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练兵场

时间:2022-09-15 07:51:17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练兵场

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至理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也有共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反面。怎样才能教育孩子有所作为呢?我既是家长又是教师的身份,下面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过分溺爱孩子是家长的错

现在独身子女家庭越来越多,许多父母就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对溺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养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孤僻等缺点,产生的不良行为,甚至给家庭带来不幸。孩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由于父母怕自己的宝宝受人欺侮,所以,不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为孩子一起玩。使孩子变得利己,不关心别人,缺乏集体观念和共同责任感,不懂得友爱,不想到别人,处处以“我”为中心,很容易成为没有社会道德的人。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就不能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现在我已经身为母亲,有一次,带着孩子到外婆家玩,母亲告诉我:“不要孩子要求什么就满足什么,何况是一个,即使是半边都要养成好脾气,否则以后要替孩子哭”。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二、不要把分数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

长期以来,考核判断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有很多父母太看重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并且一味要求孩子每次都要得高分,使得很多孩子要么成为盲目追求分数的机器,要么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么搞得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实则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分数虽然很重要,但不是衡量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家长应理性看待孩子考试成绩,不要陷入误区,以免最终得不偿失。一些家长,面对孩子不太理想的考分,或自怨自哀,或垂头丧气,不是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努力进取,而是用消极的心理暗示孩子无用无能。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十分压抑痛苦的事儿,进而逃避学习。父母在得知孩子的考分以后,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安慰,少指责。然后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共同分析考试得失的原因,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要让孩子在考试前和考试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便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著名的教育学“罗森塔尔效应”指出,即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他本身的能力,也与教师及同伴对他的期望有密切的关系。在角色互换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期望,这是比期望本身更有威力的持久推动力。学生自然后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质就是“爱”的效应或者说是“肯定效应”。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通过这种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绩效。这一点在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家长要与孩子平等交流

交流即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拘无束地交心谈心,互相倾述生活的苦与乐,倾述心里难言的烦恼,畅谈未来的美好愿望。家长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尊严,孩子才能在自尊自爱中健康的成长,而家长也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学习到更多的时代信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这才是顺应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规律。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家长不是专业教育家,因此,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可能有效地达到子女与父母双提高。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通过消除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使双方在心理、感情上接近和融洽,这是合作的基本前提。所谓平等,实质上是对合作伙伴的一种高度尊重。

四、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让孩子感受到最真实的教育。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教育中值得非常重视的,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所以家庭成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说,父母教孩子要诚实不撒谎,而父母要说谎,孩子知道了,也会跟着撒谎。小孩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连电视也很少看,以免引起他在心理上不平衡。这一点有过教训,当孩子在房间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在客厅里看电视,好像并无影响,实际上他毕竟是孩子,即使大人也未必如此,他总是要受到干扰的,找机会就出来和我们一看电视,这时候说的轻了他不会听,说的重了他就会对你进行强有力的反驳。我有一个亲身感受,有一次,孩子正在客厅看书,看了大概半个小时后想玩了,我不好严加制止,就拿起书认真看起来,孩子看到我也在看书,就又继续看了,并且看得非常认真。所以身教重于言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说一千道一万,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而又头疼的事。作为家长不能只把他们生下来,就认为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父母了;孩子就像一本书,你越看就越想看,就更想搞清楚他们的长处与短处,好与坏之分。只有你用心去读,才能读懂,就会爱不释手。我认为教育孩子就跟盖房子一样,只有地基打牢固了,房子才能盖的结实;而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就要根深蒂固,家长要耐心教导,榜样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要从不同的角度适当的给予赞赏。记住,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的,孩子一样也能做到。相信他们,永远是最棒的!孩子才是家庭社会的希望。

上一篇:习作教学应重视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综合艺术课实验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