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畸变和原因

时间:2022-09-14 03:45:11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畸变和原因

摘要:当前,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呈畸形发展现状,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议,一方面是关于节目是否有悖传媒伦理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争议,另一方面是主持人超越界线的道德审判让人无法接受。这些争议确实反映了该类节目发展中无法忽视的扭曲现象。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源于传播主体定位的模糊性和非专业性、收视半刺激下节目价值取向的媚俗化和电视文化潜在的娱乐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电视心理 访谈类节目 心理咨询 谈话秀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是以电视谈话为形式、以心理咨询为内容、以来访者的心理疑难为主题而展开的谈话,目的是帮助来访者缓解心理压力、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引发观众思考,带来社会反响。该类节目源于或电台夜间谈话节目。存在心理疑难或心情苦闷的听众通过电话与主持人交流,主持人给予指导和建议。目前。随着央视《心理访谈》节目人气的高涨,国内很多电视台都相继推出类似的心理访谈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最初定位与发展中的畸变

《心理访谈》为心理访谈类节目树立品牌。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央视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首先,从节目主题选择上,该节目有着非常明确的原则:只做有普遍性困惑的当事人。对于占全部人群5%的有着精神疾患的人不碰。要做到用两只眼睛看人。即一只眼睛看当事人。另一只眼睛看他的故事折射出来的大众效应。这样,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个人的故事就像教学案例一样呈现在观众面前。其次,在节目形式上,遵循心理咨询的专业原则。即简单安静的2+2形式,现场除了当事人,只有一位博士出身的主持人和一位心理专家。“在栏目中。心理学专家会运用一些道具或者进行情景测试。这些道具不同于其他谈话类节目中使用的一般生活用具。是具有特定学理意义符号的载体,比如各种选择题、色块画板等。”心理专家的解释与建议使该类节目具有了较强的释疑解惑作用。

应该说,《心理访谈》从选题到表现形式都尽量为来访者和观众构建一个平等、信任、理性的心理沟通空间,这些构成了节目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也是赢得专家认可和受众推崇的主要原因。其表现形式最贴近真实的心理咨询,专家权威风范和主持人的准确定位充分体现了对来访者隐私的尊重与保护。对广大观众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心理辅导作用。然而,随着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节目,在定位,主题选择和角色定位等方面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不少规众和专家学者的争议。这类节目也开始遭遇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

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畸变。当前,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在传播理念上开始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初衷,以五花八门的私人故事充斥着电视荧屏。这种隐私公众化泛滥的局面开始引发人们的批评,在众多引发争议的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方面,关于是否对节目嘉宾(来访者)隐私构成侵犯的争议。“婚姻、家庭、亲情、友情等涉及私人情感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们的隐私。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展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即使是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对个人隐私的曝光问题。”因此,是否触及隐私问题、是否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自身权利便成为该类节目最容易引发伦理争议的方面。

另一方面,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很多心理访谈类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定位存在模糊的问题。这就致使一些主持人利用自己在节目中相对强势的地位,肆意地越权。在节目中充当道德审判者。不仅大谈当事人的情感故事而无任何顾及,而且言辞刻薄、主观臆断、故意刺激当事人、制造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当事人原本脆弱的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和打击。

造成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畸变的原因

传播主体定位的模糊性和非专业性。从节目传播的角度来看,主持人、专家和来访者都可视作节目内容的传播主体。正是传播主体在定位上存在模糊性和非专业性造成节目的发展偏离方向。

首先。主持人定位的模糊性造成节目不够专业。作为以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为形式的特殊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应当定位于倾听者和引导者上,要避免非专业的干涉和充满主观情绪的刺激,以倾听为主。倾听会使倾诉者“先是感觉到他终于被人理解,内心有一种欣慰之感,进而使孤独感得到消除,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心理上似乎感到一种解脱”。然而。正是因为主持人习惯了在谈话类节目中充当主角或者是强势的一方,因此。对于谈话内容的过多干预成为造成节目不够专业、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专家的专业性是首要问题。节目中的专家除了遵循一般的心理咨询原则之外。还要适应电视化的心理咨询所提出的要求,比如专家要在一期节目的时间内准确把握主要心理问题,而且在话题的进行中也要考虑其社会教化作用。因此,专家的专业素质是首要问题。再次,节目嘉宾的故事缺少甄别。节目对于来宾及来访者的选择缺乏一种长远的考虑,需要针对节目风格来选择。同时。虽然来参加心理访谈节目的嘉宾大多数是需要倾吐心声的,但也有动机不良的人想利用媒体制造名人效应或者报复他人等,这就需要节目组做一个判断。因此,需要对节目的整体定位和遵循原则进行规划并严格实施。

收视率刺激下节目价值取向的媚俗化。从积极的层面来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确实满足了“情绪负重年代”现代人的需求。“从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里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可以帮助受众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受众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获得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电视心理访谈节目为了吸引受众,更倾向于以暴露隐私作为诱饵,刺激和满足观众的偷窥心理。

涉及隐私本是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必然内容,但当前节目更多地强调扭曲的人际关系和现场的情感冲突。以此作为娱乐资本吸引受众。将节目打造成再现人间悲剧与人性弱点的舞台和角斗场,甚至为了取悦观众不惜对来访者进行丢失尊严的情感控诉。观众过多地关注当事人心路历程的曲折、离奇,而忽视心理专家的论点和观点,甚至心理专家成为摆设或只是节目宣传的噱头,无法发挥促进心理健康应有的社会作用。

虽然节目过度地追求所谓的“眼球效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但是节目如果一味地向受众的低俗趣味妥协,那么就很容易形成价值观上的媚俗化。使其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所应背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无视当事人的权利。堂而皇之地剥夺其隐私权,并诱导大众享受这种偷窥隐私带来的。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还有可能给当事人甚至相关当事人带来二次心理伤害,留下心理阴影。同时,对于媒体伦理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双重破坏性。给社会带来不正之风。

电视文化潜在的娱乐性――心理咨询还是谈话秀?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实质就是披着访谈外衣的心理咨询。是将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二者特性上的天然排斥是难以忽视的,正是这种先天不足的因素注定了该类节目必然遭遇的尴尬现状。在心理访谈类节目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某些节目和观众似乎已经厌倦了具有社会教化意义的心理访谈,电视节目需要更为离奇、冲突、曲折、悲剧的故事,需要将人性深入挖掘以迎合某些现代人窥视的低级趣味,同时用刺激性作为娱乐资本获得发展空间。于是,最初的提倡专业化、人性化和社会教化的心理咨询逐渐被冷淡,电视台和观众选择了更为轻松和享受的心理咨询秀。这可谓是电视文化潜在的娱乐性所导致的。

在这种文化的娱乐因素催化作用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大胆选择暴露、刺激的话题,比如举止怪异的丈夫道出难言之隐、自杀未遂的少年吐露隐秘身世等。还有一些更把男女感情冲突甚至隐私当做吸引观众的法宝。更有甚者,主持人现场故意“激”来访者,节目不能做到为来访者保密,于是,该节目形态就遭遇质疑和批评,有研究者称心理访谈类节目是娱乐化的“伪咨询”,认为“该节目的核心不在于解决良性之间的真实问题。主人公现身说法的形式主要用于营造真实感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达到另一种娱乐大众的目的”。

上一篇:中西灾害性新闻报道之比较 下一篇:浅析鄂伦春族传统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