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消费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14 11:06:49

关于中国消费的几个问题

摘要: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适度提高消费率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中国消费的有7大因素:消费体制、消费能力、消费政策、消费基础、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周期。应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关键词:消费经济 发展 政策 体制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其中一个重大政策就是鼓励消费。消费成为舆论的热点问题,但如何认识消费,却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讲消费,不是就消费讲消费,而是放进国民经济的全局讲消费;不光是讲实物消费,还要讲服务消费;不是讲任何消费都是合理的,而是讲科学消费;不是光讲消费的一般规律,而是要去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是包含消费要素,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内容的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生产力,也涉及到生产关系;既涉及到宏观,也涉及到微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从认识到实践应该有一个新的突破。

一、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消费的几个基本内涵

1.生产资料消费与生活资料消费

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态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按实物形态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这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其中第一部类的产品用于生产的消费,第二部类产品用于个人消费,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只有在价值上和实物上都得到补偿,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说,社会的消费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资料消费,包括原材料、工具与劳动力。二是生活资料消费,包括食物、日用工业品及服务品消费。

2.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

我们常讲,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或三大动力,一是消费需求,二是投资需求,三是出口需求,也就是国家统计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前两项构成了内需拉动,而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是指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活资料消费,是千家万户的微观消费活动的总称。政府消费指的是政府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消费,特别是公共服务消费。

讲消费问题,主要讲居民消费,这是所有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与出发点,消费影响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的模式、发展方式、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3.居民微观消费与社会宏观消费

与居民微观消费相对应有一个社会宏观消费,所谓社会宏观消费指的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消费率、投资率、消费体制,消费环境、消费结构、消费总趋势与消费模式等,这就形成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消费活动。

4.基本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发展性消费

居民消费一般可划分为基本性消费(或叫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所谓基本性消费,就是为满足人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消费。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与温饱阶段,一般以基本性消费为主,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金额在生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在50%至60%之间;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小康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享受性、发展性商品与服务品不断增多,实现消费升级,恩格尔系列下降为40%至50%左右;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富裕阶段,以享受性、发展性消费为主,恩格尔系列进一步下降到30%至40%之间。中国从总体上已进入小康阶段,但由于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群体差别,基本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与发展性消费是各不相同的。

(二)当前中国消费存在的问题

当前消费存在的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特别是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平衡,消费体制性约束仍较严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问题已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瓶颈。

具体讲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率高低并不反映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只是反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至2007年,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75%,高收入国家平均为62%,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7.5%,全球平均为61.5%。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从2001年的61.4%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从2001年的45.2%下降到2008年的35.3%。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从1995年的82.6%下降到2008年的71.2%,农民居民的消费倾向从83.2%下降到76.9%。

这起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收入没有与GDP同步增长。1979年至2008年GDP年均增长9.8%,而城镇居民增长为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7.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二是在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上过多强调投资,而忽视消费的作用。2001年至2008年,投资率年均增长41.2%,和工业化同一时期以及人均GDP3,000美元时的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的投资率也要高出10多个百分点。

第二,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2004年统计口径调整有一定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劳动者报酬占比世界平均约50%-55%,日本、韩国在工业化的重化工时期,劳动者报酬占比也出现过低于40%的年份,但从未出现过持续下降,英、美、德等国家工业化时期,劳动者报酬占比始终是最高的。另外,城乡、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不公与差距过大,国际上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异即贫富差别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三,公共服务不足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特别是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主要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明显上升。2008年,中国教育、医疗和社保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为29.7%,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5,000美元之间国家相比,分别低13和24.3个百分点。政府服务供应不足,说明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时,居民所得极少,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本应有政府支出的开支,客观上挤占了居民消费,而且从心理上降低了届民的消费预期,使储蓄率偏高。

第四,服务业发展滞后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小康,恩格尔系数下降,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我国服务业不发达,特别是金融、教育、咨询、医疗、家政等发展滞后。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而世界平均为68%,发达国家为72%,发展中国家为52%。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严重影响居民的消费升级,也影响了全国的就业水平。

