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学习中“美”的培养

时间:2022-09-14 09:47:08

浅谈小学古诗学习中“美”的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进行审美教育。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语文课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古诗美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23-01

一、在古诗的读与听中去欣赏古诗之美

首先,教师要善于鼓动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而不能只局限于教学生识字、释词、解句。小学语文课中入选的古诗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读的方法,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产生美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宁静优雅的静态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秀美……这些,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味,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柏拉图说,音乐的“节奏与乐调的强烈的力量会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在教授古诗时应充分利用教学盒带,通过听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听了孟浩然《春晓》、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配乐诗朗诵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他们会突破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或春眠将晓,闻到了那风声、雨声、鸡鸣声,或体味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心情,或想象出那满园春色、红杏出墙的热烈气氛。总之,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净化,受到教育,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玩味古诗语言,细品其内在之美

(一)品味用词的精妙

毋庸置疑,好的诗歌必须有好的语言。从古至今作家大都注重锤炼语言,“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之类的锤字炼句的佳话屡见不鲜。诗人们常能以极其省俭的笔墨表现生动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诗人独具匠心的关键词句重锤敲打。这些关键词句既有客观的“物境”,又蕴含着作者主观的“心境”,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卓绝的语言现实,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具有可以捉摸的感情形象。这种情感只有通过重锤着意敲打,方能溅出耀眼的火花,方能照亮学生的心田。学生们在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时,得到了美的熏染。

(二)欣赏修辞的精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语言是最精粹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能把诗人很难说出的复杂、丰富、微妙的感情意绪,鲜明可触地表达出来,这就得依仗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挖掘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是艺术的终极追求。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情和景融洽无间,幽寂寒冷冰天雪地的世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般的与诗人内心的孤凄之情融为一体,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教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对诗中提供的意境世界进行欣赏、玩味,使学生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验到诗人身处逆境依然傲岸不屈的高洁情操,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精神愉快――审美。体味古诗中的美,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最佳体现手段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去渗透,不益描绘得太深奥,超越学生的相象力。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制度视域下玛曲草原退化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