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民族地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探究

时间:2022-06-26 03:02:22

新课标下民族地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探究

摘 要:实施初中地理高效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活动导入、形象直观;创设新颖的情境;教法灵活多样,让地理课堂更精彩;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教学

一直以来,初中地理不被重视,造成了教师麻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局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高效教学成为了所有教师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师也不例外。如何实现高效教学是每位地理教师面临的问题。

初中地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相信实现高效教学指日可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现高效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刻不容缓。激发兴趣是学好地理的首要条件。

一、活动导入、形象直观

实践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际的行动 . 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方法。 初中生的好奇心都很严重, 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是最爱动手行动的年龄, 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引导学生学习, 将生活实际和学习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地理教学中, 很多东西都是和我们生活有关系的, 一些自 然 现 象 , 一 些 原 理 等等。 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 先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然后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地球和太阳, 表演自转和公转。 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中心、周期、产生的现象。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 使学生掌握形象地所学的知识。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图例, 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情况。 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动手实践,引起学生的学习和动手的兴趣,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进所要讲的新知识。

二、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 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 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 今天我们讲……”,“同学们 . 现在老师讲……”. 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 还有一种是“ 翻书” 法, 即“ 同学们把书翻到……页”. 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 虽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 地理新闻引入法, 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 地理趣闻引入法, 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 如世界之最等; 头脑冲浪引入法, 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 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 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 目标激励引入法. 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 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 表扬批评引入法. 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 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 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三、教法灵活多样,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1. 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比喻形象动人, 使学生听起来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幽默的语言常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而又秩序井然, 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祛除紧张和疲劳、振奋精神和组织教学的作用, 达到轻松学习知识的目的。 这一点已得到众多优秀教育实践者的证实。

2. 以诗歌、谚语或谜语创设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方面的诗歌、谚语和谜语多不胜数,如果教学时能充分利用,则形成妙趣横生的教学,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求知兴趣,能够诱发思维动机,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兴奋剂的作用。

例如,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来讲述随着地势升高. 气温下降, 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推迟一个月的现象。在讲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时,末尾也可出这样一道谜语:“船出长江口”, 猜一个城市名。这就使学生形象地记住了上海的地理位置DD长江口 。以上这些例子都形象逼真,回味无穷, 富有感染力。

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初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 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 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问的内在联系 .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所以 .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多组织课堂活动,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并因材施教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虽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和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一定会把创新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分层原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