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9-14 03:07:06

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摘 要: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组织;大胆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45-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化学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好奇善思的个性,积极挖掘教材,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爱上化学课。

一、密切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对一名教师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样才会让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课程。我认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师一走上神圣的讲坛,就应心中只有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以和蔼的态度,用耐心、细心、诚心,笑对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对待学困生,教师应该坚持少批评多鼓励的原则,采用课上循循善诱、课下谈心辅导的帮教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快乐地投入学习中。要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

二、注重导课的艺术性

教师要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课题,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巧借故事,激发求知欲。如讲授《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课,我先讲了一段故事:从前某国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个国家,国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我给你一枚硬币去买东西,买回的东西要充满整个皇宫。同学们,聪明的使者买了什么?”学生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回答:“蜡烛!”以此引入新课。

(2)表演小魔术,引人思索。例如讲授《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课时,我表演了一段小魔术:将一张滤纸在无色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用另外一种无色溶液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示红色。再将其悬挂在一杯溶液的上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了。这奇特的现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自然被新课所吸引。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四、精心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它有利于全体学生参加,有利于动态的集体力量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对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把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分享,并由此得出更接近科学的结论。要保证讨论的质量,教师应扮演好讨论的“导演”这一角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学贵于思,思缘于疑。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急于找到自己读书时碰到的疑难问题的答案。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快乐学习。

五、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实验教学鲜明生动真实,最容易引起学生的直观兴趣,有助于增强感知的积极性。对初中学生来说,实验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很少有学生在老师做实验时精神不集中。针对学生喜欢看实验、做实验,更喜欢趣味性实验这一特点,教学中我有目的地增做一些实验,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例如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做家庭小实验“简易净水器”“自制汽水”“制作叶脉书签”“检验鸡蛋壳成分”等,学生积极性特别高,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有的学生还把家庭小实验中的自制实验仪器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共同体验实验过程。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六、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上一篇:试论高效课堂背景下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下一篇: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