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旅馆的别称及分类

时间:2022-09-15 09:04:44

摘 要:宋代旅馆的名称有多种表达方式,主要分为“馆”、“驿”、“舍”、“店”四大类。旅馆种类繁多,从经营者身份来看,有官办旅馆、民间旅馆和寺院旅馆;从旅馆的功能来说,又可分为商业性旅馆和接待性旅馆。研究表明,宋代旅馆业繁荣发展,已经成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产业。

关键词:宋代;旅馆;旅馆别称; 旅馆分类

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代城市与交通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宋代旅馆业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旅馆业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百姓,都参与经营旅店以牟取利润。与宋代之前社会的发展相比,宋代可以说是一个旅馆业繁荣发展的时代,旅馆业已经成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产业,在中国古代旅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有关东京的宋代旅馆的别称及分类做一论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宋代旅馆的别称

中国古代旅馆名称繁多,由于各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称谓也不尽相同。到了宋代旅馆的名称就更多了,仅以宋代洪迈的《夷坚志》为例,其中就有许许多多关于旅馆的记录,称呼也是多种多样,频繁出现的称呼就有旅馆、旅舍、旅店、逆旅、客舍、客店、旅邸、邸店、客邸、邸舍、驿馆、驿舍、驿铺等。如《夷坚志》补卷8载,吉州人李生“入粟得官,赴调临安,舍于清河坊旅馆。”乾道初年,焦务本“帅仆隶货金帛于颍昌,道由万寿。日将暮,欲访佳邸店寓止,得一新旅舍。”[1](P.1326)“王珩彦楚,自明州入京赴省试。揭榜前一日,独在邸舍……。”[1](P.1310) “临川贡士张举赴省试,行次玉山道中,暮宿旅店。”[1](P.1637)等等,举不胜举。至于驿馆则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有专门接待外国使者的国宾馆,也有接待官员士人的驿舍。另外也有将旅馆单称为邸、店、舍的,温州人周公才,“政和初,为绛州绛县尉,沿檄晋州,过姑射山,……会日将暮,即止山下邸中” [1](P.49)“淳熙元年六月十五日,饶州大雷雨,市店有客携猎犬,来数日矣。”[1](P.660)

古代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的距离相对偏远,又加之广大乡村地域广阔,所以一些乡村旅馆往往也被称为野店、野亭。如《清琐高议别集》卷3《越娘记》记载,西洛人杨舜俞,“少苦学,颇有才。家贫,久可都下,多依倚显宦门。念乡人有客蔡其姓者,将往省焉。舜俞性尤嗜酒,中道于野店,乃行。居人曰:‘前去乃风楼坡也,其间六十里,今日已西矣,其中亦多怪,不若宿于此。’”宋敏求记载“欧阳少师言:为河北都转运使。冬月,按部至沧、景,间于野亭,夜半闻车旌兵马之声,几达旦不绝。”[2]又因其大多位于道路旁边,也有被称为道店、行馆的。如《夷坚丁志》卷1《僧如胜》记载“永嘉僧如胜,与乡僧行脚至临安,憩道店。”范成大《吴船录》卷上:“行馆之侧曰问月堂。”

除此之外,宋人外出住客店,还经常称旅途中的停驻休息为下程,行旅歇宿之处为下处,简称下。如杨万里诗“下程长是无佳店,佳店偏当未下程。”[3]陆游的“山色苍寒野色昏,下程初闭驿亭门。”又“落叶孤村下程,痴云残日半阴晴。”[4]赵汝《下程》诗“下程疑颇早,店主劝予休。今莫贪路,明朝便到州。”[5]称下处的如李昴英家书第三书记载“某自归榜后,终日奔走,及归安下处,则诸公来访,及同年诸友相见,……。”[6]简称“下”的如《东京梦华录》卷2《东角楼街巷》:“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 (二)宋代旅馆的分类

宋代旅馆的已经开始分类。首先,根据旅馆规模大小划分,可以分为小型旅馆、中型旅馆、大型旅馆三种。小型旅馆主要是由小商人和平民开办的,一般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为过路客人提供住宿,最小的仅有一室。如《夷坚甲志》卷20《木先生》记载汪致道曾“投宿小村邸,唯有一室。”[1](P.176)中型旅馆的设施较小型旅馆先进,服务项目较多,是大多数旅行者的下榻之处。这类旅馆一般雇有店仆,收益颇多。如湖州人陈小八去邵阳,曾“馆于柯氏店。店内一仆曰徐四,见之喜甚,服事之勤,过于主人。”[1](P.1465)“邵武军城内谢侍御家有别宅三间,极宽洁,为邸舍,僦值百二十千。”[1](P.1638)型旅馆规模大,客房较多,它的设施齐全,服务项目齐备,盈利丰厚。一般由大商人和大官僚经营,如宋故州节度使米信,曾在“京师龙和曲筑大第,外营田园,内造邸舍,日入月算,何啻千缗。”[7]除了私营旅馆之外,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官办旅馆规模更大,设施更全。如苏轼《凤鸣驿记》记载该驿“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将去,既驾,虽马亦顾其而嘶。余召馆吏而问焉,吏曰:‘今太守宋公之所新也。自辛丑八月而公始至,既至逾月而兴功,五十有五日而成,用夫三万六千,木以根计,竹以竿计,瓦、甓、坏、钉各以枚计,秸以石计者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十有八,而民未始有知者。’”[8]由其建筑日期之长,役使人员之众,所用材料之多,足见凤鸣驿之宏伟壮观;另外住宿者乐而忘归,以致连马都恋恋不舍,可见其服务周全、富丽堂皇。

