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兴趣实验的评价

时间:2022-09-14 10:22:13

初中化学兴趣实验的评价

摘要:兴趣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教学目标的学习途径之一。进行兴趣实验的评价,是完善初中化学学业评价,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及提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实验;学业评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5-00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概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兴趣实验倡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以提高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人教版)所提供内容,开展兴趣实验并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特点,构建化学学科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实践探索中归纳有关兴趣实验可量化的评价途径和措施,既兼顾活动学习评价的多样化,也探索与纸笔测试形成互补互促的依存关系。

1. 对活动进行系统性安排

在整个初三学年中,相关兴趣实验,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对相关兴趣实验的系统安排,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时段方面考虑,既可以利用兴趣实验来辅助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来完成兴趣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精选一些简单易做、兴趣性强的实验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并服务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热烈、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而将兴趣实验贯穿于第二课堂,既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又对化学知识起巩固作用。

(2)从活动内容方面考虑,教师可以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人教版)中的实验进行改进;或是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人教版)中的课外实验;也可以参考《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及“活动与探究建议”;还可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开发。

(3)从活动目的方面考虑,在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兴趣实验的直观性,把一些化学性质和化学概念等知识通过感性材料传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度,启迪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化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让他们体验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兴趣实验为载体,挖掘教材中不同形式实验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实验,探究实验,热爱实验,热爱化学。利用兴趣实验让学生暂时的学习兴趣能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化学教师应当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在兴趣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4)从学习与评价方面考虑,对兴趣实验的评价应以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主线展开,其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评价体系的选择上,不仅要注重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某个方面的单一评价,也要重视其独立获取新知识及创新素质方面的评价。素质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现实需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内容,从发展的观点和内容的多元化入手,不断总结和完善评价方式,以科学的发展观、素质的培养观为抓手,营造实验环节的过程性评价,从而为过渡到终结性评价提供有效、规范、合理的评价方式。

2. 典型活动的评价目标样例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人教版)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具体的兴趣实验的评价目标,既要关注相关课程内容的标准,还要落实相应的能力目标。由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尚处于化学启蒙阶段,因此相应的评价目标需要依据活动目标,列出便于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具体事实和资料,以及可以量化的要求。以下是若干有关兴趣实验的具体评价目标的案例,可供教学过程参考。

案例1:有关自制简易净水器兴趣实验的评价目标

(1)能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简易净水器,并试验净化效果。

(2)了解吸附、过滤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能说出实验中小卵石、石英砂和活性炭的作用。

案例2:有关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兴趣实验的评价目标

(1)设计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方案。

(2)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当地土壤酸碱性测定的实验。

(3)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

二、评价量规

依据系统的有关兴趣实验的评价目标,拟定相应的评价量规,是揭示相关活动学习中蕴含的量化因素。这是系统反映相关学习活动可导向、可促进、可激励的学习因素,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可比较、可观察、可调控的具体学习内容。

1. 能够引导并促进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景。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兴趣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2. 能够激励学生“动”中发展

兴趣实验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从这些兴趣实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双手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成熟,更合乎逻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成败的原因,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自己设计实验,分析并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促使部分学生形成终生从事化学研究的意志和行为。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验,联系生活,贴进生活,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源于实践,从而形成务实的优良品质。

3. 若干活动的评价量规

(1)A:能出色完成对应的目标内容。

(2)B:能完成对应的目标内容。

(3)C:基本能完成对应的目标内容。

(4)D:能完成对应的大部分目标内容。

三、注意事项

有关兴趣实验的评价以活动表现性评价为主,可以采用量规量化的质性评价,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并使评价成为相关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习(包括课堂学习)的成效。在具体进行有关兴趣实验的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从协调发展的角度,确定此类活动评价的特点

有关兴趣实验的评价以活动表现性评价为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评价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让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活动过程的表现,又包括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结果。这样,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自我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获得收益。二是评价全程化。评价关注过程,重视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因此,在化学实验评价中,化学纸笔测验成绩并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手段。教师依据化学实验活动表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三是强调发展性评价。传统评价忽视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用各种考试甄别、比较和选拔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及其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不仅重视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表现和对小组解决问题所做的贡献,还关注每一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从“不知”到“知”、“知之不多”到“知之更多”、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 从实际教科研出发,确定此类活动评价的侧重方面

兴趣实验活动表现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能促使学生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帮助他们成为关注进步和成长的善于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学习者,是化学实验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环节。活动表现性评价是在学生完整而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更注重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态度、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对兴趣实验进行的活动表现性评价,能帮助教师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发学生对自己实验活动的反思,从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对自己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能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实验活动,更好地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激励自己不断进取,释放发展潜能。

3. 从教育教学的实效,确定此类活动评价与纸笔测试的关系

化学实验传统纸笔测试评价比较多地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考查,学生仅凭记忆和背诵就能得分,无法将做实验和不做实验的学生、实验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加以区分。因此,“黑板实验”、“叙述实验”常常代替了真实的动手实验,依靠“背诵实验”、“想象实验”来解答实验题也可获得不低的分数。这种评价脱离学生实际,孤立地进行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无法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由于化学实验是一种学习活动,一种学习过程,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对化学趣味实验进行活动表现评价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实际问题,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历程,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此类评价可以为纸笔测试提供有益的补充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晶,郑长龙主编.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杨剑春.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5-160

[4] 杨剑春. 化学教学前沿的智慧[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13-232

[5] 杨剑春. 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与实施建议・化学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1-4

[6] 杨剑春.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践引领[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0-159

上一篇: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