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内外环境配套是重点

时间:2022-09-15 06:02:03

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内外环境配套是重点

近年来,卫生部在部分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乡镇卫生院建筑的试点样板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但就整体看,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质量标准和院内外环境配套等与城市医院相比都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规模与需求、功能与使用、装备与技术等方面仍然堪忧。随着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重视,对于基层的保障性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加大,广大乡镇卫生院和卫生部门的管理者、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员,需要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贪大求全”惹了很多麻烦

近年来一批水平较高的设计院和专业建筑设计师投身到乡镇卫生院的设计探索和创新之中,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建筑水平的提高。但新建的卫生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规模不恰当,设计不合理,工程质量标准低,使得投入的资金没有取得最好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无法补救的缺陷。有些卫生院在改扩建中一方面是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又在同一些县级医院相互攀比,与城市的大医院攀比……因而盲目地扩大建设规模,使得质量标准低、布局差的“小而全”卫生院仍然到处可见。究其原因,既是一些管理者存在的“贪大求全”的观念作怪,又与一些不切合实际、不合理的设计不无关系。

房多用少浪费现象较普遍各地乡镇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状况差距也很大。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新建、改造,我国卫生院的建筑状况总体上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区还保留着相当一批房子多、利用少、布局混乱的卫生院。这一类型卫生院的建设特点大致如下:

建筑面积大、房屋利用率低、床位多、病人少、效益差是这类卫生院的共同特征。这里所说的建筑面积大,是指一些乡镇基于人口、经济、位置等因素对卫生医疗设施的实际需求偏小,但卫生院却占了很大面积的土地,也建造了不少房子,而房屋的实际利用率却很低,给人空空荡荡之感。有的卫生院则是盲目地新建、扩建,从而导致整个卫生院显得拥挤和杂乱。

导致一些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偏大,房屋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卫生院模仿综合医院,追求小而全的功能设置。有的先确定一个总床位数,然后按床位定规模,而不管实际需要,一味追求多建房、建大房,实际上也没有几个医护人员。即使医护人员不少,也没有太多病人,因而导致房屋空置,病床闲搁。

布局杂乱是突出问题 即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新建、改(扩)建的卫生院,其布局不合理、建筑标准低仍然是较为普遍的现状。在相当一些乡镇卫生院里,我们不难看到这里一座楼,那里一栋房,大大小小、零零散散,布局杂乱的状况,而这直接导致了功能分区的不合理,因而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成了这类卫生院的突出问题。即使是近10年内建成使用的卫生院,甚至还有正在兴建的卫生院。还在采用一栋栋、一排排的兵营式布置、一字形的建筑平面和敞开式的单外廊,这给使用和布局都造成不少的弊端。

门面房出租破坏了整体环境有些卫生院为了追求街道效益、“马路经济”,把主要业务用房沿街或一字摆开,有的甚至把底层出租作店铺,这不但造成由于空间大小雷同带来的建筑平面单调、缺乏美感的遗憾,更使卫生院的出入口拥挤不堪,诊室、病房饱尝噪声污染,给使用造成诸多方面的不适和浪费。

改造重点

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正在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加快卫生院改扩建力度。基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各地应该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水电设施不配套是卫生院较为普遍的现状。这类卫生院有的是利用过去的旧房子改造而成的,工程质量差、建筑标准低、房屋设施和医疗设备在整体上已经比较陈旧和落后,家具破烂或不适宜,大多配套设施也都因陋就简。还有些卫生院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房屋经多年使用,缺乏维修,卫生条件差,给人以零落破败的感觉。

一些乡镇仍然缺乏完善的水电管网系统,卫生院只能自己打井就地取水或利用浅水井供水。当地也没有下水道管网,没有污水处理和集中处理后排放的条件,卫生院只能设置室外早厕所,室外厕所与主要建筑物距离又较远,冬天寒冷、夏天炎热。而且厕所没有除味防蝇的措施,也不能有效地处理粪便和废弃物。这类卫生院设施的状况既给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不便。又给卫生院和周边的环境卫生带来不良影响。

有些寒冷地区的卫生院甚至还没有完善的采暖系统,卫生院自己建锅炉和集中供暖系统,成本又比较高,对于收益差的卫生院难以维持供暖的基本运行费用,因此就只能在室内烧煤炉取暖,这既不安全卫生,取暖效果也差。而在江南、华中、西南一带没有采暖设施的地区,冬天阴湿寒冷。夏季时又闷热难耐。卫生院作为给病人直接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却不能为病人提供相适应的服务环境。近几年也有一些卫生院在设计中尝试采用被动式太阳能或电热膜采暖,这也是一个办法。

有的卫生院没有专门的消毒供应室,x线机房也没有按规定设置防辐射措施。手术室和产房的设计施工都不规范,存在着感染的隐患,同样经受夏冬的酷热和湿冷。一些特殊用房也没有合理的使用流程,病人的隐私得不到保护。

还有,我们应该予以关注的是,乡镇不像有的城市医院配有较为集中的生活居住小区;乡镇所在地一般没有开发的商住区,许多乡镇卫生院只能凑合着解决单身宿舍,没有能力解决职工的生活居住用房。有家属的员工就在单身宿舍里挤一间,或者在医疗业务房区腾一间凑合,造成相互的混杂,结果是医院不像医院,家不像家。因此,职工生活居住用房如何解决也是卫生院建设的一个问题。

规划要点

突出自然环境特色。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床位规模大都在100床以下甚至是不设病床。20~60床的中小规模的卫生院又占绝大多数,实际上这部分卫生院的建设也体现了全国乡镇卫生院的基本状况。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乡镇的实际需求,按照规模适宜、适用温馨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建造出环境优美、舒适温馨的卫生院。

有些地方的卫生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用地相对宽松,地理环境优美,建设中能因地就势,采用低层或多层的村落式、庭院式、别墅式组合模式;把卫生院融入自然和乡村之中,以充分利用和突出自然环境特色。

有些卫生院的用地偏紧或受到许多限制,在建设中结合地形,紧凑布置,创造出了错落有致的多层次空间环境,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些卫生院在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工程质量标准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水、电、暖、消防等设施配套齐备;并从多方面营造环境宜人的建筑空间和医疗环境,为病人提供甚至优于城市医院的舒适环境,发挥乡镇卫生院病人相对较少,没有城市医院拥挤嘈杂的优势,使之真正成为适宜病人安于治病、修身养性的地方。

上一篇:医保该归哪个部委管等 下一篇:17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