其次,无论是根据旅馆特色和顾客特点划分,还是根据其经费来源和开办者的身份划分,都可以分为官办旅馆、私营旅馆和寺院旅馆三种。官办旅馆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由国家经营,专门接待政府官员和外国使者,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如国宾馆、遍布全国各地的驿舍递铺等,这种旅馆资金雄厚,规模大,档次高,其主要顾客是政府的各种公职人员和外国使者,入住者不需交纳费用,全部有国家承担。这类旅馆,等级森严,不论钱财多寡,非政府人员是没有资格入住的,否则是要依法论处。与此同时国家还经营部分盈利性的邸店业务;私营旅馆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个人,接待各方客人,追求利润,如民间的各种客店、旅馆等;至于寺院旅馆的经费主要来自于香客或者檀越的施舍,寺院接待八方来客以广结善缘,不收取住宿费用。此外,除了免费提供住宿之外,寺院也经营盈利性的邸店业务,赚取高额利润,成为寺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最后从其行业组成状况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国家驿馆、寺院旅馆、一般客店、酒楼食店、茶坊、邸店。国家驿馆和寺院旅馆,前面已有论述,此处不复赘言。一般客店,主要是为旅客提供食宿场所,不经营其他业务。这类旅店较为普遍,规模大小不等,接待各个阶层的旅客。酒楼食店主要是为满足顾客饮食需要的服务行业,也兼营住宿业务。如《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元年间,青州城北蔡市桥有四家酒店,是出入于资政殿学士王安礼门下姜殿直开设的。除卖酒及与酒相关的食物外,还兼营住宿业务。有些食店也兼作旅馆,如“宋孝宗时,蜀士许志仁在临安袁家汤店止泊,觅差遣,淹某年余,囊箧殆尽。”[9]茶坊,是人们消遣谈心的地方,与客店一样较为普遍,规模大小不等,开展多种经营。“又有士夫调官都下,所居逆旅前张茗坊,与染肆相直”,一天盗贼欲窃士人财物,诈称将盗染肆,吸引士人观看。士人后来“即入房,将索饭,则其室虚矣。”[10]由此可见,茶坊不仅经营住宿,而且也提供饭食。邸店也是旅馆的一种,这类旅店较为复杂,不仅仅是供人居住,而且还寄存货物,提供贸易场所。宋代的邸店繁多,不仅有平民开设,如《夷坚丁志》里提到的饶州人杨生,“娶妻开邸,生意绝如意”,寺院也参与其中,而且还有官僚王室贵族甚至皇帝开设的邸店。当时,官营的邸店,有专设的左右厢店宅务管理。

综上所述,宋代旅馆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政治经济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因而它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从称谓上看,宋代旅馆有着多种表达方式,主要分为“馆”、“驿”、“舍”、“店”四大类,且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几十种的名称,常见的有迎宾馆、驿馆、驿舍、驿铺、旅馆、旅舍、旅店、逆旅、客舍、客店、旅邸、邸店、客邸、邸舍等。从旅馆的分类来看,宋代旅馆的种类繁多,根据旅馆规模大小划分,可以分为小型旅馆、中型旅馆、大型旅馆三种;根据其经营者的身份和旅馆的经费来源不同,旅馆又可以分为三类,即官办旅馆、民间旅馆及寺院旅舍;从旅馆的功能和行业组成状况来说,又可分为商业性旅馆和接待性旅馆,如私营旅馆、国家驿馆等。

[参考文献]

[1](宋)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4页。

[3](宋)杨万里:《诚斋集》[M],卷25《题罗溪李店》,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4](宋)陆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64页。

[5]宋)赵汝:《野谷诗稿》[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75册111页。

[6](宋)李昂英:《文溪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181册227页。

[7](宋)上官融:《友会谈丛》[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宛委别藏本,第12页。

[8](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75页。

[9]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志续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10](宋)费衮:《梁溪漫志》见《知不足斋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 496页。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0)

上一篇:洪堡特与索绪尔语言观的对立性 下一篇:科研能力的主要内容及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