企业的概念,我不急着解释书中的内容,而是特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一组代表一企业,销售一盒月饼,看谁最快销售出去就算赢”,一说到分组活动,学生就更提起劲了,他们拿到月饼,开始讨论,我从旁提示,“同学们不妨倒着来想,消费者要买到这盒月饼,要经过哪些环节?”接着,让学生在稿纸上写出分析的过程,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把关生产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措施;有的负责流通环节,找哪些物流公司,流通到哪些地方;有的负责销售,一边降低价格,一边比画着做广告宣传语;有的还专门为销售月饼排练一段小品……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下课了,学生们还去图书馆、电脑室收集相关的材料,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了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我总结说,企业就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学生们很容易就联系到生活中,很多商场在节假日经常做促销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盈利。另外,企业分类很广,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济组织,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来自企业。

学生头脑中已明确了“企业”的概念,但还要亲自融入企业去体验一下。结合这节课,我先后带学生走访了中山知名企业“咀香园”饼家和“伊泰莲娜”首饰工厂,学生们看到了现代化规模生产线,工人们正在做绿豆饼,生产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关。学生们参观了研发中心,知道做一个好吃又有营养的绿豆饼不容易,明白了企业要盈利,必须提高每件商品的价值;在首饰工厂里,学生们还亲手制作了珍珠项链,来到首饰一条街,吸引学生们的不光是产品的价格,还有精美的包装;最后大家一起聆听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通过这种外出参观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企业的职能、特点,扩展了对企业内涵的理解。

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教师必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令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方面,尤其要加强学生对相似概念的辨别。对此我采用了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设计一些发挥学生参与性与探究性的题目。如在讲储蓄、股票、债券、保险一节时,为了搞清债券与股票的区别,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差异,我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图表分析两者的特点,从多方面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很多学生会从债券、股票的性质、功能、偿还方式、风险大小等进行分析比较,都能基本掌握上述几种投资方式。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在实践活动中检验所学的内容,我还要求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帮父母设计一份投资理财计划。学生要做好这份计划必须认清上述几种投资方式的利弊,规避风险,才能使自家的资金得以保值和增值。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意识和理财观念。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应注意结合实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开放性作业为媒介,拓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地获得了学习上的满足感。

三 培养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

综合评价能力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其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融合。这里,我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在讲商标一节时,利用了当前“王老吉”与“加多宝”打官司的例子,这个例子学生在新闻中听过,但具体缘由就不一定很清楚,由于这两种饮料大家经常喝,对这起侵犯商标权的案件就特别感兴趣。根据这一例子,我详细地和学生分析了商标的意义,也让学生分角色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模拟一个小法庭,使大家对商标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组织文字来进行讨论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一方面能使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能加强其语言表达,最终达到训练、提高其综合评价能力的目的。又如在讲我国经济制度时,我列出一些题目让他们进行分析评价,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十提出的城镇化建设与我国经济制度的关系”、“如何解决城管执法与流动摊贩之间矛盾”等,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备资料,在有目的地学习的同时能够有主见地看待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加强了自身的政治素质。我还利用微博、博客、邮箱的现代化通信平台,让学生及时关注生活,认真思考,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课前十分钟,是学生们关注当天的头条经济新闻的最好时间,我会选择其中一条进行提问发言,每天积累,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时事、动脑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综合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德育教师如能活用教材,把生活带入课堂,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生生活,积极收集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资料,精心设计教案,编排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的思维方式,真正使教学生活化,这必定有助于学生将来顺利走进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发足.问“课”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生活”来――2007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优质课“投资的选择”教学案例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5):27~29

[2]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姜学文.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J].职业技术教育,2012(1)

[4]俞华.让德育课堂真正回归生活――试论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J].教育现代化,2005(10)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探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