第五,城市化率偏低

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6亿,城市化率45.7%,按国际经验衡量,在人均GDP3,000美元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60%左右。我国低10多个百分点。且我国有2.4亿农民工要进城,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有巨大差别。

总之,消费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内生型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关系中,消费是实现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与消费是一个矛盾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互为依存,其中生产起支配作用,它既支配自身,也支配着其它三个要素,但互相之间又发生正向与反向作用。消费给生产以目的和动力,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分配的方式、数量和结构既影响着消费的方式、规模与结构,反过来消费又是决定着分配的实现。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是居民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唯一途径,反过来,消费的速度、规模和结构制约着流通的速度、规模和结构。作为单个再生产的最终环节,消费是生产、分配、甚至流通各环节的目的所在。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是起点,分配与交换(流通)是中间环节,消费是终点。由于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发展、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消费既是第一个经济循环的终点,又是下一个经济循环的先导,是保证国民经济不断运动的原动力,是实现社会再生产性循环的关键。因此,某种意义上讲,消费实现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第二,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率最大。在有的时段内,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多的依赖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但从1978年以来,从总体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是最大的,达到55.86%。如果我们把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回归到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消费贡献率达到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需求必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最长久的动力。

第三,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引导着投资结构的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需求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又具有消费的迁移性。这些消费的变化按市场经济需求与供给总体平衡的规律,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平均利润率的规律,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包括服务产品)也必然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引导投资的变化,因为投资效率取决于投资结构能否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投资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取决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更取决于消费市场(包括生产性消费)的需求与活跃程度。

第四,社会生产的目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是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小平同志给我们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从居民的消费水平出发的。从贫困到小康再进入富裕。特别是追求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根据中国已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现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始终是我们共产党人永恒的主题。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第五,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消费不仅反映供求关系,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更反映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反映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消费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总体,即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成熟度。更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取得的实惠,从中去发现与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有利于改革与发展的顺利推进。

二、适度提高消费率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根据国际经验,各个国家消费率都随收入水平提高呈下降趋势,但一般都不会降至70%以下,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消费率最低时也在65%以上。

经济学家H・钱纳里研究表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占GDP的份额一般为61%,1997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居民消费率仅为45.2%,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消费作为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过低的消费率显然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中国由于自身的原因,特别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出现,又要应付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消费率的波动,特别是居民消费率低有一定特殊的原因。但目前的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过低必然会加剧社会经济的矛盾。我认为,经过“十二五”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把最终消费率提高到65%以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般来说,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消费需求和GDP以大致相同的比率增长,但在短期的经济周期中,消费需求的波动小于GDP的波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较为稳定,即最终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在经济扩张时小于1,在经济收缩时大于1。

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研究居民消费总量与结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客观需要的居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居民消费率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关系

十月革命胜利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没有处理好消费与积累的关系,一方面是严重的投资饥渴症,一方面是居民的消费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际成功经验相比从总体讲,投资率偏高。

国际经验表明,投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通常随着经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阶段推进,消费率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而投资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其中当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时,投资率最高,消费率最低,期望值分别在30%左右和70%左右。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正是投资率最高阶段。

国际经济还表明,外向程度高的国家比相同发展阶段外向程度低的国家,投资率比消费率高10个百分点左右;高储率的国家(比如东亚地区)比一般国家投资率高于消费率1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的情况偏离了国际的基本经验。

我国投资率由1998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2.2%,十年的平均投资率接近40%,比世界年均投资率(20%左右)高出近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则由59.6%下降到49%,十年平均消费率为56.6%,比世界平均消费率(78%左右)低20多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其中居民消费是主体,一般占最终消费的70%以上。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造成的。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98年的45.3%下降到2008年的35.3%,是历史最低水平。而同期美国为71.0%,印度为54.7%。特别是2003年以来,两者比例更显不协调,2003至2008年,投资率年均增长42.5%,而最终消费率年均增长下降到51.7%,居民消费率年均增长下降为37.7%。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8%与35.7%。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即2001-2008年消费需求的年均贡献率下降为41.35%,而投资需求的贡献率上升为47,8%。

