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都市报发展的助推器

时间:2022-08-07 08:15:05

主流意识都市报发展的助推器

地 位

我国的平面新闻媒体在建国初期就存在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区别。它们区分的主要表现:

一是在管理体系上有差别。主流报纸主要是党和政府直属部门,也可以说是党的宣传部门直接管理的传媒单位。在人事安排、编制属性以及新闻报道要求上各级宣传部有绝对的调控力。传统上称这些主流媒体为“党报党刊”。非主流报纸主要是党、政府以及人民团体下属部门办的传媒单位,受党的宣传部门以及所属单位的双重管理。大部分非主流报纸的人事安排、编制属性归所属单位领导。报刊的宣传要求按照各级宣传部以及其所属单位的双重要求执行。传统上称这些非主流媒体为专业报、行业报、生活服务类报纸。

二是在报刊的宣传内容上有差别。主流媒体在宣传功能上主要是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重大的宣传要求,报道典型的人物和事件。非主流媒体在宣传功能上主要是宣传行业或专业动态,追踪社会热点,刊载各类服务信息。

三是在报刊的发行量以及发行对象上有差别。主流媒体一般依靠各级党和政府组织将各自的报刊发行到各级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组织,发行量较大、面很宽、读者较多。非主流媒体一般是依靠所属单位或邮局进行面向各自受众目标群体的发行。因此,发行的量较少、面不宽、读者有限。

四是在报刊的版面大小上有差别。主流报纸大部分采用对开大版式,且版式严肃,追求新闻的严肃性。非主流报纸大部分采用四开小版式,且版式活泼,追求新闻的活泼性。因此,人们常把主流媒体称之为大报,非主流媒体称之为小报。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刮起一股强劲的改革之风,都市报在这个时期成为后起之秀,它们以全新的运行模式、独特的办报思路、准确的市场定位、个性张扬的版式异军突起、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匹黑马。

都市报一面世首先在发行方式上寻求突破,在充分利用传统邮发的基础上,自行组建发行队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行措施,如:1995年创办的我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短短三年内发行量突破40万份,成为中国西南角报业领头羊。其次在报纸内容与版式上大胆改革。面向市场、面向市民、面向生活,强调新闻的好看性、舆论监督的有力性、信息服务的贴近性、新闻视觉的冲击性、标题制作的夸张性。都市报报业群体的出现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其影响面之大,是以前非主流媒体不可比的,同时对传统意义的主流报纸形成了有力的挑战。但是由于都市报发展太迅速,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其办报人群过于年轻化,重激情、轻理性,故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舆论导向上出现失误屡见不鲜,给党和政府相关工作造成被动,影响工作的开展。另外大量的凶杀、灾难、绯闻等低俗报道充斥版面造成了恶劣影响,读者批评之声日盛。经过一段高速发展之后,21世纪初,都市报人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都市报怎样做到党和人民都满意?怎样吸取主流媒体办报过程中有积极意义的方法和思想为我所用?都市报怎样改变小报思维向大报挺进?

谋 变

至2004年,全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都市报方阵,尽管数量仅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14.8%,但已成为推动全国报纸出版业增长的重要力量。都市报人在巨大成功的面前,清醒地看到潜伏的问题和危机,思考着应对发展的谋略。尤其在报纸风格和内容上主流意识渐浓,求新求变。

变化一:在办报宗旨和办报风格上强调崇高、责任和权威。众多的都市报都开宗明义强调自己的办报宗旨为新主流。强调新闻的责任感。如《京华时报》办报宗旨:“关注市民身边事、心头事、痛痒事,以高格调、高品位、高质量的报道感染人、启迪人。”《华西都市报》办报宗旨:“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让党和人民都喜欢。”《新京报》办报宗旨:“负责任地报道新闻”。在报纸的风格上要求有时代感、使命感,积极参与严肃、重大问题的讨论与报道,强调报纸对社会的责任。

变化二:在宣传活动上积极参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都市报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重要的报道思路,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而且在报道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更加生动活泼,特别注意通过能引起广大读者感兴趣的细节、话题来反映中心工作。如:近年来安徽省主要都市报通过“党的先进性教育”、“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安徽东向发展战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江淮艺苑群英谱”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及时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全省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取得了党和政府、读者都叫好的宣传效果。

变化三:在报纸内容上力求做到好看性与实用性、严肃性与活泼性、典型性与一般性相统一。近年来,都市报在报纸内容上出现了由过去以新闻舆论监督、凶杀、灾难、绯闻为主向强化主旋律新闻报道、倡导言论,表明报纸立场以及加大对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为主的转变趋势。报纸内容品味、格调提高了、新闻的权威性加强了、读者关心的内容增多了。广大读者在读报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新闻事实,还听到政府、专家、百姓以及媒体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态度。对引导读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变化四:在报道方式上加大了主题策划,力求在热点问题上做深做透。都市报能根据当前热点问题及时进行主题策划,尤其对重大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加大报道量,或采取专刊、特刊形式;或采取连续报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以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这些主题策划的选题,往往是读者在这一时期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新闻背景、现场以及高端等方面一系列地报道,让读者在方方面面了解新闻事实,对推动这些工作更好地开展有积极意义。

都市报主流意识的增强,客观上是对传统主流媒体宣传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一种竞争。这对提高都市报的品味和地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成 效

成效一:都市报的品牌得以进一步提升。随着都市报新闻报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会各界重视和受欢迎程度也随之提高。其品牌价值自然也进一步提高。

成效二:都市报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由于都市报报道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军事等方方面面,加之其发行量大,故它的宣传报道能给广大读者以很大影响,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舆论支持。

成效三:都市报采编人员责任感显著增强。随着都市报主流意识地增强,传统主流报中好的办报思想和行为规范以及在对社会实践中吸取的优秀精华,对都市报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它激励着采编工作者用好手中的笔,负责任地进行宣传报道。

总之,随着都市类报纸主流意识的增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都市报更好看了,其思想性、服务性、可读性更强了。因此,主流意识已经成为推动都市报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作者系《安徽市场报》总编辑

上一篇:由功夫茶想到 下一篇:新闻出版总署重拳出击报刊虚假违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