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实例探析

时间:2022-09-15 01:01:07

游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实例探析

一、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和学生共同交流思想品德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三框“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感悟目标的重要性,在本框内容的导入时笔者运用了这样一个游戏:先请两位学生闭着眼睛在教室前空地上走一段路,看看能不能走得很直,然后再请两位学生睁开眼睛走试一试。当学生积极地参与完游戏后,笔者顺势设置了问题:想一想为什么闭着眼睛不能走直,而睁着眼睛能走直?许多学生进行了大胆想象。最后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原因:在地球自转状态下,我们闭眼走路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所以不能走直。而在睁眼的状况下走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是因为我们有明确的方向。

通过设置这样一个小游戏,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笔者发现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好奇心,为很好地引出本课所要探讨的话题做了铺垫,使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 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放松、压力的释放。在与学生共同探讨思想品德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的“相识的快乐”这一主题时,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认识,建立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笔者精心设置了这样一个游戏:让第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如姓名、生日、毕业学校、爱好等简单个人信息,然后要求第二个学生复述前一个学生的相关信息,第三个学生复述前两个学生的信息,以此类推。

学生通过体验此游戏,能够快速地认识将要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使本身比较被动的介绍自己的环节变得轻松、有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设置这个小游戏,不仅让学生身心得以放松、压力得以释放,更让课堂和学生的心灵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让快乐和学习有了一次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快乐、心灵的成长的同时,心灵与心灵之间也发生碰撞和交流。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思想品德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感性地认识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挥集体的力量需要集体共同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等道理,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们在课前准备几张报纸,每组选择4人参加游戏,游戏时要求小组成员全部能够在一张报纸上,无论以何种方式,总之不能让小组成员超出报纸范围,坚持时间最长的小组获胜。在实际操作中,有的组派4名男生去“参战”,目的是为了方便更好地抱在一起;有的组是两男两女的“参战”方式,为的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总而言之,课堂气氛很活跃,笔者看到学生是开心的、智慧的、敢于挑战的。

通过此游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同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竞赛就是参与竞争,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也必须有共同的行动。另外,游戏的运用使他们得到的是最具体、最直接的感受,避免了知识的简单机械的灌输。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演力、观察力、想象力等。在和学生共同学习思想品德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多彩的情绪》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笔者设置了“成语猜猜看”的游戏:让每组派两位同学,一个比划,一个猜,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哪组猜出的最多,猜出最多的小组获胜。

因为在游戏过程中负责比划的学生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演技”才能更好地让配合者猜出结果,而负责猜的学生也只有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才能猜出更多来帮助小组取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演力、观察力、想象力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组团队精神也得到了更好地彰显。

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1 设置的游戏主题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吻合。运用游戏时必须注意游戏的设置要与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把完成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 游戏过程要活而不乱。在课堂利用游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时,一定要确保一切有序。这一方面体现在课堂秩序的有序,另一方面体现在游戏过程的有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设置明确的规则,参与游戏的学生要积极配合、认真对待。

3 游戏形式要灵活多样。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注意平时多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形式多样的、趣味性强的游戏。选材上,只要符合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可以运用;形式上,可以涉及语言、体育运动、心理等各种形式。

上一篇: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教育,提升其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