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贴近”与“主流”

时间:2022-09-14 09:46:44

都市报:“贴近”与“主流”

贴近性与主流化,是都市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题词。“贴近性”是都市报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性,“主流化”则是都市报发展与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追求。

都市报跳跃式发展的起点与落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贴近性特点。“贴近性”之所以成为都市报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

一是都市报为市民而生,理所当然需要贴近市民生活。1995年1月1日,被称为“都市报鼻祖”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发刊词即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该报明确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声称读者是否喜欢与需要是衡量办报好坏的标准。??“以市民的眼光透视都市生活,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关心的事情”,从而开创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都市新闻观”。二是都市报最初作为“省报改革的试验田”,从创办之日起,在报道范围上就与党报有所区别,更加贴近民生。三是发行不再依靠红头文件,而是完全依靠市场,因此需要贴近市民的生活,满足普通市民的需要。早期的都市报靠“贴近路线”,不仅扩大了发行量,创出了一条“小报养大报”的路子,而且改进了文风,在历史上第一次使普通市民拥有了“零距离”接触的媒体,因此成就了都市报这一崭新的报业形态,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报业第三次报业改革浪潮。??

在都市报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内容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局面。煽情、虚假报道一度使都市报成为“地摊小报”的代名词和新闻界诟病的对象。于是,一些都市报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其标志即“主流化”。2004年11月,首届“中国新兴媒体峰会”吸引了40多家发行量大、市场化程度高、创新意识强的都市报参加。2008年华西都市报提出“新主流都市报”的概念??,由此开始了从“市民生活报”向“新主流都市报”的转型。这一转型虽然强调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并赋予了都市报“新锐”的特征――“努力站在时代与社会前列,以符合都市文化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关注社会最新动向、把握生活最新潮流、切入时代最新话题,保持对明天的事物和新生元素的激情张扬,保持对腐朽没落东西批判的力度和锐度。”??《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成都宣言》的这一宣示,说明都市报通过“主流化”转型,较好地将贴近性和“弘扬主旋律”结合起来。“贴近性”不仅是都市报创出特色的立足点,同时也是其实现跳跃式发展与创新的落脚点。

“贴近”是为了更好地“弘扬”

弘扬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个根本要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新闻报道唱响时展的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都市报与党报一样,同样承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弘扬主旋律也是都市报的主要任务。作为新闻宣传的根本指针和重要原则,“三贴近”不仅与“弘扬主旋律”不相矛盾,而且是“弘扬主旋律”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对主旋律的弘扬有不同的方式。如,党报弘扬主旋律的优势在于理论与评论;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音频、视频类的专题报道;网络的优势在于融合性的新闻呈现方式,都市报的优势则在于贴近性报道。都市报弘扬主旋律,应通过与群众生活、工作实际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贴近性报道去弘扬。

1.议程设置:“民生”与“主流”的交集

所谓“民生新闻与主流新闻的交集”,是指那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国计”是指那些严肃的、主流的新闻;“民生”是指那些与“油盐酱醋”相关的民生新闻。20世纪60年代,曾充分肯定人民日报 “大白菜也上了头条”的做法,表扬该报1964年12月5日头版头条刊登的《卖菜札记》及短评,在中国新闻史上传为美谈。都市报聚焦“国计民生”新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从新闻价值来看,最有价值的新闻往往既为国脉所系,又为民生所钟,具有普遍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从都市报的传播效益来看,“国计民生”的交集既有利于主旋律的弘扬,也有利于实践都市报的“三贴近”。例如,当前,在房价虚高、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情况下,改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普通百姓日夜牵挂,同时也为中央领导集体所密切关注,值得将选题做深、做大。

2.宣传手法:“浸润”而非“灌输”

“浸润”与“煽动”是梁启超提出的两种宣传方法。所谓浸润,即“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即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宣传,使读者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为之感动;所谓“煽动”的方法,即“故作惊人之语,造成极端之词”,以使读者猛醒。??这两种方法与后来广为无产阶级政党采用的“灌输”的宣传方法,都曾作为中外革命者进行政治宣传的主要方法。“灌输”的宣传方法一度成为一些媒体的一种僵化的传播模式。

