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时间:2022-09-14 05:40:29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不仅能增进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情感,更能增强教师的责任心。班主任天天能感受到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和一副副感激教师的神情,这眼神、这神情,就是促进教师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所以,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无疑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核心管理者,其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将艺术性引入到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自身素质不强

(1)许多小学班主任一味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可是还有一些小学班主任不顾政策或对政策认识不足,只是在乎班级在整个学年的排名,注重学生的成绩、纪律等一些常规的管理项目,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这种境况下,学生只能被迫表面上接受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影响其将来的发展。

(2)小学班主任管理不严格。在小学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的成熟,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完善的管理体系,仅仅凭自己的经验,主观的想法去进行管理工作,造成小学班主任管理的随意性太强,有时甚至会出现处理方式不当的情况,这样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也有损于班主任的威严,为以后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

(3)小学班主任对自身要求不严格。不少小学班主任潜意识里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善于同学生沟通、交流,只是一味地对学生长篇大论的说教,不从自身出发,反思自己,以身作范,无法使学生真正的受到教育,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从而真正的失去了小学班主任应有的权威地位。

2.其他问题

学校领导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压力太大,根据班主任班级的学习成绩、卫生、纪律等评价一名班主任,这就使得班主任只是注重这些日常的管理,压力过大,突发事情、事务性工作占得时间比较多,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无法全面、综合的管理班级。班主任与学生、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也是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教育理念,基础水平有差异,学生本人对任课老师、班主任有偏见等问题都可能阻碍班主任的正常管理工作。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班主任是学生最尊敬、最信赖的人之一,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

(1)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使孩子们健康成长。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要对“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平等对待,都应对他们充满炽热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捷尔任斯基也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小学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偏向优等生,忽略差等生。这样的做法只会极大的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走向极端。充满爱的家庭才是温馨幸福的,也只有班级中充满爱,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须手段。尤其是在小学里,班主任要时刻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2)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保证,应该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首先,选举和培养班干部制度。班干部的选举一定要坚持民主、平的原则,可以让学生们都有资格参选,可以在他们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这样才会让班干部服众。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而在班干部选举后,班主任要给予他们鼓励,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适当指导。其次,班级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指定自己的班规。班规的指定要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实际出发,指定与他们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规则制度。班主任要在充分全面了解班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班级自身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广开言路、广纳贤言,认真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和想法。而一旦班规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虽然对于小学生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多一些关心呵护,但也必须严格要求,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 。

(3)狠抓学风建设。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是促进班级不断进步的动力,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在学风建设上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狠抓课堂纪律。让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的第一位置,可以从老师那里收获更多的知识。第二是狠抓学习方法。很多同学没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以至于事倍功半,努力了很久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优秀的成绩。此外“一帮一”也会有很大的作用。经常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主动负责帮助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最后,我认为课堂外的集体学习也会有好的效果。大家一起复习功课,一起探讨课堂之外的难题,一起积累课余之外的知识,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使班级学习的风气更浓烈,更积极。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教育成果。但是,毕竟还处于教育改革的初期,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经会具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韩洮宁.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3,27:104-105.

[2]刘少飞、宋立梅.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学周刊,2013,25:187.

[3]许俊路.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34.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分层原理的体现 下一篇: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