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高投资率支撑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高投资率是必要的,也是许多国家成功的经验,但不可能持久,不可能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二,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

农民消费水平低是影响中国消费率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城市化率1978年为17.92%,2001年37.66%,2008年为45.68%。也就是说主要人口在农村,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1%,2001年占24,2%,2008年占20.7%。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城乡消费差距是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反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年差2.57倍,2001年差2.89倍,到2008年差3.31倍。这使城乡人均消费水平也逐年扩大。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城乡收入差距属于自然性差距,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如何加快自然性差距的缩小以及防止非自然性差距的扩大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除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影响农村消费以外,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政策的调整、消费热点的培育也十分重要,在某些地区,可能是制约农村消费的关键因素。这使城乡的恩格尔系数也在明显扩大。

第三,消费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

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以国内供应能力作基础,但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以求得国家总体上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中国目前进口的主要是原材料、矿产资源、高科技产品、奢侈品、文化产品、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商业、旅游业、餐饮业、建筑业等等。对促进中国的消费,特别是消费升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个外向型为主的国家,消费率的提高主要靠进出口贸易来保证。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商品与服务品进口只能是国内总供给的一个补充。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或一个国家的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过高,等于把国家经济发展的调控权交给了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千变万化,因此只有走内需主导型增长道路,才能掌控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但我们这样讲,绝对不是可以忽视外需,进出口贸易不仅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重大战略,也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1960年至2008年,全球贸易增速比GDP增速快1.7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0%,我国外贸依存度2008年达到60%,已超过41%的世界平均水平。

第四,即期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一般来说,居民在取得货币收入以后,有五个选择方向:纳税、消费、储蓄、投资和转移支付。而收入水平是制约货币投向的关键因素。收入低时,货币主要用于消费,所以消费倾向越高。收入高时,货币进行投资、储蓄为主,所以消费倾向越低。中国虽然收入水平不高,但储蓄率比较高,由于种种原因,居民把即期消费的货币用于储蓄,确保未来消费。1978年至2000年,我国的总储蓄率(国内总储蓄占增加值总额的比重),除个别年份外,绝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35%.40%之间。但从2000年起至2007年,我国的总储蓄率由35.1%上升到51.8%,上升16.7个百分点。储户的储蓄倾向(储蓄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重)则由25.5%上升到37.9%,上升12.4个百分点。

从横向比较,我国总储蓄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年均储蓄率15个左右百分点。

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为210.6亿,止2008年已达到21,7885.4亿元。高储蓄率是影响即期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根据消费周期理论,从一个消费周期进入另一个消费周期,必然有一个货币的积累期,中国已完成两个消费周期之间的积累期,进入了新的消费周期。

三、影响中国消费的七大因素

什么是影响中国消费的主要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解决好这七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的消费就会上一个大台阶。

第一,消费体制

从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开始,就把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剥削,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作为重要目标,比如马克思提出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思想,提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列宁批判了那种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提出任何生产都依赖于个人消费,受制于个人消费。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生产如果同满足社会需要相脱

节,生产就会衰退和死亡,提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出了两大部类(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两种消费(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按比例发展问题。

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在消费问题上一直是摇摆不定,走了一系列的弯路,形成了苏联模式为标本的消费体制,教训非常深刻。

改革开放以前,在“穷过渡”和极左路线的指导下,长期扭曲了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对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我国“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十分突出。职工工资冻结了20年,农副产品价格几十年一贯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增长十分缓慢。形成低收入、低价格、低消费的格局。形成了僵化的低福利消费体制,这种体制极大的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剥夺了劳动者必要消费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对分配体制、流通体制、消费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滞后的。在消费问题上,从住房开始进行了货币化改革,接着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国家与个人在消费上的责任,消费体制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决,是人民生活水平升级得以实现的根本。但应该指出,首然30多年来,我们在消费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胆探求,但如何形成或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体制,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消费能力

