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入微,抒写亲情

时间:2022-06-21 06:45:33

细致入微,抒写亲情

亲情是家庭生活类作文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其相关素材也是我们备战中考作文时需要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真正能写好亲情类文章的学生却不多,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亲情类文章呢?笔者认为,一篇好的亲情文章一定要能打动人心。写作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感人的素材,二是要细致入微地打造亲情素材。

一、 善于捕捉生活中感人的素材

1. 凝视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能听到学生抱怨亲情主题没有什么素材可写,没有什么话可说。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慢下脚步凝视生活。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所说的:“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我们总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亲人的付出,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那又怎么能发现感动呢?

2. 选择素材。如何选择素材?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则: (1) 真实至上。素材应来源于你的日常生活,不是胡编乱造的。如家庭离异,父亲死了,母亲疯了,这些素材就太假太巧了。(2) 真情动人。选择打动自己的细节去写,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3) 独特取胜。这是高要求,不容易做到。父母冒雨送伞,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考试失利父母安慰等素材不是不能写,但是太俗太滥了。如何写出新意?我们就要善于去发现自己家庭的独特的故事。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独特绝不是标新立异,绝不是无中生有。

我曾经试着让学生用一段时间对亲人进行观察,积累素材。在大家积累的亲情素材中,其中不乏一些令我引起回忆、感同身受的好例子。例如,张锦倩同学所写的上寄宿学校时和父母离别的那一刻,使我想到我离开亲人独自上大学的情景。如,沈雪同学所写的妈妈每天无怨无悔地给家人做饭,烧饭时总是把厨房的门关上,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和不让家人闻到油烟味这一细节,使我联想起我的母亲何尝不是这样呢?再如,周姗彦同学写到她和妈妈一起翻阅老照片,突然感觉那些照片就是她成长历程的缩影,照片中的她在长大,而母亲在渐渐变老,也让我联想起我的年迈的母亲。是啊,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感动人心的素材,关键是缺乏一双善于凝视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爱的心。

二、 细致入微地打造亲情素材

亲情素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篇亲情作文的成败。那么,究竟该怎样细致入微,精雕细刻,成功打造一篇亲情文章呢?从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来看,作文的评定大致看内容和语言两个部分,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

1. 细化内容。如何把一段简单的情节素材细化,有可读性,有多种方法可以运用。这里介绍三种。一是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二是加入折腾的情节设计。三是慢化过程,放大细节。

例1:学生曾经用过这样一个素材:寄宿学校开学了,“我”在校门口和妈妈离别的场景。原文:校门口,我紧紧抓着父母的手,不愿意他们离开。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呆在这里,我们回家吧。”妈妈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回答:“不行。”

原文的陈述大家可以感受到,文章内容不充实,描写不充分。怎么让这段文字细化呢?以下介绍学生改后的段落:

原句1:校门口,我紧紧抓着父母的手,不愿意他们离开。

改句1:校门口,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不肯放下,紧抿着嘴唇,想要与父母再多待一会儿。想到以后不再有每天放学后母亲温暖的拥抱,不再有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不再有早已捂热的被窝……

改句加入了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表现出孩子对父母的依恋。

原句2: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呆在这里,我们回家吧。”妈妈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回答:“不行。”

改句2:我抬起头,仰望母亲,“妈妈,我不想呆在这里,我们回家吧。”我紧紧抱住母亲,把头埋在她的怀里。“不行。”耳畔传来这熟悉而又严厉的声音。我的心瞬间掉进了地狱。尽管早就知道得到的将会是这个答案,可还是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我多么希望母亲能让我回去,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我再次仰头看母亲,虽然泪水模糊了双眼,但还能依稀感觉到她的嘴角不再有上扬的弧度,她的眼里不再有慈爱的目光。

改句不单纯运用人物描写来表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还对这一过程加入了更多的设计,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具看点。“我”原本希望母亲可以带“我”回家,但是一看到她的神情就失望了,可“我”还是不放弃希望,再次仰头看母亲。这就是折腾情节。曹文轩教授说过:“好文章是折腾出来的。”怎么理解折腾一词呢?直白地说,就是让一个人做一件事,不要让他一步到位,要折腾一下,多几个来回,文章就细化了。

例2:学生写“我”的脚受伤了,爸爸为“我”换药的素材。

原句:爸爸缓缓地抬起我的脚,慢慢地轻轻地揭下了那张旧药膏。

改句:爸爸缓缓地抬起我的右脚,又小心地看了我一眼,似是怕弄疼我。爸爸仔细地注视着我的脚踝,好像是在寻找什么。最后,他找到了旧药膏上微微翘起的一个小角,然后轻轻地,慢慢地,揭下那张旧药膏。只见爸爸的脸上沁出了滴滴晶莹的汗珠,他努力地伸长着脖子,透过厚厚的镜片仔细地观察着我的伤处,他紧锁的眉头直到药膏被完全揭下的那一刻才舒展开来。

