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龙门夜游灯光对景区树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6:40:41

试论龙门夜游灯光对景区树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通过对景区夜游灯光对景区生态影响的“利”“弊”分析,运用植物生长节律理论,对夜游造成的“光污染”问题提出预防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夜游;灯光;光污染;资源保护;对策

1 龙门灯光概况介绍

龙门夜游是龙门旅游品牌的新增项目,自2006年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整合、改进,龙门夜游已经获得了社会、市场和政府认可,目前已经具有在旅游高峰期分散游客,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增加景区旅游内容等功能;在业务分布上,已经具有夜景、水景和时空穿越等综合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随着多功能要素的全面发掘,夜游的综合效益和产业链还会继续增加和延展。

夜游的主要因素是灯光作用,通过在核心景区东西两山配置不同层次的灯光,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一是在伊河两岸林区里安装近500盏白炽灯营造“龙门佛国”气氛。在西山石窟的每个洞窟里根据不同的佛经故事和人物形象安装不同的以黄色为主的柔和光源,突出洞窟特色,营造祥和的“佛光普照”气氛;在核心景区道路桥梁和西山石窟台阶通道上安装色彩各异的通道灯光,方便游客游览,营造颇具魅力的“龙门夜游”气氛;除了这3种主要灯光外,还在西山设置卡通动漫灯光,晚上通过灯光在东山以侧柏林为背景,进行动漫投放,营造“文化龙门”气氛。不同主题的灯光在夜晚华灯齐放,伊河水在灯光交相辉映下微波荡漾,龙门景区在各色灯光照耀下美轮美奂,龙门夜游为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这是龙门夜游的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再从资源保护的角度分析灯光对景区植物资源及文物资源的影响。

2 灯光夜游对景区生态影响

2.1 数量多

两山将近有500盏探照灯,自每年的4月一直到“十一”黄金周结束,时间长达7个月。根据调查,探照灯光源采用集束热光源,对树木有较大的烧烤及灼伤作用。

2.2 照射时间长

根据植物生长理论,植物在生长期,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同时具有生命节律,即同人一样,该生长时生长,该休息时休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一年四季而言,春夏为植物的生长期,秋冬则为植物的休眠期,即为植物的日节律和年节律。长时间的光照,使植物始终处于半节律状态,如同人一样处于半睡半醒状态,逐渐使植物生命节律失调,最后会造成树木的生长衰弱,树势减弱,严重者致使组织破坏,造成烧焦、灼伤或者死亡;同时在冬季,树木进入休眠期,生长停止,虽然没有长时间光照,树木的生长势停止,因此只能维持。这是长时间光照对树木本身的影响。

2.3 对外来物种的引诱作用

外来物种主要是指病虫害对树木的影响和危害。“飞蛾扑火”说明灯光对病虫害具有引诱作用,并且与灯光强度、时长成正比,这样,林区长时间的光照将引来大量的病虫害,并将对林区树木起到持续的破坏作用;同时将会导致林区病虫害防治难度的增加,对于龙门景区侧柏纯林来说,主要虫害是侧柏毒蛾,一年在林区发生两代,随着光照因素的加入,其他虫害及次生病虫害将会增加,比如灯蛾,夜蛾等喜光性种类将使景区的防治体系发生变化,防治时间、防治频率将会发生改变。通过光照为主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我们把它称之为“光污染”。

3 防治对策

防止“光污染”的对策:龙门夜游是龙门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光照因素造成的副作用,只能采取污染预防,以防为主的策略,把损失减到最小,降到最低。具体措施:一是要及时发现,全方位监测。对于整个景区内监测,仅靠少数的技术人员无法完成,人为监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够全面真实,有必要在两山林区布置病虫害监测仪和树木生长监测仪,以信息化技术对林区资源进行监控和保护,做到数据真实可靠,有的放矢。二是实施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策略,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对于集中爆发、危害大、具有周期性危害的种类要根据其发生规律进行及时防治,对于尚不明确的种类危害采取在夜游灯光设立缓冲带和隔离区的办法,布置充分的物理杀虫灯来进行防治,确保病虫害不进入核心区就能使其数量降下来。三是要充分利用灯光新技术,把夜游灯光的光源逐步变为冷光源,尽量减少对树木的烧烤及灼伤作用。四是要及时完善夜游方案,比如对于汛期、游客非集中期或者后半夜无游客时,采取相应的不同光照办法,尽量给予树木“生命节律缓冲期”,最大限度使其自然生长。五要改变林区资源管理模式,实现短期的化学防治、中期的物理防治向长期的生物防治转变,通过积极利用林下资源创新,实现林禽、林药等生态循环方式加快林区防治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林区资源的良性循环。

在光照条件下合理保护资源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把科学保护景区生态资源作为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进行研究和突破,是龙门旅游做大做强的前提和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应不断探索,大有可为。

上一篇: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 下一篇:完善无检疫对象苗圃病虫害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