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贫困到小康,就是以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据统计,1 979-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虽然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的水平,但人民的收入的确有较大提高。可支付能力的增强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城市从千元到万元再到几十万元级的消费升级,农村从百元到千元再到万元消费的升级已有目共睹的。但对照国际经验,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仍然是有限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收入偏低,贫富差别过大,从而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目前形成了高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足和低收入群体支付能力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

居民收入分为一时性收入与持久性收入,居民消费也分为一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一时收入是指偶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指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如工资。居民的消费主要是由持久性收入决定的。

按消费规律,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并不能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划等号。也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净收入,一般的情况下,消费将随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往往会出现消费的增加量会小于收入的增加量。特别是高收入人群特别明显。

“十二五”期间,优化调整分配格局将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也是改革和调整的难点。从国民收入分配全流程来讲,应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政府支出三个层面进行,初次分配要提高劳动者报酬中的比重,逐步改变中国的低工资制度,通过改革税收制度等措施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深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打好提高居民收入的组合拳,才能实实在在的夯实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第三,消费政策

国外经验表明,居民消费必须控制在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适水平。消费增长过高,将会出现经济过热和家庭债务的过快上升,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以美国为例,从1950年到1980年,美国消费率始终稳定在61%-63%之间。从1980年开始,消费率逐步攀升,从63%一直到2007年的70%,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私人消费。问题在于,美国经济负债率也在显著上升,以负债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并没有显著的提升美国经济增长率。但如果消费停滞,甚至负增长,则会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冷淡,同样对经济发展不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实行了“低消费”的总体政策,从而制订了具体的、以主要消费品配给制为主的消费政策,人民生活基本上没有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过鼓励消费的政策,也实行过抑制消费的政策,如何兼顾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始终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但从总体讲是以鼓励消费为主,特别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鼓励消费政策,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认为,通过调整消费政策,促进居民消费中国已经具备条件:

1)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1978.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倍,消费支出增长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5.6倍,消费增长31.5倍。城乡居民储蓄1978年至2008年增长1,034倍,达到21.7万亿人民币。

2)从1997年起,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供大于求成为常态,已有了一个较好的消费物质基础,使居民消费升级成为可能。

3)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消费成为现实。

4)城乡消费环境有了一定改善,特别是消费基础设施、消费信贷、消费者权益、消费方式都有了较大改变。

第四,消费基础

讲消费必须有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我这里讲的消费基础,就是指消费对象,这里涉及到消费总供给能否满足消费总需求,也涉及到供给结构能否满足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从中国目前的情况分析,消费领域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平衡的,从商务部监测的600种主要生活资料与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分析,大部分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但从供给结构分析差距较大,中国还需引进高档消费品、高科技产品及原材料产品。由于中国服务业不发达,服务消费品种明显不足。

居民消费由一般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再向服务消费品渐次升级,消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产业结构往往跟随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的轻纺工业、90年代的家电工业,到2000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正是居民消费升级的结果。一产、二产、三产如何根据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保质保量的商品与服务品,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物质基础。

消费结构的提升需要有相应的供应结构相匹配。如果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不能有效匹配,就会产生某些产品过剩与某些需要不能满足并存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动态平衡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理想模式。

第五,消费观念

由于中国人长期生活在短缺经济中,刚进入小康水平,加上东方文化的消费传统影响,使我们的消费观念相对守旧,必须进一步突破。

①要改变现金交易与明天的钱今天不能花的观念,发展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是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一种重要方式。消费信用化是生产信用化、经济信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缓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使消费增长速度适应或拉动生产增长速度的金融服务品。

银行卡分为信用卡与借记卡,中国从1985年6月4日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止2009年末,银行卡发行19亿张,其中统一标识的银联卡12.5亿张。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为1.56张,银行卡交易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左右。中国正逐步成为一个非现金交易的国家,消费信贷逐步走进百姓家。这种方式对促进消费,减少现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便利快捷的银行卡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完全不同于现金交付与明天的钱今天不能花的消费体验,银行卡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创新。

