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时间:2022-09-14 06:32:23

浅谈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摘要】文化,作为精神植被,对人们各种行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一个地方长期积淀、底蕴丰厚、形成特色的文化,对该地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特别是文化本身的建设更会产生一些影响。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新形势

河南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把这些文化资源产业化,河南省的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进步很快不仅在城市而且在乡村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今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欠恳慌排牛彻底改善了“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如今,老百姓不仅仅是满足罪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多的开始着重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也开始越来越不容忽视。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呢?一、健全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完善基层群众文化机制

首先,以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大繁荣”为目标,建立乡镇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各个行政村成立响应的基层群众文化组织,逐步完善“打基础,建网络,建设施”的文化发展机制,加快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的步伐,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乡镇文化站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创建规划,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序地开展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文化基层设施建设和乡镇文化站建设

在群众文化工作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日趋提高的今天,应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文化站的站容站貌。乡镇文化站在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中,一方面深入社区以文艺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间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特殊作用,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本质。总之,乡镇文化站文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做好人的文章,以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以及观念意识。做好这些工作,文化站的公益性主导地位和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要想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首先要有一个适合群众娱乐、演绎,能够合乎现代群众的生活理念展现自我的“舞台”。那么,基层群众文化的基层设施建设施必不可少的。乡镇文化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组织和指导乡土人才自办文化节目深受百姓欢迎,既繁荣了基层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又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了服务。目前,一些乡镇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全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经过严格的规划设计,建设集娱乐、学习、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大院。有了宽敞的活动场地,群众可以举办各类的赛事和竞技比赛,不但丰富了文化生活,而且大大降低了各类违法活动的发生。乡镇文化站在长期的工作中,指导和组建了许多民间文艺团体,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力量。他们不仅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站的作用下,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出了大批的文化专业户,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担负起了重要使命。那些文化专业户长期活跃于乡村和社区,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走文化创收之路。

三、持续发展特色文化 特色发展形成优势

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抓好本土特色文化的宣传和开发,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编具有民间特色的文艺节目,抓好本土文化的宣传和开放可以从发展文化事业,特色文化经济方面入手,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彩、风格等。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形式和内涵独特,风格特征鲜明的文化,因此,地方特色文化是独具色彩的文化。特色发展的关键在发掘文化的鲜明个性。禹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钧瓷的唯一产地,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位列全国各项综合实力百强。1996年9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禹州市成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并于2002年恢复了中断十年的中药材交流交易大会,进一步扩大了禹州药市的知名度。2004年10月份举办的“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大会”,突出药王、文化、经济主题,取得了较为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禹州药市在全国药材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市场优势初步显现。

推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地方文化建设去发掘、培育、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必须在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乡村文化优势。特色优势文化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也是地方文化建设走上成熟的特色发展路子的标志。禹州的文化建设找准了方向,找到了优势,向文化强市迈进。

四、充分利用广场文化活动的功能

发展农村广场文化也是个好开展基层文化的一项措施。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现今,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娱乐设施逐渐完善,以前属于城市的广场文化,在新农村的夜景下也初放光彩,我们可以用广场文化来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比如利用广场的大环境把农村大秧歌、民间舞狮子等农村娱乐活动发展起来,给这些本土文化开辟一个更适宜的展现空间。文化广场是展示当地经济发展和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通过文化建设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招商引资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活动,能够起到“窗口”功能;加强组织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不断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譬如在广场组织开展大合唱、知识竞赛等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市民的广泛参与,而且有效地遏制了不良文化的存在,活跃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有利于整顿社会不良风气,引导社会文明向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就需要邀请各著名文艺团队进行文艺演出,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这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促进了当地群众的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在某一方面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家在业余时间来参加广场文化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广场文化活动还具有一定的交流功能。广场文化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很多居民群众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少去专门营业的文化娱乐场所消费,在工作之余便会无所事事,这时候赌博等不良习惯便会趁虚而入。而文化广场活动的兴起和发展,让群众业余时间的文化活动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因此普及文化广场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个人或者是群体,都会把文化广场当作业余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处。不仅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因为精神文化以及审美需求的不断进步,这些变化决定着他们的广场文化活动具备较高的标准,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做到更加创新的节目。这是反映着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广场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提供平台,还在于文化导向的作用。

此外,还要进行大量的民间艺术搜索,寻找原始,有特色、能够创出地区特性的群众文化。由于它们来自民间,因此,农村的广大群众尤为喜欢。但,再好看节目,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使地方性的群众艺术能够不断发展,从而走向更深光的文化领域。

最后,要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应引进先进的文化因素,在群众文化服务人员中构建一支高效的群众文化服务团队,这既是社会发展对群众文化服务人员工作的要求,更是各个基层文化馆发展自身的要求。

要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其多样化,让基层群众文化更加丰富,也可带领文化队伍到外地考察、学习、把外地先进的经验,有特点的群众文化带回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经济已在复苏,群众文化在新形势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舞美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学习、寻找与创新,才能使群众文化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

上一篇:根据学生实际 搞好分类引导 下一篇:论公证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