作为以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对于主旋律的弘扬,如果使用单向传播的“灌输”方法,就会使读者产生疏离感,“浸润”的手法,则可以收到“细雨湿衣看不见”的效果。“浸润”手法不仅表现于高超的评论劝服艺术,同时也表现于媒体的议程设置和客观的新闻报道,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套都市报话语方式。比如,在报道中经常使用群众语言、平等的话语方式与大众美学的版面形象设计,可以有效地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善于从生活化的视角阐释抽象的方针政策,则可以有效地增强弘扬主旋律的有效性。

3.典型报道:塑造“普通人中的英雄”

弘扬主旋律,离不开对典型人物、典型经验的重点报道。都市报的典型报道应摆脱有的传统典型报道的模式,避免以往有些典型报道“可看不可学”、“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弊病,注重从群众生活中选取鲜活的案例和经验,让“普通人中的英雄”走进读者心中。

“贴近性”创新的三条“军规”

在媒介融合时代,微博、博客、手机报随时会将贴近性的内容“推送”到受众面前,都市报自办的网站也会滚动播出实时新闻信息。面临新的传播新格局,仍需探讨创新策略。

1.做好本地新闻

做好本地新闻是“三贴近”的应有之义。不管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还是“贴近群众”,离开了本地新闻,“贴近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全球信息大汇流的时代。国内有些媒体由于影响力的需要,以及对“国际话语权”的看重,往往不再珍视“本地新闻”。实际上,做好“本地新闻”不仅是都市报巩固读者和市场的立足之本,华商报负责人还认为,“在和网媒共处的背景下,本地新闻是报纸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的独家新闻,报纸应该更加强化社区新闻。”??都市报做好本地新闻,往往因为地域接近、采编机制灵活等优势,可以对新闻事件予以迅速报道和深入报道。

2.根据事实描写事实

马克思在论述好报刊的标准时,提出区分“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而描写事实”。??都市报在贴近报道民生新闻时,一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回避现实社会的矛盾,“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选题策划勇于“击中社会上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二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新闻报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不是“画饼充饥”式地诉诸空洞的理论。都市报的选题策划应切中时弊,发挥媒介的舆论监测功能,做好舆论监督报道。

3.既贴近实际又跳出个体事实看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三贴近”的理论基础。但是,如果只是联系实际而不会“跳出实际”看问题,就会“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会因随波逐流而丧失正确的导向。刘少奇在1961年曾批评报纸跟着形势“转”,为错误的风气推波助澜,“使党陷于被动”。他要求记者“要学会既联系实际又与实际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围着目前的实际转,也可以报道些与当前斗争关系小些的事情”。???这番话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虽然不能视为一个新闻规律,但对于媒体辩证地看待问题进行报道不无裨益。在资讯十分丰饶的情况下,强调联系实际、贴近实际,可以保证都市报的报道为受众喜闻乐见;“跳出实际”――个体的事实,则可以高瞻远瞩,写出导向正确的评论。

注释:

??张晓燕:《都市报:能否续写新的辉煌》,《中国报业》2010年第2期,第8页。

??前两次分别是20世纪中晚期晚报的复兴和中后期政论报纸的勃兴。

??与“新主流媒体”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新纸媒”或“新锐媒体”。在都市报向“新主流媒体”集体转型过程中,一批城市新兴媒体标榜“理性、建设性”,力戒媚俗、煽情、炒作、虚假、浅薄、浮躁等“小报小刊”的 通病,在品位格调上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新纸媒”以公信力重构为核心,在读者对象上取向高端,注重影响“潜在主流人群”。尽管后者在时间与概念上都与“新主流媒体”具有较大的契合度,但在办报理念与读者定位方面,后者显然具有不同于作为一般都市报的“新主流媒体”的特色。

??《中国报业》2010年第2期,第10页。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第100期,1901年。

??张晓燕:《都市报:能否续写新的辉煌》,《中国报业》2010年第2期,第9页。

??原文是:“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而描写事实呢?”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12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第2版。

???洪恺:《“保持距离”不是新闻规律》,《新闻界》1985年第1期,第7页。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在声像兼备的传播中立意立台 下一篇:都市报:贴近性提升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