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是打开高效课堂之门的钥匙

时间:2022-09-14 06:15:50

新课导入是打开高效课堂之门的钥匙

[内容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浪潮的滚滚向前,笔者乘新课程改革之东风,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了故事导入、复习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和直观导入五大课堂导入艺术。

[关键词]故事;复习;游戏;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站在小学数学改革最前沿的园丁们大胆创新,为探索别具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其中,新课导入艺术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实践证明:良好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师生互动的合作探究中去,为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也在新课导入方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尝试。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教师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自编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使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时,讲述如下故事导入:俄罗斯一名宇航员独自驾驶飞船在太空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时,由于检查员的疏忽大意,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导致飞船发生严重的故障,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后两个小时,他坚持工作,但无济于事,最后他与女儿诀别时说:“女儿,我爱你,请你千万记住,并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必须学好数学,认真对待学习数学中的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飞船从此消失了,学生虽然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中,但激发了学生的认知矛盾,较好地引出了下文的学习。

二、温故知新,以旧引新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采用温故知新法是行之有效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迁移原则,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必将事半功倍。比如,我在讲“三角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于是进入到师生互动的合作探究之中,使学生顺利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一般活泼好动,喜爱玩小游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巧妙应用游戏导入新课的学习,可以化枯燥为乐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比如,我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导入时,就安排了一个小游戏,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各位同学,请你任意报出一个多位数,我都能立即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跃跃欲试,争着报数,想难住我,可我都很快一一回答出来。学生都露出惊喜之色,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课堂教学氛围虽然是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之中。所谓创设情境,主要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中介环境,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识的状态,诱发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思维。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富有挑战性的细节来营造数学探究氛围,从而缩短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比如,我在教“24时计时法”一课时,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并请学生猜测这是几点钟的节目,学生逐渐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五、直观导入,情境交融

数学是抽象的,采用直观导入有利于促使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课堂效率直线上升。比如,我在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一课时指出:“本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请大家说说主要应掌握哪些要领呢?”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周长的定义、各个图形的周长公式等知识点,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总结,为高效完成复习课奠定了基础。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广开思路,坚持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大胆探索各具特色的导入模式,让课堂导入牢牢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进入轻松愉快的探究状态,达到美妙的教学情境,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唱响前奏曲。

上一篇:个性化的语文课堂之“四美” 下一篇: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运用