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教学的开展与运用

时间:2022-09-14 08:29:14

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教学的开展与运用

(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 226200)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我国师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形式,课堂拓展型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人发展,随着课改 地深入,其价值和意义更加突显。本文针对当今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运用进行相关探索,并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国师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形式。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 创新课堂拓展的有效教学方式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拓展的形式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取的教学方式、行为手段,具体有以下几种:

(1)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教师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者对他人的观点质疑,从而在争辩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拓展的问题答案是全面的、发展的、有条件的。

(2) 展示成果、共享信息的形式。某一个或几个小组的学生针对某个主题在上课前收集相关资料,然而,在课堂上各自展示自己的成果,摆出观点,让大家共享其他信息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展知识。这种形式适用于拓展面太宽的某一问题, 它必须合作分工收集资料, 讨论后再展示。它包括“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确立主题―分工合作―讨论统一― 交流发言”的过程。

(3)师生追问推进方式。教师在 教学的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追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出相关的疑问,逐渐使得问题的结果趋向于答案,从而达到拓展的效果。这种形式的过程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准确确立问题―教师提出 一个接近答案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设立一个提高一点难度的问题…… 直到接近答案”。

2 动态把握课堂拓展的过程

中职数学课堂拓展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权威型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与思考时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导向”学生的,它必须由每一个认知者主动通过其个体内部新旧经验的作用建构而成。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学习经验和支援,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经验。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动”是新课程实验背景下中职数学拓展课堂师生互动的根本。例如:教师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平面图发现一些规律、推理成因的基础上,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平面图和立体图是否一样,思维的角度有什么变化?……教师通过提供认知冲突,即提供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 紧扣利于课堂拓展的生活联系点

在数学课堂拓展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常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将数学课堂教学拓展的方向引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提出相应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去商场买电脑,可以全额付款也可以分期,其中分期付款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 6次,购买后2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2个月第2次付款……购买后12个月第6次付款;第二种是 12次,购买后1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1个月第2次付款……购买后12个月第12次付款。让学生分组讨论方案,学生列式、计算,为活跃气氛,可让各组学生之间进行比赛,利用数学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将数学知识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从而达到知识的应用层次。

4 创设适于正向激励的评价方式

中职数学拓展课堂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提倡和强调过程性评价,摒弃过去重视静态,忽视动态,注重浅层次,忽视深层次的教学缺失,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数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学课堂拓展的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应当多元化,既可以是教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可以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学生的表现。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可以利用校园网,开展网上评价;可以以活动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进行评价;可以以学生课前演讲进行评价。

总之,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教学不仅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也符合人的发展要求,符合数学学科特点。有效开展和运用数学课堂拓展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科本身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的长处,更能体现出数学课堂拓展教学对学生的全人教育。

参考文献:

[1] 肖 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 .中国教育报,2002-06-01(4).

[2]盛群力,等 .学与教的新方式[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细致入微,抒写亲情 下一篇:中专院校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