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时代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的新构想

时间:2022-09-14 09:41:21

创新时代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的新构想

[摘要]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不但是图书情报事业自我成长的需求,更是时展的需要。其管理创新不但要着手于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其服务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图书情报事业;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经历着颠覆性地变革,各行各业都在寻求突破性的发展以踏上时代的节奏,所以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它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对未出现的事物进行探索和构建。今天,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已经潮起云涌,蔚然成风,我们的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以信息服务为职责,图书情报事业的创新发展是当前这个时代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图书情报服务的管理创新应是图书情报创新发展的核心,这是当前创新型时代对图书情报服务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图书情报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当前图书情报服务管理进行创新发展的现实条件

1.1社会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是社会的生命,今天数字信息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它使得信息的产生、组织、传递、分布等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决定着信息的载体形态和技术应用形态的除旧布新,比如多媒体载体形式和数字化载体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文献信息载体形式已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科技的创新发展必然引发社会体制的一系列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甚至各个个体的运行方式,这些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以“服务”为主旨的图书情报事业就必然要适应这种变革中的社会需求,面向社会,面向用户,以需求为导向,改进业务,深化服务,增进效益,在变革的社会大潮中发展自我,这就要求图书情报机构本身必须进行创新变革,而首当其冲的图书情报服务的管理创新则势在必行。

1.2技术支撑

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需要以一定的技术环境和条件为依托,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构建服务管理的创新体系,当然也才能在服务创新中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成果。今天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比如可以实现图书馆一些新型信息服务的Web2.0技术;基于Intemet / web技术建立起来的网格技术,它可以将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使网络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处理平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和可用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WAP技术,另外还有数据挖掘技术和Agent技术,其中Agent技术可以在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中大显身手。

2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的基本构想

2.1服务观念的革新

一直以来,图书情报服务机构只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图书情报工作者则是以图书文献等情报资料的收集、组织、传递及情报信息的检索、咨询为职责,显然,这是一种被动的服务状态。在当今以创新为潮流的时代,图书情报工作者必须首先自觉树立和强化主动服务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图书情报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知识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的知识互动,不但要服务个体,更要服务社会。其次,顺应时代潮流,树立创新意识。情报工作者必须要勇立潮头,开拓创新。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其实,就其实质而言,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也就是一种知识创新的过程。其三,要有发展的眼光,树立学习观念。不论对个体还是对组织,学习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保证不止有创新的意识,更有创新的能力。其四,效益优化意识。图书情报服务作为一种知识服务,它的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通过它能获得及利用到需要知识的效率和效益。效益最大化才是图书情报服务的终极目标。

2.2服务手段的更新

图书情报的服务模式是与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相协调的,借助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图书情报服务的手段和方式的革新才能得以实现。其实,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正是图书情报服务管理的新理念之一。比如当下的网络工具新贵“微博”,它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的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表的博客形式,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终端组成个人社区,以20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1]今天微博已经成为当下备受大众追捧的”信息宠儿”。正因为微博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信息及时互动的特点,所以图书情报服务机构完全可以利用微博开展互动的读者服务、信息传播、舆情监控、学术交流等工作,更好的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当然随着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情报服务机构还需要积极推进自身业务支撑技术的研发,比如随着Web2.0的兴起,很多学者提出了Lib2.0的概念。[2]这些都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情报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2.3服务内容的创新

2.3.1加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

在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处于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素质的网络用户,其能力结构、心理状态和社会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在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时不同的需求和偏好,这种差异还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引起用户信息需求的动态变化。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应关注用户偏好,以此为依据提升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准。为此可以着手进行个性化服务资源的集成和相似偏好用户群的类聚,以实现与用户需求偏好相适应的内容整合服务;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开展用户服务定制业务;或通过嵌入跟踪主动深入到用户专向研究中去,全过程或者分重点阶段跟踪。嵌入跟踪可以有效地将知识情报服务与用户实际专向需求融为一体,[3]及时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提升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效益。

2.3.2拓展服务空间

在当今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情报服务要提升自身的服务价值,实现创新发展,除了重新构建并优化组合传统服务项目诸如数字参考咨询、网络资源导航等之外,还必须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大力丰富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间,比如组建网络学习中心、社区信息枢纽等;还可以积极投身建设,服务社会,这其中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就不失为图书情报机构进行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竞争情报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方式,是指竞争主体为保持和提升优势而开展的一切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研究活动(英文名称为Competitive Intelli? gence,简称CI)。“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组织成员评估关键发展趋势,跟踪正在出现的不连续性变化,把握行业结构的变化,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及动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4]显然以信息服务为天职图书情报机构完全可以参与其中,比如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搜集专题信息,为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知识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组织进行竞争情报研究等等,以此服务经济生活,满足社会需求。

2.4开发创新型用户

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信息用户将直接通过网络终端获取信息,这就对用户及时鉴别信息需要、准确搜寻信息资源、灵活处理信息内容、有效开展信息交流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图书情报机构可适时抓住机遇,设计开展新的环境下针对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通过诸如网络课程、咨询服务、数字教材等方式对用户进行包括信息环境、信息资源结构、信息检索方法、信息组织和处理技术、信息分析方法、信息政策和法律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5]这不仅可以尽快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及时实现用户与信息服务人员的互动交流,甚至可以激发起用户极具创新价值的信息需求。图书情报机构要积极开发这些具有创新需求的创新型用户,并及时对他们展开长期的跟踪调研,这样或可在更高的层次、更新的领域启发自身开拓服务空间,引领服务潮流。

3结语

总之,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就是图书情报机构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自身发展观念、运行模式等进行重新选择、设计和实施,以促进自身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时代赋予情报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对这一过程的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必将极大提高情报工作的服务效益,并最终促进我们情报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海燕,王梅.微博与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85-87.

[2]胡昌平,向菲.面向自主创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重组[J].图书馆论坛,2008(1):9-12.

[3]梁树柏,贾艳艳.专业图书情报专深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81-85.

[4]彭靖里,邓艺,金梅,杨继康.竞争情报服务:图书馆创新发展和信息服务新领域[J].情报信息与决策,2005(4):67-70.

[5]张晓林,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服务:挑战、应变与再造[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4):19-26.

作者简介:刘新玲(1968.1-),女,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级职称,学士学位。

上一篇:浅谈渡槽工程预应力槽身关键点施工作业技术 下一篇:高校图书采购招投标过程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