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15 01:11:09

浅谈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摘 要] 本文分别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科学配制、工地试验室监督控制、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的浇筑振捣、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 质量控制 控制措施和办法

混凝土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筑中的大量民用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大坝、隧洞衬砌、渡槽、桥梁等工程主要承重结构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是决定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关键。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混凝土质量措施和控制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一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影响非常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

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二步――混凝土的科学配制

1.混凝土的配合比

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三、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三步――工地试验室监督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因为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称量准确,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这样便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坍落度符合要求才能入仓。

四、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四步――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还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还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目前还可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五、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五步――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也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六、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六步――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作。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28天进行,并得出结论。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监理人员、施工单位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坍落度过大,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等缺陷,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并检查试验结果。工民建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七、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七步――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要求人们重视工程质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要重视。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一律不得入仓,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试验、质控各部门要基本覆盖所有质控点,不但对原材料的生产,进货,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检测,且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为了切实解决问题,还从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约束有关部门和人员。总之,要用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总之,要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道关,要精心施工,才能打造更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

上一篇: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索赔 下一篇:浅谈水库帷幕灌浆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