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实践

时间:2022-09-15 04:42:27

《农业昆虫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实践

摘要: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三大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该课程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从以前的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进行专题报告、提问、老师点评和总结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改革;教学方式;课堂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20-02

农业昆虫学是农业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艾洪木等,2012),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地域性的特点[1]。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常见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和老师的互动不多。(2)综合素质提高不显著,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3)教学成效不理想,许多“学生”不是真正的学生,而是“考生”,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往往在记忆中做短暂停留,没有成为使其终生受益的能力。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厄需改进[2]。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学教学课程组经过多次讨论和研究,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和当前的问题,对当前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了学生进行专题报告和提问,老师评价和总结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具体阐述如下。

一、教学形式为互动式教学

本课程理论教学的最大尝试是把以往以教师课堂讲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为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为主、同学之间相互提问以及教师总结和评价的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教学36个学时,教学初期的8个学时为绪论和防治原理和方法,主要由教师讲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掌握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等基础内容,为后期学生进行专题报告打下坚实基础。

后期的28个学时由学生进行专题报告为主,其他学生提问,教师总结和评价阶段。首先,学生学习小组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题,每组3~4个学生,选择4~5个专题。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资料查阅、讨论、整理资料并制作幻灯片。上课前教师随机选择一个小组,安排讲解。每个学习小组每次讲课时间一般为50分钟,每位成员都参加讲课,每位同学每次讲课一般为10多分钟。第二节课有10~20分钟的时间由其他学生对存在的疑问或不同的见解进行提问,由讲课的学生进行答辩。最后10~20分钟由教师对专题报告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讲课的优点和错误之处以及课程重点、难点及遗漏之处。

二、教学内容以专题为教学单元

按照主要农作物和害虫类群分为14个讲课专题,总共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主要害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包括10个专题:包括地下害虫、水稻钻蛀性螟虫等常见农业害虫的发生及综合治理,主要集中在这些害虫的习性、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方法等,注重解决农业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二类主要包括4个专题:迁飞性昆虫、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控制、转基因技术治理害虫以及害虫的生态控制研究及其进展,这些专题主要从研究的角度上分析和探讨害虫、作物或者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质和前瞻性。当然,这些专题会根据教学大纲的变动和害虫实际发生情况每年都有所变动。此外,在课程结束前,我们还要求每位同学上交一篇相关课程论文。

三、教学效果良好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完善,初步提高了学生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幅提高:学生为了把其精华奉献给其他学生,就要查询大量资料、熟悉教材及分析问题。而其他同学则要准备提问和讨论,也进行课前预习;(2)创造力和积极性:学生讲课、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久而久之养成了探索和积极参与的好习惯;(3)自我挑战和自我突破的能力:学生从第一次站讲台到第二次以及多次,这个过程非常有益学生自我突破和自信心的增强,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4)团队精神:一般在每次讲课以前,学习小组要讨论多次,进行预习和讲课演练,并对可能的问题进行准备。(5)互动热烈,课堂提问热烈:无论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明显增多;(6)教学成效良好:从让学生死记硬背到培养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尤其对于农业昆虫学这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以及我国农业害虫发生日益变化的现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而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是增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四、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反映

一般学生的心理过程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为担心阶段,部分学生在课程初期会有一些担忧,如讲不好或者担心其他同学讲不好。针对这个问题,课程组老师一般从学习的本质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开导学生,从心理上减轻学生负担,并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准备、多提问问题,使其逐渐适应。第二个阶段为学生动手和适应阶段,在教学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进行准备并可能忐忑不安地进行自己的第一次讲课,然后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等,一般第三次讲课的时候多数同学基本适应了这种讲课方式。第三个阶段,我们一般还要求学生们在这个课程结束以后把这个课程的学习心得和对课程的点评以及建议和不足之处通过Email的方式发给老师,然后我们任课老师进行总结。

有个别老师认为,学生讲课,老师是不是工作量就减轻了,是不是老师“偷懒”?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反而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例如,为了讲好课程,同学们会通过当面交流、课间交流、电子信箱和电话各种方式和老师探讨各种问题,对于学生们的活跃思维,老师需要加强备课,查阅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学术问题。在极其活跃的课堂上,老师要掌控局势,并聚精会神做好记录,尤其一些学生讲课出现的错误点、遗漏的难点和重点。此外,每次课程最后,老师对本次课堂上的讲课进行点评、总结,这些都加大了老师的劳动强度和潜在工作量,而这些也建立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任课老师的工作量。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愿意乐此不疲。

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对于此种教学方式,我们认为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别学生可能对其他同学的讲课不以为然;(2)个别学生的讲课可能偏离大纲重点和难点;(3)个别学生的讲课质量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任课老师首先强化学生尊重其他学生工作的意识,通过强化学生提问问题加强对其他同学讲课听讲的尊重和学习。其次,如果学生讲课偏离大纲重点和难点,那么老师在点评和总结中就要强化这些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针对个别学生讲课质量不高,我们加大课程点评和总结力度,并通过与这些同学座谈等方式,促其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力和能力,提高教学的成效。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不断改革和创新,学习兄弟院校其他老师的精华和经验[3-5],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新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吕文彦,余昊,秦雪峰.非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3-94.

[2]高萍,董辉,王洪平,方红,周玉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M].高等农业教育,2011,(11):57-58.

[3]艾洪木,徐金汉,尤民生.《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106-108

[4]董会,薛明,杨广玲,张卫光.农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4):77-78.

[5]刘志萍,刘怀.《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18-220.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批准号:2012GGJS-047)。

作者简介:汤清波,男,河南新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昆虫生理生化。

*通讯作者:蒋金炜,。

上一篇:浅谈园林工程课程设计效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民办高校对外合作办学对策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