消费信贷的一个前题条件是个人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家庭与个人可预见的未来长期收入预期越好,其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和信心就越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消费信贷总负债与投入比率一般控制在30%-40%左右,住房信贷一般控制在20%-30%左右。英国2008年银行卡消费总额412亿英镑,其中信用卡消费占52%,借记卡消费占48%。中国由于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缺乏个人信用制度,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消费信贷刚刚起步,规模不大,品种不多,主要集中在购房、购车、购耐用消费品以及部分服务品如上大学等等。据统计,我国消费信贷已占银行信贷余额的15%-20%,比发达国家差10至20个百分点,发展余地较大。目前我国汽车信贷消费比重为1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60%以上的水平。可以预料未来5至10年,将是汽车消费信贷加速增长期,也是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期。

②要改变重所有权轻使用权的观念,发展租赁消费。在发达国家,租赁消费是一大领域,由于工作流动性大,住房不一定自主拥有,租用就可以,出去旅游,可以租用轿车或旅行车,家庭用品如高档家俱、家电、通讯工具都可以租用,中国人比较注重所有权,认为是一种身份的体现,其实这种消费观念已经过时,在中国要更多的发展廉租房、出租车,发展耐用消费品租赁和生产工具租赁,这一消费空间非常大。

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自有住房率已达87.8%,而法、德为30-40%,美国为68%,英国的经验是自有率控制在60-70%最为合理。据有关资料,中国租赁营业额不及美国的1%,日本的2%,韩国的10%。

③改变有店铺消费的观念,发展创新消费,特别是网购消费。长期以来,中国习惯于在有形市场中消费,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种无店铺购物方式,网购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2007年,美国网络销售总额为1,364亿美元,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3.4%,在德国,几乎没有什么商品不可以网购的,大到汽车家具,小到鞋帽、蔬菜,价格一般比商店低5%-15%,中国2009年网上购物总额超过2,600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到2015年将超亿元,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

④改变追求高储蓄率的观念,鼓励即期消费。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种低工资制度,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形成一对年轻夫妻要瞻养两对老人,加上中国人节俭储蓄的习惯,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与欧美国家形成极大的反差。有些应当即期消费的货币变成了保险性储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的增长。许多国家为了刺激消费,采用降息的经济杠杆。其实,忽视即期消费也是一种落后消费观念的反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该消费的时候不消费,是对生命价值的不负责任,是对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的逆反。

提倡改变消费观念的同时,要十分重视调节消费心理。所谓消费心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消费动机、消费态度、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情趣的总和。在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中,从内在消费需求的产生,到消费决策的做出,直到消费的过程和消费后的自我满足程度的评估和反思,都是一种消费心理的反映。研究消费,促进消费,要研究消费的全过程。

第六,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消费业态、消费外部条件、网点布局、诚信体系、通胀与通缩等等。

①消费业态,主要指零售与服务业态,为了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为了消费便利・陛,目前零售除百货店外,发展了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商品交易市场等等。不少零售场所完善购物环境,如增加了餐饮业,儿童游乐场等。

②消费外部条件,这对农村尤其重要,特别是路、水、电、气,没有这些条件,家电、汽车无法下乡。城市同样存在乘车难、停车难等问题。

③网点布局。每个城市有中心商业区、区商业中心区,更重要的要建社区便利店与社区服务网,包括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等。在农村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使不同所有制的连锁超市布遍农村。

④诚信体系。信用缺失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大难题,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假钞、欺诈、霸王条款,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诚信体系的缺失,也就是说消费不完全是安全的。

⑤通胀与通缩。通胀与通缩对消费都会产生影响,通胀与通缩一般是由供求不平衡造成的,供不应求会造成通胀,产能过剩会造成通缩。长时间通胀对消费者会产生一种恐慌心理,使消费指数下降。长时间通缩,使消费者产生会进一步降价的预期,消费指数同样会下降。