改句把情节动作慢化,镜头定格,放大细节。如爸爸揭药膏之前仔细查看找小角的细节,爸爸揭药膏时脸上沁出汗珠的细节,爸爸紧锁的眉头最后舒展开来等细节描写,使得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揭旧药膏的情节最终呈现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

2. 美化语言。作文如果只有充实的内容还不能拿高分,就像你煮一碗面条,光把面条煮熟却不加料,就没有味道,就不会受欢迎。中考作文即使内容充实,情节曲折,立意深刻,而没有优美的语言作为装饰,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夺“师”眼球,更何谈高分?笔者在此介绍几种能美化亲情作文语言的方法:

(1) 巧用修辞,妙喻连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升格作文语言时最为常用。无论是生动形象的比喻,情深意浓的比拟,还是气势磅礴的排比,都会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给文章抹上迷人的色彩。

例文1:爸爸打了我一巴掌,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就像鸟儿飞速滑过天空。“啪”,鸟儿带起了一阵风,呼地吹向我脸庞。风速快得像飞箭,我脸上一下麻麻的,像爬满了蚂蚁,蚂蚁迅速跑散,脸像吃了辣椒一样,发热了。

例文2: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亲情是厚重的抚摸,深情的凝望;亲情是一屡阳光,让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亲情是一泓清泉,让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文1运用了比喻修辞把被爸爸打后的真实感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文2是一篇亲情作文的开头,它运用了多种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把亲情这一抽象的感情描写得真实可感,且文字优美,情感表达充沛激昂。

(2) 调用感官,绘声绘色。调用感官,就是调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入手,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如,一学生是这样来描写她放学后在黑暗中独自上楼回家的情景的:“我小心翼翼地走着,习惯了低着头享受昏黄灯光的我,此时却走得有些艰难。楼道外下雨,天较以往更暗了,伴着噼里啪啦的雨点声,黑暗似要吞噬一切。应该是习惯了有盏灯,此时在暗中,我竟看不清四处的东西,都只是朦胧的影子。在那一刻,我如同困兽,拼命想要挣脱这束缚,却只是无能为力。踩着冰冷坚硬的楼梯,听着自己沉重的呼吸,我扶着栏杆,艰难前行。”作者通过这段逼真细腻的描写,那种在黑暗中孤独前行害怕无助的心情溢于言表。这种真实感怎么获得?靠的就是各种感官描写给予我们的刺激。

(3) 诗化语言,美不胜收。能被叫做诗的东西,我们便认为是美的,有优美的形式,丰富的想象,深刻的意蕴,充沛的感情。那么,用这样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所以,诗化的语言是文学艺术的霓裳。我们先来真切感受一下什么叫做诗化的语言吧。如要表达爸爸微笑的内容,最直白的表述是:爸爸望着我,脸上露出了笑容。而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却是:爸爸望着我,嘴角微微上扬,一点明朗的笑绽放唇际。我还曾经看到网络上有这样描写“笑”的:他抿唇听着,沉吟若有所思,清浅的目光抚过扶风摇曳的芦荻,抚过重重叠叠的青山,抚过波澜跌宕的河水,缓缓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仿佛是被拆穿了心事的小孩子,那笑意里带了一点羞涩,如涟漪般在他好看的唇角轻轻荡漾开来。

体会到了吗?原句的直白的表达不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两句改句勾起了我们美好的想象,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美的享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化语言就是将甲形象变成乙形象,或者将抽象变为形象。有人曾经这么评价:诗化的表达有点像见异思迁,也似乎是在说胡话,就像精神病的大脑出现了幻听幻觉。而这种“精神病”状态正是诗化语言的温床。当然,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语言水平,要学用诗化语言去写作并不是易事,要靠平时更多的积累和体验才行。

综上所述,要成就一篇亲情主题的佳作,首要的是从平常生活中积累素材,这个素材应尽量与众不同,不俗不滥,从细节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其次是着力打造这一素材,不管是在内容情节的设计上,还是在语言的表达上,只要能让阅卷老师有那一刹那的拍案叫绝,我们亲情文章的写作就已经成功了。笔者担任多年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有这么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动、去感悟,写好亲情文章。

(作者单位:无锡江南中学)

上一篇:师爱像融融的春风 下一篇:中职数学拓展型课堂教学的开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