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研究

时间:2022-09-14 09:33:46

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1-000-01

摘 要 中小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除了要依靠内源性融资,必须积极拓展外源性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却处于“外源性融资难,难于上青天”的尴尬局面。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却普遍面临困境,这种怪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种局面的形成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难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外源性融资 问题 对策

一、拓展我国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渠道之中小企业必须强化自身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信用度

当前,多数中国小企业外源性融资难,多是因为企业自身管理混乱,在市场上“名声”不好,企业信誉度较低,而外源性融资必须要建立在良好信用的基础上,如果企业被打上不守信用的标签,那么其想获得外源性融资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外源性融资,首先要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要做到治标先治本。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要让企业处于一个高效有序的运转状态中,要树立企业在行业内和市场上的良好形象,要打好企业的“金子招牌”。只有企业规范了自身管理,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提高自身的资金运用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信用等级。这样当企业想获得外源性融资时,比如想申请银行贷款时,银行才不会因为企业信用等级不够而不同意放款给企业。这样企业才能顺利地申请到银行贷款,才能获得较多的外源性融资,也能尽快走出融资困境。其次,企业必须强化自身的信用观念,只有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信用意识,才会规范自身行为,才会积极地为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而努力。同时,当企业需要外源性融资时,企业要积极地向各界提供真实的财务资料。

二、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对中小企业的“帮扶”作用,要为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扫清障碍

政府应积极地采取措施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企业遇到外源性融资困境时,政府可以为部分符合资质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帮助企业走出外源性融资困境。首先,政府可以出面和银行联手成立一个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同时号召中小企业作为会员积极加入。当然,企业的加入以缴纳一定的会费为门槛,会费以企业的总资产为标准。建立这个中介机构的目的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根据已经掌握的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盈利状况、运作模式、市场竞争力等,对企业作出科学的信用评估。通过这个评估,企业可以让银行更了解自身状况,同时会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了解,不会盲目地把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拒之门外,便于对企业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这个中介机构实际上是架通了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实现二者之间有效地信息沟通。除此之外,政府要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要完善担保的各项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加强度企业的监管,但是也不能盲目干预。

三、国有商业银行要改变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歧视,要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我国,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贷款可谓是非常随意,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却基本上不愿意“多看一眼”,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小企业都存在观念上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发展不稳定因素过多,发放贷款有一去不回风险。因此,对中小企业贷款总是左审右审,增加一些不公平的条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增设了很多关卡,让中小企业陷入贷款难困境。商业银行必须保证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一样拥有公平的贷款环境。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提供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应完善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可以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要尽量简化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程序,删除繁文缛节。对于信用度较高的中小企业,银行可以提供贷款承诺业务,对部分短期周转可实行信用放款和应收账户抵押贷款,提供便于中小企业周转资金的渠道。银行要为企业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小额结算通道,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配套业务。

四、创建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渠道

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都存有贷款偏见,这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状很难得到较大的改观,因此,创建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就势在必行。所谓区域性,即指的是发挥各地区优势,比如借助城市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这些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可以准确快速地掌握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价,这样就可以确保给拥有信用资质的中小企业及时地发放贷款。同时,区域性金融机构要拓展业务范围,增强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

结语: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要想拓展外源性融资渠道,必须要积极地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同时,政府和国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朱永明.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的深度剖析.特区经济.2006(04).

[2]王莎,江辉.探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商业研究.2006(04).

上一篇:全面预算管理误区分析及其规避建议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