第七,消费周期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消费升级,随着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同样会产生消费升级,日本从二战后至八十年代,就产生四次消费升级,或者说消费革命。中国从1978年以来,也经过三次明显的消费升级,这说明消费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每一个消费周期内,都会产生一些消费热点,目前中国的生活消费热点,城市以住房、小轿车、教育、通讯、旅游为重点,农村以住房、家电消费为主。这里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所有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都要去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捕捉消费的商机。要追求品牌化、系列化,不要一陈不变。二是服务消费已提上日程,服务品消费必将成为一种大众消费。三是消费热点会周期性变化,现在就要去研发下一周期的消费产品。

四、着力培育消费热点

所谓消费热点,并不完全是一个数量概念,有二层含义,一是指某些产品在某一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二是某些消费领域或消费区域成为某一阶段的消费热点。根据目前中国的实际,我认为以下产品或领域要特别加以关注与培育。

(一)住房消费

住房消费是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第一消费,改善居住条件是中国人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进入新世纪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至2008年底,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已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口人均使用面积达到32.4平方米,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大飞跃。目前商品房高需求虽然有不少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投资性、投机性需求,存在一定的泡沫,但仍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高需求率的产品之一。商品房的发展可以带动钢铁、水泥、建材、家电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200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3,713万平方米,销售额达到43,995亿元,城市化加速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商品房消费广阔的前景。

但高需求并不等同于高房价。一般情况下,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中国的高房价有其特殊的原因,高房价在当前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状况下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调整目前的商品房有关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商品房消费市场的扭曲,必然会影响消费全局。

(二)乘用车消费

中国目前已进入轿车消费大众化时代,乘用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在未来的5-10年内,每年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汽车产业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车购税减半征收、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使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销售的井喷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富裕地区消费升级的客观反映,也是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结果。但在中国目前汽车消费地区差异很大,城乡差异很大,汽车后市场落后,汽车金融跟不上,汽车租赁也极不发达。汽车的交通管理,道路条件同样落后于汽车消费本身。

(三)农村消费

农村消费指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与农村居民生活资料消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是说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将全方位实施,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最终消费率这是重要的一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拉动农村消费,比如家电下乡,止2009年底,销售量3,450万台,国家补贴75.4亿元,汽车、摩托车下乡583万辆,国家补贴86.8亿元,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止2009年底,农家店已达41.6万家,配送中心1,467个,覆盖全国85%的县、75%的乡镇与50%的行政村。除此外,继续执行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民工待遇等等,实实在在的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使农民受益。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一方面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需要认真开拓,千方百计开拓,另一方面,更要去研究如何建立扩大农村消费的长效机制,比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根据农村需求特点,调整供应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网点规划,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之忧等等。

(四)旅游消费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员的8%以上,旅游投资占总投资的12%以上,国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左右的增长率。按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中国已进入这一阶段。

据国家旅游局资料,200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1.16万亿人民币,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与铁路运输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2,000万人。但中国旅游消费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方式粗放,大而不强,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品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旅游消费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五)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包括新闻出版,影视、文化娱乐等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与电讯消费紧密结合,国家正大力推动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以新闻出版为例,2009年总产值已突破一万亿,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其中图书出版销售额1,456亿,仅次于美国,印刷复制业总产值5,746亿,居世界第三,数字出版总产值750亿,日报出版总量占世界首位。到2020年,新闻出版总产值将占当年GDP的5%左右。

(六)社区服务消费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进入3,000-5,000美元,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中国社区服务业相对落后,但速度很快,这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比如家政服务业:保姆、钟点工、老人看护、搬家公司、房屋装修等等;社区餐饮业:2009年全社会餐饮零售额17,998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近年来,中低档餐饮,特别是快餐等大众化餐饮火爆,“早餐示范工程”快速推进,这些都是社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老年人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10,9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3%,60岁以上老人15,989万人,占12%,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龄人如何服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独生子女政策下的老年人消费服务必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空间;社区教育培训服务业: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种技术、趣味培训班等等。社区医疗与个性化服务业:比如医疗保健、中介服务、美容美发、洗浴、人像摄影、资料复印等等。

