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开展合同审计的意义和要点

时间:2022-09-15 01:00:30

浅谈高校开展合同审计的意义和要点

【摘要】 本文根据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和高校管理工作的形势,探讨高校开展合同审计的必要性和工作要点,以期促进高校合同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计工作 同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管理方式也从过去相对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高校也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合同是高校参与社会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在高校管理中显得日益重要。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内审机构和人员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合同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合同审计概念及意义

高校合同是指以高校法人主体的名义,与其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基础上签订、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协议。而合同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单位对外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过程及合同管理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金投入持续增长,高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对外合作更加频繁,如何加强对合同的管理,避免经济纠纷,强化责任意识,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开展合同审计,有助于完善合同条款,避免或减少经济纠纷

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严密的合同条款是履行合同的前提。开展合同审计,完善合同条款,有利于双方当事人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有利于合同的全面和及时履行,减少双方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引起合同纠纷,造成经济损失,从而降低合同风险。

2、开展合同审计,有助于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强化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意识

在高校经济活动中,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的传统意义上的合同管理与审计部门进行的合同审计有着相互补充和牵制的作用。通过合同审计,对签订合同或负责合同管理的职能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进行监督和约束,能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也有助于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在进行合同审计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查合同的合法合规性,特别是重大项目,审计意见和建议也供领导决策参考,从而维护学校权益。

3、开展合同审计,有助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科学发展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起步晚,大多数还停留在查错纠弊的传统财务审计阶段,离现代审计的以“增加组织价值”为目标的效益审计、管理审计还有一定的差距。开展合同审计,从服务角度出发,发挥审计监督、评价、控制、咨询与服务等多种职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这是高校内部审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现代审计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审计“免疫系统”发挥预防作用的有效手段。

现实生活中合同类型非常多,在广义上合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财产性的合同和身份性的合同,高校对外合同都是广义上的财产性合同。从合同约定事项上分,需要进行审计的高校对外合同主要有以下四类。

1、采购项目合同

采购项目按标的物不同,可以大体分为工程项目采购、物质(包括仪器设备)项目采购、服务项目采购,相应的合同就有工程类合同、物质采购合同、服务合同,其中,工程类合同就可以分为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主要材料和设备合同、分包工程合同等。这类合同总的特点就是学校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取得相关的标的,如购买仪器设备、建设工程项目、物业服务工作等。

2、对外合作合同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高校的对外合作事项多为联合办学、科技开发及科技成果转让、对外投资、对外交流合作等,相应的合同就有联合办学合同、科技开发及服务合同、科技成果转让合同、对外投资合同、交流合作合同等,这是高校以自身资源为条件进行对外合作,以期获得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

3、租赁合同

这是以物供使用或收益的合同,是双向的,既可以是学校以自有资产对外出租获得收益,也可以是学校承租他人资产支付费用,如学校出租商铺、楼宇,学校承租公寓、楼宇用于教学工作、安排学生及老师住宿等。

4、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其中,提供货币的一方称贷款人,受领货币的一方称借款人。借款合同的标的物是金钱。高校借款合同也是双向的,高校既可以是贷款人,也可是借款人。

三、高校合同审计的要点

1、审查合同签订基础

合法性是合同签订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进行合同审计时,要首先审查其合法性,调查了解学校签订合同的背景,如需要公开招标的工程建设、物质采购项目,是否经过公开招标,有无规避招标、直接发包或采购的情况;对外租赁有无学校内部组织谈判,有无“暗箱”操作现象;对外借款,借款人是否为学校下属单位,大额借款是否经校务会集体讨论决定;对外合作,如合作办学、科技合作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宗旨和社会效益目标等。

2、审查合同主体

合同主体合法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对合同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履约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

一是审查学校一方,以学校名义或学校下属学院、部门等签约和签约代表的资格是否合法合规,重点审查是否未经学校同意,学院、部门等直接签订合同,签约代表不是法定代表人的,是否经过学校法定代表人同意和授权。

二是审查对方,从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履约能力方面着手,重点审查主体是否是依法登记的企业法人,或依法产生、存在的组织以及自然人,不能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不具备法定条件的经济组织(如内部车间、分厂等)不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签约代表是否为法定代表人或经法定代表人同意和授权的人员;审查其经营范围是否包括合同标的,是否超出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范围,是否无照经营;审查其履约能力,调查对方资质,了解对方财务状况,防止与无履约能力的主体签订合同。

3、审查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合同条款的审查是合同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总的说来,就是要审查合同条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平性。

一是审查合同文本是否规范、合同条款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准确,国家制定了示范文本的(如基建工程勘探、设计、施工、监理、质量保修等),应当使用相应的示范文本,但要特别注意专用条款是否合理;国家没有制定示范文本或者示范文本不能适应特殊需要的,由当事人拟定,但要注重完整性和公正性。

二是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整和公平,重点审计是否存在有缺陷、有遗漏必要和重要条款以及出现对学校有不利条款的情况,对于可行性有疑问的合同,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慎重研究,确保采购合同签订的可行性、合理性,对违反国家法律,损害学校利益,显失公平的“霸王合同”,要坚决反对,避免该类合同给学校带来风险,造成损失。具体来说,要审查以下一些方面。

当事人双方名称或姓名和住址,明确合同主体,重点审查合同单位名称与中标单位是否一致,与所加盖的合同专用章名称是否一致。

标的,重点审查合同标的是否是学校所需,是否按计划采购,如招标采购,是否与中标标的一致,型号规格是否一致。

数量及质量要求,这是关键条款,是否注明确切的数量及单位,质量要求是否明确和准确,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的选用是否恰当等。

价款或报酬,这是核心条款,采购项目合同的审点是价格是否合理,如招标采购是否与中标价格一致,对外合作、租赁等合同的审点是报酬是否合理,有无严重偏离市场价格。

结算方式及期限,是否注明明确结算方式和付款期限,是一次性付清,还是分期付款,是否留有一定比例的质保金以及质保金什么时候付清等。

交付标的物的方式、时间、地点,是否注明明确的交货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

验收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验收标准是否明确,是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所签订的技术标准,是在卖方现场验收还是到货后在买方验收,验收期限是否约定。

违约责任及解决办法,违约处罚是否明确具体,如违约金的比例、赔偿范围等是否合理,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否确定,如协商、仲裁、诉讼。

合同生效日期,合同是否经双方委托人签字并加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

4、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和变更情况

合同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合同能得以顺利地执行,所以,对合同执行情况和变更情况进行审查也是合同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审查合同变更情况,变更理由是否真实、合理,是否有不正常的变更目的和情况,变更合同是否采用了书面形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同意,是否履行了变更审签手续等。

二是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对于采购项目合同,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参与验收来进行审查,如工程项目资料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超建设工期以及进行工程结算审计,仪器设备品牌型号是否正确、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及时到货安装、使用是否正常等;对于对外合作、对外租赁、借款合同等,协同财务部门审查合作款项、租赁收入上缴是否及时,有无欠款欠租情况,对外借款是否及时收回等。通过合同执行情况的审查,及时总结合同管理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审计只是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要提高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管理合力,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锦余:经济合同审计研究[J].四川会计,2001(2).

[2] 张连华:内部审计原理与实务[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我国教育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高校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