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课前预习

时间:2022-09-14 07:42:51

浅谈初中语文的课前预习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其教学方法等在新课改中都获得完善和更新,而随着新课改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对于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前预习 兴趣 学案 合作 检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76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更加多样化,课前预习的教学工作也不断拓展,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能够帮助其走出传统的依赖教师进行学习的不良习惯,而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记录尚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深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培养好的习惯。但是根据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预习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开展起来杂乱无章,没有形成完整的预习方法与要求,学生执行起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整体兴趣不高,预习态度被动消极;或者学生预习没有系统和规则,混乱的预习不会起到好的效果;或者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较大阻碍等等。因此,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课前预习的开展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从小就学习语文,但实际上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或者条理,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很大的热情,而是一种习惯,并且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养成依赖于教师学习语文的习惯,由于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挑战,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也能考得差不多。所以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对于语文的课前预习并不感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位导师,只有具备了兴趣之后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这种主动性在学习中极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于预习的兴趣呢?

第一,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已经加大,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目的有具备了较高的意识,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举例说明预习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目的的增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自身的预习实践来加强学习效果。当学生感受到语文预习对于自己学习的辅助作用之后就会更加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预习内容的提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收获了预习的喜悦,兴趣自然也就形成了。

第二,语文的预习本身不需要太深入,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分层和难度的适量来帮助学生建立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前就要做好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从而使预习效果理想,学生的预习兴趣也才能被激发出来。有的教师为了加快教学速度,甚至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解决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第三,兴趣的培养还需要教师丰富预习形式。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就是做题,这种单一的预习形式和内容使得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并没有自己的兴趣参与,而是在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应该丰富预习形式,或者让学生自主画出文中的陌生字词、多音字、相近字形等等;或者让学生对课文中某一个人物的情感或者心理进行体会,也就是不需要预习就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而是选取学生感兴趣又具有提升效果的内容进行预习,继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其次,开展语文预习的教学工作,可以借助于预习学案来进行系统的开展,因为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数量普遍增加,采取大班教学制的多数中学,一个班级学生数量极多,因此学生的预习必须要系统和规范,并且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距,如果一人一个预习方案和进度,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阻碍教学的有序展开。学案预习的方法势在必行,那么该如何开展学案预习呢?

第一,学案必须由每个年级的语文小组合作完成,在每周开展备课,提前研讨并且制定下周的预习任务和课文的一些重点知识点,从而为后续的预习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学案的制作需要分清模块,语文的学习包括知识链接和拓展,基础知识发现和巩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最后的应用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列举出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内容,供有能力的同学先了解。应用学习是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第三,以学案为主导的预习工作还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案进行批阅,及时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疑问,如此一来在后面的教学中就会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学习完这一课之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进行修改,也就是把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保证学生及时认真掌握了,这样才能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也有很好的效果。

再者,语文课前预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合作是学生快速高效预习的重要保障,因为学生由于各自之间的差距,在预习的时候,有不少语文学困生存在很多困难,教师通过建立语文学习小组,开展语文课前预习活动的合作,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教师要对语文课前预习小组进行合理分配,学生在语言鉴赏和感受以及问题思考方向等方面存在不同,并且各有所长,在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小组的均衡化可以促进学生预习合作的有效完成。

第二,预习合作主要以学案里面的合作学习部分为主,但是学生可能很少有兴趣开展课下合作或者讨论,主要是因为氛围不是很浓厚。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明确的课下讨论预习的作业内容,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下讨论,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活跃的预习合作氛围。

第三,教师的检查和监督对于学生的预习也是很重要的,要把对预习的检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以此来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在意识上引起学生对预习的重视,还可以定期让学生进行语文预习收获的分享,从而在班级里面形成积极的预习学习环境。

通过以上几点的简要论述,我发现初中语文的预习教学需要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性,关注其现实发展特点,实事求是,从课前预习的细节出发,认真做好每一份学案,每个学期在总结学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不断完善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教学工作。

上一篇:高中语文的写作方法探析 下一篇: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