总之,社区服务消费是一个很大的消费领域,是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需要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服务的标准化,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让老百姓放心、安心、顺心。

五、走出消费的误区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谈论消费成为舆论热点,但如何全方位认识消费,却存在许多误区。

(一)消费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

我们讲现今世界有四种生产,一是工业生产,其产品为工业品;二是农业生产,其产品为农产品;三是服务业生产,其产品为服务产品:四是劳动力再生产,其产品是新的劳动力。我们讲的居民消费率,是以人为中心的,就是讲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这种消费在不同经济形态下有不同的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明显提高了,不仅需要生活必须品消费,同样需要服务品消费,精神产品的消费。所以,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生产是根据人的需求在生产产品,而不再是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已从生产者逐步转向消费者。但到目前为止,重生产轻流通、轻消费的观念烙印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只有生产才有消费,消费启动是跟在生产后面的,所以热衷于上生产项目,低水平重复生产,一些产品产能过剩,产销率过低,库存积压过大,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只优胜不劣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研究个人消费行为这一微观经济,因为生产都是为人的消费进行的,离开了人的消费,也就失去了生产的目的与动力。而我们研究人的需求变化,研究人的消费心理太少,只有研究透了消费主体,才能生产出需要的消费客体。

(二)促销满足于打价格战,鼓励消费必须价格补贴

鼓励消费是一个长期战略,决不是短期行为,为了克服某种困难,比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用价格补贴的办法是必要的,但决不是长期的方针,不管是商品还是服务产品,决定其市场份额的,首先是商品质量,是品牌;第二是价格,有比其它产品更好的性价比;第三是服务,售前、售中、售后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第四是信誉,结算便利,交货及时,退赔承诺兑现。任何产品决不是单凭价格就能取胜的。当然从另一面讲,对中低收入的广大消费者来讲,物美价廉的确是一个致胜的法宝,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顾客永远是正确的”、“天天最低价”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有力证明。但沃尔玛的成功,价格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

(三)不能满足于用行政手段促进消费,更要重视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建立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建国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办法制定消费政策来引导消费,一会儿鼓励消费,一会儿抑制消费,一会儿说消费光荣,一会儿说消费是腐败,批判“高消费”、“超前消费”、“丢掉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时有发生。说到底,一是对消费的作用认识扭曲,二是认为政府可以主导老百姓消费,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行不通,应当二手抓,首先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用供求关系来调节消费,同时要充分的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是单用行政的办法,而更多的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调节消费更有效,更长远。

(四)不能认为一切消费都是合理的,而应该提倡科学消费

消费是国家行为,也是企业行为,更是居民的行为,有消费规律、消费周期、消费心理等等。我们常说创业难,守业难,发展更难,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节约每度电、每滴水、每粒米,每张纸,不合理的消费都应该受到指责。但这与合理的消费不是对立的,不消费哪来经济发展,不消费哪来高素质人才,不消费哪来社会的进步,决不能把鼓励消费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

我们反对用公款高消费,你用老百姓的税,用企业的利润供某些人高消费,完全违背了消费的本质含义。

我们反对吸毒这种“白色消费”,反对各种色情场所的“黄色消费”,因为,这种消费违背社会公德。

我们也反对理想主义消费,即既无即期消费能力,又无预期消费能力。消费信贷是建立在一定收入基础上的,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个人如何创造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虚无飘渺的去构思享乐消费的王国。

我们也反对高能耗、高污染的消费,提倡低碳消费,绿色消费,要养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的良好习惯,消费要有利于环境、生态,有利于子孙后代,建设美好家园,维护好绿色生态地球,这是每一代地球人的历史使命。

上一篇: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经营外部环境... 下一篇:大国心态: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社会心理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