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促进城市发展

时间:2022-09-15 08:03:29

电子政务促进城市发展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建设内容,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形态,是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智慧城市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1]。智慧城市是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是电子政务效率最大化。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政府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坚持和谐发展的政府,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1现状与发展趋势

1.1现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了专章阐述,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2]。《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已经过多个部委和专家的评议,进入审批阶段。近年来,各大城市有关部门广泛采用网络、RFID和传感器、GPS监控、视频监控等技术在城市交通、市政市容管理、水务、环保、园林绿化、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的监测和管理,为全面建设智能城市、感知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重电子、轻政务;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应用;重建设、轻管理;重新建,轻整合”,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痛点,其发展也处在“自发为主尚未规范、有所应用未成体系、监测类多智能化少”的阶段。

1.2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缩影,是智慧地球在城市的体现形式。它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面对全球化的城市竞争,城市体系的发展及建构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模式选择。中国的城市要想在世界城市竞争中占据世界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区位,需要创造合理的、统筹行政管理的、整合城市资源的、有内在顺畅沟通机制的智慧城市[3],首先就应从政务领域开始,原因有三:一是当前阶段在政务领域先行开展物联网的应用最为有利;二是在统一构架的公共平台之上推进物联网在政务领域的实施,对于改变政府各部门分散开发、孤立发展的局面十分必要;三是大力实施政务物联网对于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提升十分必要。

2推进政务物联网应用功能及重点领域

2.1政务物联网应用功能

1)政务物联网平台功能构成:安全认证、编码与注册、协同管理、web服务管理、数据交换、目录服务等;2)政务物联网应用领域功能构成:实时采集、传输、编码解析、认证、识别设备管理、协议交换等。

2.2政务物联网重点领域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农业、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

1)公共安全领域: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测处理、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自然灾害预警、水灾火警现场信息采集等;

2)城市运行管理领域:日常环卫作业、扫雪铲冰、垃圾渣土消纳、城市水、电、热力、燃气、户外广告牌匾、城市家具、棚亭阁、城市地井的有效监控;

3)生态环境领域:大气和土壤治理、森林和水资源保护、碳排放及空气质量、城市噪音监测、水质检测、热力能源、楼宇温度等;

4)城市交通领域:公交站牌电子化、流量预测分析、交通引导与信息提示、停车诱导服务、道路自动收费系统、桥梁道路健康状况、交通流、环境灾害、安全事故等全寿命监测评估;

5)农业领域: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控制、动物健康监测、动物屠宰监测、土壤成分、水分、肥料检测等;

6)医疗卫生领域:电子病历、医疗监管、药品监管、医疗电子档案管理、血浆的采集监控、家庭远程控制、远程医疗、安全监控等;

7)文化领域:智能文化创意园、文化监管、网吧监控、文物、古树、文化古迹保护等。

3融合和创新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动向

3.1加强“智慧政府”建设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4]。“智慧政府”先行,可以推动智慧化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建设,如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银行等。

3.2建设基于Web2.0的电子政务Gov2.0

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等Web2.0技术的发展,政府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其门户网站的互动功能,提供在线公共服务,使其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抓手的Gov2.0。政府门户网站应强化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使其成为政府对外宣传的窗口、为民服务的窗口。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跃升两位超越多年排名第1的美国而夺冠,这就与其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政府决策全民参与紧密相关[5]。

3.3建设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源

基础数据库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平台,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应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人口、宏观经济、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等基础数据库,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金融的数据大集中、政府灾备中心建设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分享机制,搭建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充分满足省本级、各市、县(区)、各基层单位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6]。

3.4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助推电子政务应用移动化

所谓移动电子政务,是指基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电子政务模式。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移动电子政务有很多优势。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可以使公务员随时、随地采集、获取、传输、处理信息,将深刻改变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创新。

3.5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牵引效应

智慧城市需要以物联网为基石,以云计算为利器,使整体经济社会加快消除信息、技术、利益的“孤岛”与“壁垒”,更加物尽其用、更加协调融合、更加和谐发展。积极探索建设政务云,把分散的设备和资源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广泛应用,最终建成互联互通、充分整合、协同运作、创新发展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3.6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保障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数据,信息安全对保障电子政务有效运行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在信息产业领域缺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促进应用创新的同时,也将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对于物联网,一旦黑客侵入物联网,不但可以窃取、篡改信息,还可以操控设备,在交通安全等领域造成的危害性比传统情况下要严重得多。

4结论

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服务的同时,必须进行创新,打破束缚,以先进的信息化促进业务发展的理念指导,进行机制和模式创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这些新的理念和技术将引导和促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电子政务也将成为助推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扩大物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实施,极大地推动新一代高度智慧、绿色健康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上一篇:运用HIS构建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设置 下一篇:异地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