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4 10:12:00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世纪需要创新人才,一位美国的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没有一流人才的国家,只能停留在“随波逐流”的行列,而永远没有机会“乘风破浪”。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智慧宝库的敲门砖。有了疑,就有了求知欲。因此,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才有可能引领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学生的质疑设问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设问。

1.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设问。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视自身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把学生提出的一些幼稚的、略带粗拙的问题,看成是探索知识过程的基石,并以认真诚恳的态度对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提问有“安全感”。这样学生质疑的兴趣就会明显提高,思如泉涌。教学中,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气氛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激发灵感。

2.教给质疑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一位科学家曾说:“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光凭兴趣敢问、好问,往往提出的问题比较拙劣,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质疑设问方法,使学生做到有目的地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提高问题的质量。

二、积极引导学习,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善于从不同的方向,新的角度运用原有的知识;善于同中求异,善于发现事实、现象与问题间的隐蔽联系,是创新思维的特征。明白了这个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就开阔了。

1.多方向思考

创新思维的轨迹是多向性的,即“纵”“横”“逆”三个方面来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储存信息,更要引导他们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教学中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世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充分挖掘其潜能,充分展示各自的长处,最后殊途同归,从多方面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

2.多角度思考

创新思维具有多元性,也就是它具有多维度,指主体思维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为创新提供契机。这是因为多角度的思考,带给学生的是新异的刺激,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内引起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重要条件。

3.同中求异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统一的东西太多了,缺乏“新”“异”。这样的“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中创新的种子的萌发。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立求“新”“异”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品质及创新思想才会得到培养。

三、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1.课内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辩论、智力竞赛、口头作文、即兴咏物等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例如,在《孔融让梨》一文的教学中,我在课堂上出示了一幅漫画,题目是“孔融让梨”,让学生联系现实,说说当今社会需不需要谦让精神,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短短几分钟,各小组各抒己见,精彩的发言洋溢着创新的火花,有这样好的起点,何愁学生创新能力不提高呢?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学生思想

我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每次都评出优胜者并给予奖励,这类活动不仅使学生拓宽了思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实在是一举多得。

总之,语文教学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观念,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潜能的发展,使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下一篇:让课堂40分钟充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