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的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构建

时间:2022-09-15 02:11:44

基于博客的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构建

高中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涌现了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信息技术的学习绝不是靠某种新方法或新模式就能一蹴而就的。它就像英语学习一样,需要一个合适的空间,需要一个课程之外的延展使用环境,需要一个师生互助的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因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是以问题解决及项目研习为学习模式,以成员间就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讨论与互动,分享经验与专业知识的团队学习活动为主,完全符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所以,构建和谐、高效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是极其有益的。

二、应用博客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博客虽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方式,但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BBS等方法更简单和容易,现已成为集体或个人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在我国,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落实,教育博客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广泛起来,成为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相长的有效工具和平台。应用教育博客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存在着很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1.博客在各年龄群体中的拥有率日渐增高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数最多的国家。在中国互联网的十大应用领域中,博客及个人空间位列第八。今天中国的博客数量已达到1.07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42.3%。并且,2006年以来,中国的博客出现“低龄化”现象。天津市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近日针对1000名学生作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津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57%的人有自己的博客。由此可见,博客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青少年都存在着极大的吸引力,兴趣决定学习态度、决定使用效果、决定最终成败,这也是利用博客构建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因素。

2.博客的零门槛,适应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的能力要求

学习共同体的营造,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即应该适应全体成员的能力范畴。对于共同体中的学生和家长,让他们去建立专业的网站或使用高难的技术显然是不合实际的。而博客的迅速普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零技术、零成本和零形式等特点。

教育博客一般都依托于专业的网站或属于托管博客,不需要成本。并且博客的建立不需要深奥的专业知识,只要注册,就可以写作、编辑、上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博客中还有各种形式的模板供选择,作者不需要为形式耗费时间和精力,这对于高中生和家长尤其适合。这样,对于使用它的人就做到了“零门槛”,使教师、学生、家长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线上,适应所有成员的能力,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三、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的案例研究发现,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组织形式不合理、参与热情不高、主题分类杂乱、群组成员交流互动少、组织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行政力量的支持等问题。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博客群还没有发挥辅助教学的功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中应发挥的功能包括:

1.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实现延展的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环节,就不能消化理解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这就需要在课堂之外延展教学活动。首先,可以在博客中专门设置类似于“同步课堂”的栏目,放置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补充教材和讲解视频,方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同时还要设置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深化的模块,例如“拓展空间”和“同步测试”等栏目,来支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其次,信息技术的学习共同体不仅仅可以用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还可以通过博客的超链接功能,把其他科目的教师博客作为教学辅助资源进行链接,汇集高中课程相关网站,勾勒知识地图,让学生按图索骥、自行学习。

2.合理组织,形成协作学习的广阔天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培养,但是以目前高中生的学习强度,很难在课堂上全面开展这些活动。博客群应该在组织范围、组织形式和主题分类上多作思考,形成有效的协作学习的群体。博客群可以按照教师和学生以用户名注册的方式,形成两个大的博客;也可以按照主题分类和师生博客聚合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构建各自的博客。不过,不论以何种形式组织,都应该注意共同的主题分类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兴趣,进行深入的讨论,利于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高中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笔者认为,基于博客的学习共同体更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新技术,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上一篇:学校文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调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